中華傳統玩具民俗/漫話中華民俗叢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傳統玩具民俗
- 出版社:氣象 (2013年1月1日)
- ISBN:7502956506
- 作者:王連海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中華傳統玩具民俗/漫話中華民俗叢書
中華傳統玩具民俗/漫話中華民俗叢書 書名 中華傳統玩具民俗 出版社 氣象(2013年1月1日) ISBN 7502956506 作者 王連海 出版日期 2013年1月1日 中華傳統玩具民俗/漫話中華民俗叢書中華傳統玩具民俗的概述圖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漫話中華民俗叢書:中華傳統玩具民俗》從節令民俗、信仰民俗、商業民俗等多個角度入手,介紹了民間玩具如何誕生於民俗,成熟後又如何反作用於民俗,使民俗事項更加豐富,更加穩定;一些玩具在人生禮儀習俗中如何發揮作用,成為生命成長的標誌...
3、周歲: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時刻,中國民間從南到北都有「抓周」習俗,讓孩子自己任意抓取身邊擺放的物品,其中不乏小兒玩具。 4、成長禮: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玩的玩具很多,甚至用來鎮宅拴魂的石獅子都成了孩子的玩具。羊拐、布娃...
它植根於民俗之中,在民間流傳、發展、演變,它出自民間藝人之手,透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民間玩具品類繁多,豐富多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構思巧妙,造型誇張,色彩明快,是實用性與裝飾性並舉的造型藝術。《中國民俗傳承:玩具》向讀者...
2006年,郯城木旋玩具被列入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1月11日,傳統玩具(郯城木旋玩具)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Ⅶ-117。歷史淵源 郯城木旋玩具發祥於明成化年間,...
各式各樣的車木玩具 能演各種技藝的木偶 起源於佛教中“天龍八部”之一的“磨喝樂”迎祥納富的大阿福 下凡到人間給人們治病的兔兒爺 源自中國傳統民俗喜劇故事的泥玩具“老鼠拜堂”祝賀壽誕的禮品玩偶——北京絹人 古時稱“頭飾花”...
拴娃娃又稱搶娃娃,是中國北方古老的傳統生育習俗。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是山東省惠民縣皂戶李鄉“泥娃娃廟會”的日子,周邊的農民每年這天都會到廟會買對泥娃娃帶回家,這在當地叫“拴娃娃”,有“祈福、納祥、求子”的美好寓意。寄託著中國勞...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民間遊戲》以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為主線,運用生動樸實的語言詳盡地介紹了我國民間遊戲,涉及兒童遊戲、玩具遊戲、雜藝遊戲等方面,集趣味性、知識性與文化性於一體。飽覽《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民間遊戲》,猶如暢遊浩瀚的...
面具 飾物 玩具 作者簡介 董季群,曾任河北滄州日報社副刊部主任、主任記者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常務理事,現任,天津民俗博物館副研究員,《天津衛》雜誌常務副主編,主要著作:天津文化通覽《天后宮寫真》、《商業警策》、《美麗的眼睛》。
中國民間玩具歷史久遠,在幾千年的農耕文化中發展成熟。它植根於民俗之中,在民間流傳、發展、演變,它出自民間藝人之手,透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民間玩具品類繁多,豐富多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構思巧妙,造型誇張,色彩明快,是實用性...
泱泱中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五十六個民族,五千年文明,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文化豐富多彩,民俗異彩紛呈。本套叢書由北京師範大學著名民俗學教授組織編寫。冠名中華,為了弘揚我華夏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精華,傳承我華夏民族的文化...
此後隨著中華民族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創出的許多絢麗多彩精巧迷人的玩具都反映了我國傳統玩具的豐富文化內涵,是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組成部分。並且民間玩具和時代、地域、風俗、民情息息相關,是民俗的真實寫照。北京...
本書分為節慶民俗、禮儀民俗、生活民俗、生產民俗、交際民俗、娛樂民俗六個部分,一共包括200多種具體民俗,對其源流、形成、主要程式及活動、功能、講究逐一進行描述和說明,基本囊括了中國民俗的所有相關知識。作者簡介 張廷興,現為濟南...
而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頻繁,中華文化又吸收了許多外來的優秀文化。它的輝煌體現在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里,它的魅力體現在中醫、飲食、民俗、建築中。數千年來,它不僅滋養著炎黃子孫,而且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歷史與文化...
《中國民俗文化》是201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選修教材,作者是袁行霈。本書收錄了部分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及詩歌,讀者可以從中學習到中華民族的民俗民風。編輯推薦 《中國民俗文化》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言選修課本,摘錄了介紹...
山東濰坊是中國著名風箏產 濰坊浮煙山風箏放飛場 地,明代就已在民間出現扎制風箏的藝人。清代,隨著放風箏習俗的流行,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道光年間,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詞描繪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遊爭上白浪河,紙鳶兒子鞦韆女,...
二月會又稱太昊陵廟會,是集祭祀、歌舞、文娛、商貿於一體的中國傳統民俗活動。每年自農曆二月二日始,至三月三日止,會期一個月。會期間,河南、河北、安徽、山東、湖北等數省的善男信女們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湧進太昊陵朝祖進香,...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中國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云:“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中國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麒麟送子,是中國祈子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中國民間認為麒麟為仁義之獸,是吉祥的象徵。俗傳積德人家,求拜麒麟可生育得子。中國民間流行的麒麟送子傳說由來已久。晉王嘉《拾遺記》。中描述,孔子誕生之前,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院。這...
2016年的《中國孩子的壓歲錢調查報告》結論是:被調查者發給每個孩子的壓歲錢平均數為457.59元。該報告由新航道親職教育研究院和向日葵認知教育實驗室聯合發布。這一調查涵蓋28個省市自治區,調查還發現:100—500元是人們發壓歲錢普遍...
濬縣泥咕咕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工藝品。泥咕咕是濬縣民間對泥塑小玩具的俗稱,濬縣泥塑形體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兩小孔,吹時發出"咕咕"的聲音,故稱"泥咕咕"。濬縣黎陽鎮楊圯屯是泥咕咕的主要產地...
關於培育“智”的遊戲,民間有許多創造性項目,中國民俗調查對此還未能給予足夠的注意。關於培育“能”的遊戲也很多,最常見的是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遊戲,如說急口令、誦識數歌謠等。學業性遊戲是培育“能”的遊戲的另一類重要形式,多見...
新石器時代到漢代,中國境內考古發掘的大量文物中有為數眾多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製的。漢代先民的喪葬習俗中大量使用陶泥偶像作為陪葬品。到了唐代,泥塑藝術達到了頂峰。被譽為雕塑聖手的楊惠之就是...
它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民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我國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 蕪湖鐵畫 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鐵畫是以...
它們和民俗生活有密切的聯繫,為民間民眾所喜聞樂見。距今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是至今發現最早的民間藝術品之一。各種民間美術品的造型和裝飾紋樣,在延續和繼承中不斷豐富和創新,形成各具民族風格和鄉土特色的藝術形式。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