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學寶庫:諸子百家

中華傳統文學寶庫:諸子百家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傳統文學寶庫:諸子百家
  • 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 頁數:446頁
  • 開本:32
  • 定價:32.80
  • 作者:孔丘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4114108
  • 品牌: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在中國思想史上,春秋戰國無疑是一個輝煌的時代。當時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學者們四方奔走,為諸侯出謀劃策,至戰國而成“百家爭鳴” 之局。其後兩千多年,無論是在文化還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時的輝煌。諸子百家的許多思想給後代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如儒家的“仁政”、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辯證法在今天依然閃爍光芒。追本溯源,取其精華,自然大有裨益。
《諸子百家》(作者孔丘)選取了先秦直至清朝時期各個時代思想界的代表著作數十篇。

圖書目錄

論語
學而
為政
八佾
述而
顏淵
季氏
陽貨
孟子
梁惠王
公孫丑
滕文公
離婁
萬章
告子
盡心
荀子
勸學
非相
天論
性惡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不尚賢,使民不爭
天地不仁
天長地久
上善若水
持而盈之
五色令人目盲
大道廢,有仁義
絕聖棄智
孔德之容
曲則全
有物混成
知其雄,守其雌
以道佐人主者
將欲歙之
上德不德
反者道之動
道生
為學日益
以正治國
治大國,若烹小鮮
勇於敢則殺
天之道
小國寡民
莊子
逍遙遊
齊物論
養生主
馬蹄
秋水
盜跖
天下
列子
黃帝
湯問
墨子
尚賢
尚同
兼愛
非攻
管子
牧民
任法
明法
小問
臣乘馬
商君書
更法
農戰
開塞
賞刑
定分
慎子
威德
民雜
德立
韓非子
孤憤
說難
喻老
內儲說上
外儲說左上
難一
五□
孫子

作戰
謀攻
呂氏春秋
去私
審己
孝行
察今
公孫龍子
白馬論
堅白論
名實論
鬼谷子
捭闔
反應
權篇
謀篇

文摘

【作者介紹】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主張維護以家族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提出了“仁”和“禮”的學說,並希望人們以此作為最高的道德行為規範。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編訂的孔子師生言論集.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其中不乏流傳千古的名言名句。
學而
【原文】
子①曰:“學⑦而時③習④之,不亦說②乎?有朋⑥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⑦不知而不慍⑤,不亦君子⑨乎?”
【注釋】
①子:先生、老師。古代男子尊稱。《論語》中“子日”的“子”均指孔子。孔子弟子唯有子、曾子二人稱子,閩子、冉子僅一見。宋理學家認為,《論語》成書於有子、曾子的門人,故除孔子外,獨稱這二人為子。子日,孔子說。《論語》中的“子日”都是這個意思。
②學:學習,指學修己的道理和為人的知識。今人以求知識為學,古人則以修養為學,學必兼誦行,其義乃全。
③時:古意指適時,一定的時候。宋以後注家有解作“時時”、“時常”的,非古義。
④習:一般作複習、溫習,引申為學習;古書中還有實習、演習的意義。
⑤說:通“悅”,高興、喜悅。
⑥有朋:古本有作“朋友”、“友朋”的。舊注“同門日朋”,“同志日友”。此“朋”字即指弟子、志同道合者。
⑦人:當指人君,非一般概念的人,即在高位的諸侯或卿大夫。
⑧慍:惱怒、怨恨。意指心中稍有不平,而非指大怒。
⑨君子:《論語》中的君子,一般指有道德、有學問、有地位的人。常與被統治的所謂小人或野人相對稱。
【譯文】
孔子說:“學習以後,能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感到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感到很快樂嗎?君王不理解我,我卻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養的君子嗎?”
【原文】
有子①曰:“其為人也孝弟⑦,而好犯③上者.鮮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為仁⑦之本與@!’’
【注釋】
①有子:孔子學生有若。
②孝弟: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弟,通“悌”。
③犯:冒犯、觸犯。
④鮮:少。
⑤務本:追求根本的道德規範。本,這裡指孝悌。
⑥道:道德、道義。
⑦仁:這是孔子心目中的一種最高道德的名稱,有多種解釋,這裡指仁愛。 ⑧與:同“歟”,語氣助詞,表示疑問。《論語>中的“歟”郁寫成“與”。
【譯文】
有子說:“如果一個人能夠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這種情況是很少有的;不喜歡犯上,卻喜歡造反作亂,這種人從來沒有過。君子專心致志於最根本的道德修養,基本的東西有了,道就由此而產生了。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應該是仁愛的根本吧!”
【原文】
子曰:“巧言①令色②,鮮矣仁③!”
【注釋】
①巧言:花言巧語。
②令色:偽善的面貌。令,善、美好。
③鮮矣仁:是“仁鮮矣”的倒裝。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面目偽善,這樣的人,仁德是不可能多的!”
【原文】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⑦吾身:為人謀③而不忠④乎?與朋友交而不信⑤?傳⑥不習⑦乎?”
【注釋】
①曾子:孔子學生曾參,字子輿,南武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人,比孔子小四十六歲。
②三省:多次省察、檢討。三,表示多次。在古書中,“三”、“九”等字一般表示次數之多。省,察看,檢查,反省。
③謀:計議,計策,計謀。
④忠:忠誠,盡心竭力。《說文》:“盡心日忠。”
⑤信:誠信、誠實。
⑥傳:老師的傳授。
⑦習:含有溫習、複習、演習、實習之意。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真誠呢?老師傳授的東西是否複習過呢?”
【原文】
子曰:“道①千乘之國②,敬事③而信,節用④而愛人⑤,使民以時⑥。”
【注釋】
①道:通“導”,領導、治理。
②千乘之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古代國力強弱按兵車計算,擁有一千輛兵車,可以算是大國。乘,古代用四匹馬拉著的戰車。
③敬事:認真辦事。敬,謹慎專一。
④節用:節約費用。
⑤愛人:愛護士大夫以上階層的人。古代“人”字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一切人;狹義指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也指官吏。這裡指狹義的“人”。
⑥時:時間,這裡指農閒時節。
【譯文】
孔子說:“治理、領導一個具有千乘兵車規模的大國,就要嚴肅、認真、謹慎地進行工作,要守信無欺,節約費用,愛護官吏,讓老百姓服勞役也要顧及他們的田地,不要在農忙時間進行。”
【原文】
子曰:“弟子①人⑦則孝,出③則弟④,謹而信,泛⑤愛眾,而親仁⑥。行有餘力.則以學文⑦。”P5-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