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機械工業部,簡稱七機部,為國務院原有組成部門之一,主要負責航天工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機械工業部
- 簡稱:七機部
- 性質:負責航天工業的組成部門
- 狀態:已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機械工業部,簡稱七機部,為國務院原有組成部門之一,主要負責航天工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機械工業部,簡稱七機部,為國務院原有組成部門之一,主要負責航天工業。歷史沿革1964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以國防部五院為基礎,從三、四、五機部及其它有關部門和省、市,抽調若干工廠和事業單...
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師長、副軍長兼參謀長、副軍長、軍長、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部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他率部首批入朝參戰。和平建設時期,他為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為保衛中國的尊嚴與安全,為發展中國國防尖端科研事業做出了貢獻。2001年4月1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為主管全國機械行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原組成部門,成立於1982年5月,其前身為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部、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國家機械設備成套總局。1987年2月,根據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撤銷機械工業部。1993年3...
1965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一院副院長兼液體發動機研究所所長,1974年3月31日,任新民參與制定的《關於發展衛星通信問題的報告》得到中央批覆,由此拉開了中國航天史上的代號為“331”的通信衛星工程大幕。1975年6月被任命為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88年成為國際宇航科學院(IAA)理事;同年被國務院聘任為國家學位委員會...
高鳳林,男,漢族,1962年3月生,河北東光人,在職大學學歷,工學學士學位,中共黨員,特級技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廠14車間高鳳林班組組長,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專家,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兼)。高鳳林於1978年-1980年在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211廠技工學校焊接專業學習;1980年-2012年分別任...
1973年1月恢復工作,任一機部機械研究院院長,為機械工業恢復正常秩序、加強行業管理,編制科技發展規劃作出了貢獻。曾參加上海寶鋼工程的領導工作,組織機電設備的分交、合作生產和技術轉讓工作。1978年4月恢復一機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職務。1979年8月至1982年3月先後任國務院進出口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的機械工業逐步從修配性質發展成為一個門類比較齊全、具有一定規模、技術水平和成套水平不斷提高的工業部門。發展計畫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的機械工業逐步從修配性質發展成為一個門類比較齊全、具有一定規模、技術水平和成套水平不斷提高的工業部門。中國現代機械工業的發展...
沈鴻(1906年5月19日-1998年5月20日),浙江海寧人。機械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高級工程師,中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總設計者。沈鴻於1917年因病從米業國小輟學,國小四年是他一生中接受的全部正規教育;1919年至1931年在上海“協太新”布店當了三年學徒,然後升為店員;193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1952年成立,是一個職能部門。部門簡介 主管:兵器、坦克、航空工業。1958年2月,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部和電機製造工業部合併為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三機械工業部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1958年-1982年),主管:核工業和核武器。1982年,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徐建於1980年從長春冶金建築學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1988年獲得湖南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碩士學位,之後進入機械電子部設計研究院抗震研究室工作,先後擔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6年至1999年擔任機械工業部設計研究院副院長;1999年至2001年擔任機械工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到1963年,部機關設25個司局級單位。1982年5月4日, 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決定,原二機部被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部。1988年4月,核工業部被撤銷,其行政職能被併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時組建了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承擔核軍工、核電、核燃料、核套用技術等領域的科研...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共西華特委委員,新四軍豫東遊擊隊政治部宣傳科副科長,新四軍駐皖東北辦事處副處長,皖東北督察專員公署專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開封市市長,中共中央工業部基建處副處長,內蒙古自治區建委主任,中共呼和浩特市委第一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98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人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機械工業部,簡稱六機部,成立於1963年9月,為國務院原有組成部門之一,主管國家船舶工業及其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大中專院校。機構成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設立第五機械工業部和第六機械工業部的決議》(1963年9月28日通過)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2次會議決定設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器工業部成立於1982年5月4日,由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機械工業部改名改制而來。兵器工業部辦公地點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44號(今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辦公大院內)。1986年12月,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設立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撤銷兵器工業部。發展歷程 1982年5月4日,第五屆...
李景瑞(1914年9月—1969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江西省吉水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69年4月6日逝世,終年55歲。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時期 1929年,投身革命,參加兒童團。1930年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北京軍區文化學校校長,國防部第十研究院副院長,駐第四機械工業部中監組組長,國防科委第十四研究院院長,電子工業部第十四研究院院長,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十四研究院院長(享受正部級待遇)。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2000年11月14日...
浦均(1920年11月-2020年11月28日),曾用名浦錫章、蘇影,生於江蘇常熟。1938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2020年11月28日,浦均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人物履歷 1939年7月起先後任十八集團軍野戰醫院政治處幹事,晉冀魯豫...
邊疆(1917年一1994年7月7日),河北省順平縣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機械工業部部長、原農牧漁業部顧問。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解放軍陸軍第64軍190師政治委員、黨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海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
登記管理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法定代表人:姜衛東 成立登記日期:1993-04-09 註冊資金:10萬元 業務範圍:行業自律 技術交流 專業培訓 諮詢服務 編輯書刊 專業展覽 國際合作 住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46號 發展歷史 中機質協經歷了六屆理事會。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曾擔任過中機質協三屆理事長,原機械...
兵工七子身系國防安全,肩負軍工事業人才培養的重任,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如今兵器工業部早已不復存在,但“兵工七子”的美名依然享譽國防工業領域。2018年3月28日,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與兵工七子在重慶成立B8協同創新聯盟(中國兵器協同創新聯盟)。兵工背景 1952年,國家組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