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是2016年12月1日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正華、張金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
  • 作者:李正華、張金才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1日
  • 頁數:309 頁
  • 定價:53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540734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叢書共六卷,此書為其一。
本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為大背景,注重從政治的角度,全面反映國史發展的大脈絡、主題主線、階段性特徵,詳細闡述和分析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權的建立、鞏固和發展過程,以及適應這種政權需要的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健全、發展與不斷完善的歷史過程,客觀論述了相關重要政治人物、重大政治事件,認真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探索符合中國實際、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政治發展道路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失誤教訓,對人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叢書六卷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圖書目錄

緒 言 1
一、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 1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3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構架 8
第一章 新中國的建立與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1949—1956) 11
第一節 新中國的建立與人民政權的鞏固 11
一、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與制定《共同綱領》 11
二、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及各級地方政權 16
三、鞏固新生人民政權 20
第二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 27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溯源 27
二、1954年憲法的制定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29
三、適合中國國情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36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創建 37
一、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38
二、人大制度確立後人民政協性質和任務的變化 40
三、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特色與優勢 42
第四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定 44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由來 44
二、建國初期的民族識別工作 46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 47
第二章 適合中國國情的政治發展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51
第一節 探索中國自己政治發展道路的良好開端 51
一、《論十大關係》的發表 52
二、中共八大正確路線的制定 54
三、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的提出 58
四、毛澤東思想的新發展 60
第二節 “左”傾錯誤的發展與糾“左”的努力 63
一、整風運動的開展與反右派鬥爭擴大化 63
二、“大躍進”的發動與人民公社化運動的興起 68
三、糾正“左”傾錯誤的努力及其中斷 72
第三節 國家政治關係的調整 79
一、黨內關係的調整 79
二、黨政關係及統一戰線工作的調整 83
三、少數民族地區的民主改革及民族宗教政策的調整 88
第四節 政治思想領域“左”傾錯誤的發展 92
一、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嚴重估計和重提階級鬥爭 92
二、城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左”的錯誤的發展 95
三、意識形態領域的政治批判 98
第三章 中國政治發展道路的嚴重曲折(1966—1976) 103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對國家社會政治結構的衝擊和內亂中
    穩定局勢的努力 103
一、以“文化大革命”為形式的政治大革命 103
二、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構想 107
三、政治領導結構的變化和抵制動亂的鬥爭 109
四、解放軍、工人宣傳隊的政治領導和革命委員會的成立 113
第二節 政治局勢的相對穩定及內在矛盾的積累和發展 116
一、九大後“斗、批、改”和一些黨政機構的恢復活動 116
二、林彪反革命集團的覆滅 121
三、糾“左”與批“右”的曲折 124
第三節 1975年整頓與“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127
一、“批林批孔”運動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組閣”圖謀的破產 127
二、1975年的整頓和挫折 130
三、“四五”運動與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勝利 133
四、正確認識“文化大革命”錯誤的性質及其原因 137
第四章 撥亂反正與中國政治發展新時期(1976—1982) 139
第一節 撥亂反正的展開 139
一、揭批“四人幫”和抵制“兩個凡是”錯誤方針 139
二、初步糾正冤假錯案和政治生活逐步恢復正常 145
三、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150
第二節 國家政治生活在改革開放中步入正軌 156
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156
二、四項基本原則的提出和堅持 159
三、冤假錯案的平反和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 161
四、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完成 169
第五章 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1982—1992) 172
第一節 制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綱領和初步展開政治體制改革 172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綱領的制定 173
二、政治體制改革任務的提出 175
三、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廢除 177
四、轉變政府職能的改革 181
五、撤社建鄉與村民自治的興起 183
第二節 推進民主和法制建設 185
一、三大政治制度的堅持與完善 185
二、1982年憲法的修訂實施與法制建設的新成就 189
三、“一國兩制”和愛國統一戰線的新發展 195
第三節 進一步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和維護政局穩定 200
一、進一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201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開闢 208
第六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繼續發展(1992—2002) 212
第一節 南方談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推動 212
一、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發表 212
二、南方談話對中共十四大的指導意義 217
三、中共十五大的召開與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222
第二節 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224
一、提出黨的建設的總目標和總任務 224
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執政水平 226
三、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 227
四、增強和擴大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及民眾基礎 231
五、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33
第三節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235
一、三大政治制度繼續健全和完善 236
二、城鄉基層民主不斷擴大 238
三、人權事業不斷推進 241
四、行政管理體制機構改革持續推進 242
五、政治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 244
六、祖國統一大業取得重大進展 245
第四節 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繼續加強 249
一、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提出及實施 249
二、1993年、1999年憲法修正案及其意義 253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形成 259
第七章 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2002—2012) 263
第一節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 263
一、提出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 263
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266
三、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268
第二節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271
一、完善和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71
二、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 274
三、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 276
四、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279
第三節 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 283
一、形成並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284
二、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 285
三、完善人權的司法保障 289
第四節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292
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292
二、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 295
三、加強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設 297
結 語 301
主要參考文獻 305
後 記 3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