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文明圖說叢書:菸酒茶糖與禮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圖說叢書”系列之一的“菸酒茶糖與禮儀”專冊,具體包括了:菸酒茶俗與糖點、古代的製糖術、五花八門說糖點、各民族菸酒茶禮、菸酒茶糖的近代變遷、五花八門說糖點、西方飲食習俗的衝擊、誘人的廣告衝擊波等方面的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五千年文明圖說叢書:菸酒茶糖與禮儀
- 類型:烹飪美食與酒
- 出版日期:2007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3058014
- 作者:陳建堂 白雲濤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199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中華五千年文明圖說叢書:菸酒茶糖與禮儀》編輯推薦:你想了解古代的製糖術嗎?你想知道酒的起源嗎?你想了解古代釀酒技術嗎?你想知道茶館的變遷嗎?你想知道唐以前飲茶風俗嗎?你想了解菸酒茶糖的近代變遷嗎?……通過閱讀《中華五千年文明圖說叢書:菸酒茶糖與禮儀》,你就能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
圖書目錄
第—章煙、酒、茶、糖的起源與發展
一、茶的起源和制茶
二、酒的起源和釀酒
三、菸草的傳入
四、古代的製糖術
五、歷代名茶、名酒和名煙
第二章酒肆、茶樓和煙館
一、酒樓和酒肆
二、酒旗與酒聯
三、茶館的變遷
四、茶館與曲藝
五、煙鋪和煙館
第三章茶具、酒器與菸具
一、精巧的茶具
二、醇厚的酒器
三、獨特的菸具
第四章《茶經》與酒令
一、陸羽與《茶經》
二、《大觀茶論》與《茶譜》
三、《北山酒經》
四、酒令
第五章菸酒茶俗與糖點
一、唐以前飲茶風俗
二、宋代的鬥茶
三、飲酒的禮儀與酒德
四、茶酒養生與保健
五、煙趣與煙標
六、五花八門說糖點
第六章各民族菸酒茶禮
一、南北煙俗
二、八方酒趣
三、四方茶禮
第七章文人墨客與菸酒茶趣
一、把酒情誼重
二、品茗天地清
三、煙霧吐閒情
第八章菸酒茶糖的近代變遷
一、西方飲食習俗的衝擊
二、誘人的廣告衝擊波
三、潛移默化的世俗變遷
一、茶的起源和制茶
二、酒的起源和釀酒
三、菸草的傳入
四、古代的製糖術
五、歷代名茶、名酒和名煙
第二章酒肆、茶樓和煙館
一、酒樓和酒肆
二、酒旗與酒聯
三、茶館的變遷
四、茶館與曲藝
五、煙鋪和煙館
第三章茶具、酒器與菸具
一、精巧的茶具
二、醇厚的酒器
三、獨特的菸具
第四章《茶經》與酒令
一、陸羽與《茶經》
二、《大觀茶論》與《茶譜》
三、《北山酒經》
四、酒令
第五章菸酒茶俗與糖點
一、唐以前飲茶風俗
二、宋代的鬥茶
三、飲酒的禮儀與酒德
四、茶酒養生與保健
五、煙趣與煙標
六、五花八門說糖點
第六章各民族菸酒茶禮
一、南北煙俗
二、八方酒趣
三、四方茶禮
第七章文人墨客與菸酒茶趣
一、把酒情誼重
二、品茗天地清
三、煙霧吐閒情
第八章菸酒茶糖的近代變遷
一、西方飲食習俗的衝擊
二、誘人的廣告衝擊波
三、潛移默化的世俗變遷
後記
明陳繼儒在《茶董小敘》中這樣寫道:“熱腸如沸,茶不勝酒。幽韻如雲,酒不勝茶。酒類俠,茶類隱。酒固道廣,茶也德素。”酒俠、茶隱,再加上煙的閒情逸緻,可以基本反映古代中國人對於生活的態度。把菸酒茶糖的物質享受上升到精神層面,則有陶冶情操的功用,有其藝術的價值,足可提升生活的品質。現代社會生活忙碌、緊張,茶已經成為純粹的解渴飲品,酒更多是社交的一種手段,已經很少有人再去追求飲酒、品茗的精神享受了。回追古人對各種生活情趣的追求和欣賞,難道不能為今人生活提供一種借鑑嗎?茶、酒脫離物質狀態而達於一種理想的精神境界,需要有一種盛唐的氣魄和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常物質生活之外,去追求一種浪漫主義的美,追求一種理想化、具有閒情逸緻的生活魅力。近代中國,遭受百餘年的歷史恥辱,社會動盪和戰亂可以說耗盡了中國人的“閒情逸緻”,雖然仍有極少的人於苦中作樂,但作為一種普遍生活方式,它已經不存在了。
梁實秋在《喝茶》一文中這樣寫道:“喝功夫茶,要有工夫,細呷細品,要有設備,要人服侍,如今亂糟糟的社會裡誰有那么多的功夫?紅泥小火爐哪裡去找?伺候茶湯的人更無論矣。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煙。提起喝茶的藝術,現在好像談不到了,不提也罷。”今日,雖然追求煙、酒、茶、糖的雅趣已不可得,但回味過去,總可得到一些啟示和啟發,是所盼望也。周作人在《吃茶》一文中寫道:“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說,可以稱作‘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受一點美和諧,在剎那問體會永久。”雖然塵世繁忙,但偶爾約三五同志,小酌幾杯,暢敘人生的雅趣,雖不免多飲幾杯,不免“醉里挑燈看劍”,聊發一些人生的感慨,釋放被生活壓抑的激情,亦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偶爾去茶館小坐,回味一下古人品茗的雅興,不也能陶冶性情、品味人生、享受人生嗎?正所謂: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去掉煩惱憂愁,人生還能不快樂嗎?清人舒位的《品茶圖》詩,盛讚茶、酒之功德,頗值得玩味:“酒德近於春,茗德近於秋。水是第一泉,人必第一流……有酒時學仙,有茶時學佛。”
