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化學工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化學工業部

1975年2月1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燃化部分為煤炭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簡稱石化部)。康世恩任石油化學工業部部長、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撤銷石油化學工業部,設立化學工業部(簡稱化工部)、石油工業部(簡稱石油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化學工業部
  • 成立時間:1975年2月1日
  • 撤銷日期:1978年3月5日 
改革歷程,部門領導,內設機構,

改革歷程

1975年2月1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燃化部分為煤炭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簡稱石化部)。石化部設24個辦事機構,其中基本建設組、基本建設工程兵辦公室承擔石油化工施工行業管理職能,石油化工規劃院承擔石油化工勘察設計行業管理職能。
1975年3月6日,燃化部解體並成立石化部後,燃料化學工業部各設計院隨之更名為石油化學工業部各設計院。燃料化學工業部第六設計院名稱改為“石油化學工業部第六設計院”(簡稱化六院),其他直屬設計院也隨之改名為“石油化學工業部第X設計院”。
1975年5月,石化部批准石化部化工設計院(原燃化部化工設計院)在天津北倉建院。自同年2月燃化部撤銷後,石化部化工設計院分別在北京西郊半壁店、北京東城區興化東里、天津北倉辦公。
1975年6月26日,石化部決定,同意在第十三石油化工建設公司北京進口設備驗收組的基礎上組建第十三石油化工建設公司大型機械處,對大型施工機械實行集中管理,統一調度使用。該處隸屬石油化學工業部基本建設組和第十三石油化工建設公司雙重領導。
1975年8月31日 十三化建承建的滄州化肥廠合成氨塔吊裝成功,該塔外徑3518毫米,長20980毫米,淨重318噸。吊裝過程僅用25分鐘,安裝質量合格,創全國同類氨合成塔吊裝工程新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化學工業部
1975年8月31日,十三化建承建的滄州化肥廠合成氨塔吊裝成
1975年9月1日,石化部頒發《煉油、化工裝置復用設計的編制、管理暫行辦法(試行)》。
1975年9月27日,參加援建阿爾巴尼亞亞發羅拉氯鹼廠工程項目的二化建職工曲永連、張繼勝、李洪德獲得阿爾巴尼亞國家元首簽發的勞動獎章。9月經石化部和湖北省共同決定,石化部第六石油化工建設公司(簡稱六化建)下放湖北省,實行部委、地方雙重領導,以地方為主,更名為湖北化工建設公司。
1975年9月,由化八院設計的自貢鴻鶴化工總廠聯鹼工程建成投產。該工程系氨鹼改聯鹼並擴建,技術難度大。1968-1971年,該院技術專家周光耀帶領設計團隊完成工程設計,在中國首次實現大型獨立聯鹼廠水平衡,首次採用廉價煙道氣作碳化清洗氣氣源(增加純鹼產量7%-1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工程投產後,解決了廢氣污染,節約了冷卻水。
1975年10月,石化部政治部通知,明確石化部化學礦山建設公司單位級別為地師級建制。
1975年,由化一院設計、十二化建施工的阿爾巴尼亞費里第二氮肥廠建成投產。同年,由化八院、洛陽煉油設計院制定的《燃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定》印發。這是中國部委首次頒發的化工企業設計防火技術標準。
1975年,石化部基本建設組設立,石化部勘察公司重新設立。
1976年1月1日 石化部與煤炭工業部正式分開辦公。2月12日,石化部決定,原以燃化部冠名的設計、施工單位均改為石化部冠名,並啟用新的印章。燃料化學工業部第二石油化工建設公司更名為石油化學工業部第二化工建設公司。
1976年1月,四化建在洞庭氮肥廠施工中運用單桅桿扳吊工藝,以一根格構式內腔吊軸桅桿成功扳吊重量分別為318噸的氨合成塔、203噸的吸收塔、152噸的再生塔(高56.7米)。此吊裝工藝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化學工業部
1976年1月,四化建在洞庭氮肥廠施工中運用單桅桿扳吊工藝,
1976年3月30日 石化部化學礦山局批准,將宜昌磷礦籌備處暫交石油化工部化學礦山建設公司管理。同年8月,礦建公司成立王集礦區(湖北荊襄礦務局王集磷礦)指揮部,全面接手王集礦建設,礦建公司大部分職工及家屬入駐王集礦區。
1976年5月,河南省化工建設公司(十一化建)開始派遣人員進入新疆,投入新疆石油管理局烏魯木齊石油化工廠建設大會戰。1973年12月,國家計委批准建設該石油化工廠。1975年4月5日工廠破土動工,1976年5月進入工藝設備安裝階段,1978年9月建成工廠一期主體工程加工原油年產150萬噸、60萬噸催裂化裝置。烏魯木齊石油化工廠的順利建成,鍛鍊了隊伍、積累了經驗、提升了能力,河南省化工建設公司具備了大型煉油裝置的施工能力,為進一步承建新疆項目奠定了基礎。
1976年6月2日 石化部決定,在北京建立石油化學工業部北京大型機械化施工處。該處為石油化學工業部直屬施工企業,享受縣(團)級待遇。1977年1月3日,啟用“石油化學工業部北京大型機械化施工處”印章,“石油化學工業部第十三石油化工建設公司北京進口設備驗收組”印章同時作廢。
1976年6月10日 化八院設計、七化建承建的四川化工廠年產30萬噸合成氨、48萬噸/年尿素工程建成投產,為四川省的大化肥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1976年9月8日 國家計委批准建設天津石油化學纖維廠。該項目是“五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以石油為原料,年產聚酯切片和滌綸纖維各8.5萬噸。該廠是20世紀70年代中國引進的四大化纖裝置之一,由石化部化工設計院負責部分及國內配套設計。1977年9月20日開工建設,1980年主體工程基本建成,1981年8月25日生產出滌綸短纖維。
1976年10月9日 中國引進的13套大化肥項目之一——山東勝利石油化工總廠第二化肥廠年產30萬噸合成氨、48萬噸尿素裝置建成投產,產出合成氨。10月15日,產出合格的尿素;12月22日通過山東省組織的竣工驗收。
1976年10月 十一化建承建的新疆烏魯木齊石油化工總廠年產150萬噸常減壓,60萬噸催裂化工程(煉油廠一期)開工。1978年9月工程竣工。該工程為邊疆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976年11月24日 由化六院設計的中國第二個硫化氫一水雙溫交換法重水生產工廠建成投產,產出合格產品。這標誌著我國開始有能力自主研發、設計、建設現代化的重水工程。該工程吸取了中國第一個重水生產工廠工程試車和生產經驗,技術進步顯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84年獲國家產品質量金質獎,1985年10月工程設計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976年11月30日 化八院設計、七化建承建的瀘州天然氣化工廠年產30萬噸合成氨、48萬噸尿素工程建成投產,生產出合成氨;12月1日,生產出合格尿素。1978年3月,該項目“新型輻射加速澄清池”工程獲全國科技大會科技成果獎。
1976年12月28日 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批覆,同意石化部北京大型機械化施工處在大興縣徵用黃村公社大莊大隊150畝次耕地建設生產基地。
1977年7月4日,石化部北京大型機械化施工處與黃村公社大莊大隊簽訂征地協定書,同年12月26日開工建設。至此,北京大型機械化施工處定址北京市大興。
1977年,引進化肥和石油化工項目建設進展加速。化工方面,運用硫化氫一水雙溫交換法,產出合格重水。
1978年2月20日,國務院批准湖南省革命委員會、湖北省革命委員會、石油化工部2月5日的聯合報告,同意改變湖南第四化工建設公司、湖北化工建設公司隸屬關係,將兩公司交石油化工部直屬領導。湖南第四化工建設公司改為石油化學工業部第十石油化工建設公司,湖北化工建設公司改為石油化學工業部第六石油化工建設公司。這兩家化建公司黨的關係仍由地方黨委領導;公司人員、計畫、財務、供應自1978年1月1日起由石化部統一安排。湖南第四化工建設公司、湖北化工建設公司系原化工部直屬企業,1970年分別下放湖南、湖北,實行雙重領導,以地方為主。
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撤銷石油化學工業部,設立化學工業部(簡稱化工部)、石油工業部(簡稱石油部)。原石化部基建局及其各化工勘察設計施工單位歸屬化學工業部。

部門領導

康世恩任石油化學工業部部長、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內設機構

石化部設24個辦事機構,其中基本建設組、基本建設工程兵辦公室承擔石油化工施工行業管理職能,石油化工規劃院承擔石油化工勘察設計行業管理職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