當然,把菸酒茶糖作為一種“玩意兒”,也無不可。朱自清先生說:“抽菸其實是個玩意兒。”抽菸如此,飲酒、品茗何嘗不是如此。玩有兩種:一是欣賞的“玩”,如玩古董一樣,認真、著迷;一是聽其自然,不必太認真的“玩”,偶爾嘗試嘗試的玩。這些都是一種快樂人生的體驗。正如林語堂所說:“我們看待人生,不是在謀劃怎樣發展,而是去考慮如何真正地活著;不是怎樣奮發勞作,而是如何珍惜現在的時光盡情享樂。”玩賞人生,享受快樂人生,如此而已。
梁實秋在《喝茶》一文中這樣寫道:“喝功夫茶,要有工夫,細呷細品,要有設備,要人服侍,如今亂糟糟的社會裡誰有那么多的功夫?紅泥小火爐哪裡去找?伺候茶湯的人更無論矣。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煙。提起喝茶的藝術,現在好像談不到了,不提也罷。”今日,雖然追求煙、酒、茶、糖的雅趣已不可得,但回味過去,總可得到一些啟示和啟發,是所盼望也。周作人在《吃茶》一文中寫道:“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說,可以稱作‘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受一點美和諧,在剎那問體會永久。”雖然塵世繁忙,但偶爾約三五同志,小酌幾杯,暢敘人生的雅趣,雖不免多飲幾杯,不免“醉里挑燈看劍”,聊發一些人生的感慨,釋放被生活壓抑的激情,亦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偶爾去茶館小坐,回味一下古人品茗的雅興,不也能陶冶性情、品味人生、享受人生嗎?正所謂: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去掉煩惱憂愁,人生還能不快樂嗎?清人舒位的《品茶圖》詩,盛讚茶、酒之功德,頗值得玩味:“酒德近於春,茗德近於秋。水是第一泉,人必第一流……有酒時學仙,有茶時學佛。”
當然,把菸酒茶糖作為一種“玩意兒”,也無不可。朱自清先生說:“抽菸其實是個玩意兒。”抽菸如此,飲酒、品茗何嘗不是如此。玩有兩種:一是欣賞的“玩”,如玩古董一樣,認真、著迷;一是聽其自然,不必太認真的“玩”,偶爾嘗試嘗試的玩。這些都是一種快樂人生的體驗。正如林語堂所說:“我們看待人生,不是在謀劃怎樣發展,而是去考慮如何真正地活著;不是怎樣奮發勞作,而是如何珍惜現在的時光盡情享樂。”玩賞人生,享受快樂人生,如此而已。
序言
近幾十年來,“文化熱”熱遍各地,有所謂的“雅”文化、“俗”文化之分,具體而微,則有茶文化、酒文化、煙文化之類。論“雅”,則有“曲水流觴”品酒賦詩、深山古剎茗茶寓志,體味人生之雅;論“俗”,則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碗飲茶之“俗”。其實,無論雅俗,皆體現了不同人群的一種生活方式,皆包含著一種精神追求,體現了一種文化形態。
文化還有所謂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之分,而在物質文化這種客觀存在之中,仍寄託著人們的精神追求。正如林語堂在《人生的歸宿》中所說:“在中國,精神的價值非但從未與物質的價值相分離,反而幫助人們盡情地享受自己命里注定的生活。”這種精神追求則代表了各種煙、酒、茶、糖文化的精髓。也只有在閒暇的煙、酒、茶、糖文化之中,才能真正體現中國人生活的樂趣和精神的追求。在《人生的樂趣。》一文中,林語堂這樣寫道:“我們只有知道一個國家人民生活的樂趣,才會真正了解這個國家,正如我們只有知道一個人怎樣利用閒暇時光,才會真正了解這個人一樣。只有當一個人歇下他手頭不得不幹的事情,開始做他所喜歡做的事情時,他的個性才會顯露出來。只有當社會與公務的壓力消失,金錢、名譽和野心的刺激離去,精神可以隨心所欲地遊蕩之時,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內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借用這段話,也可以說,只有在品茶、喝酒、抽菸的閒暇中,才能真正看到中國人“人生的藝術”,才能看到中國人的聰明與理智。中國人的聰明與理智不僅表現在對煙、酒、茶的“品”上,而且發展為“玩”,但卻不必擔心中國人“玩物喪志”。相反,如果喪失掉這種生活的樂趣和精神的追求,則“中國之為國也將變得更為狹小、粗劣與物質主義了”。
可以說,在煙、酒、茶文化之中,我們能夠看出中國人一種人生的態度,也可以看出東方人一種快樂悠閒和風趣幽默的閒散之情,這種閒散之情不僅反映在現實生活中,而且滲透到內心深處,化作了一種生活的態度。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有《記夢二首》詩,在詩序中,作者描述了在夢境中與人一起用雪水煎茶,而又有美人唱歌助茶的情景:“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茶團,使美人歌以飲。余夢中寫作迴文詩,覺而記其一句,雲‘亂點余花吐碧衫’,意用飛燕吐花事也。乃續之為二絕句。”在如此夢境中品茶,作者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記述茶情、茶趣的迴文詩。其一為: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岩。
這首通體迴文詩,又可倒讀為:
岩空落雪松驚夢,院靜凝雲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點亂,纖纖捧碗玉顏酡。
這是一種閒情,也是一種幽默,更是一種對快樂人生的體味。不僅如此,“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亦何嘗不是一種對快樂生活方式的體味。
不管對文化作何種解釋,飲食風俗和禮儀確實實在在反映了一個時代人民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廣大民眾對生活和生命的理解。研究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衣食住行,有助於我們了解社會生活的變遷。煙、酒、茶、糖是人們生活和衣食住行日常必備之物,研究歷代人們對它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尤其是通過對煙、酒、茶、糖文化形成過程的描述,揭示隱藏在物質享受背後的人們生活的文化心態、審美情趣、生活藝術,並進一步研究近代以來人們在這些習慣方面的變化,所有這些,將有助於我們加深對生活的理解,增強我們對社會生活方式的認識,提高社會生活的水準,進而提高整個民族的生活情趣。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南北環境迥異、物產不同,因此,各民族生活方式差異也很大。各民族煙、酒、茶、糖禮俗的不同特色,不僅是一幅文化習俗的豐富多彩的畫卷,也是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大展示。 今天,人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更應注重精神的追求。在市井喧囂、生活忙碌之餘,手捧一卷,品味古人煙、酒、茶、糖文化之閒趣,豈不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正所謂: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飲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快拿壺酒來。
文化還有所謂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之分,而在物質文化這種客觀存在之中,仍寄託著人們的精神追求。正如林語堂在《人生的歸宿》中所說:“在中國,精神的價值非但從未與物質的價值相分離,反而幫助人們盡情地享受自己命里注定的生活。”這種精神追求則代表了各種煙、酒、茶、糖文化的精髓。也只有在閒暇的煙、酒、茶、糖文化之中,才能真正體現中國人生活的樂趣和精神的追求。在《人生的樂趣。》一文中,林語堂這樣寫道:“我們只有知道一個國家人民生活的樂趣,才會真正了解這個國家,正如我們只有知道一個人怎樣利用閒暇時光,才會真正了解這個人一樣。只有當一個人歇下他手頭不得不幹的事情,開始做他所喜歡做的事情時,他的個性才會顯露出來。只有當社會與公務的壓力消失,金錢、名譽和野心的刺激離去,精神可以隨心所欲地遊蕩之時,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內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借用這段話,也可以說,只有在品茶、喝酒、抽菸的閒暇中,才能真正看到中國人“人生的藝術”,才能看到中國人的聰明與理智。中國人的聰明與理智不僅表現在對煙、酒、茶的“品”上,而且發展為“玩”,但卻不必擔心中國人“玩物喪志”。相反,如果喪失掉這種生活的樂趣和精神的追求,則“中國之為國也將變得更為狹小、粗劣與物質主義了”。
可以說,在煙、酒、茶文化之中,我們能夠看出中國人一種人生的態度,也可以看出東方人一種快樂悠閒和風趣幽默的閒散之情,這種閒散之情不僅反映在現實生活中,而且滲透到內心深處,化作了一種生活的態度。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有《記夢二首》詩,在詩序中,作者描述了在夢境中與人一起用雪水煎茶,而又有美人唱歌助茶的情景:“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茶團,使美人歌以飲。余夢中寫作迴文詩,覺而記其一句,雲‘亂點余花吐碧衫’,意用飛燕吐花事也。乃續之為二絕句。”在如此夢境中品茶,作者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記述茶情、茶趣的迴文詩。其一為: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岩。
這首通體迴文詩,又可倒讀為:
岩空落雪松驚夢,院靜凝雲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點亂,纖纖捧碗玉顏酡。
這是一種閒情,也是一種幽默,更是一種對快樂人生的體味。不僅如此,“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亦何嘗不是一種對快樂生活方式的體味。
不管對文化作何種解釋,飲食風俗和禮儀確實實在在反映了一個時代人民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廣大民眾對生活和生命的理解。研究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衣食住行,有助於我們了解社會生活的變遷。煙、酒、茶、糖是人們生活和衣食住行日常必備之物,研究歷代人們對它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尤其是通過對煙、酒、茶、糖文化形成過程的描述,揭示隱藏在物質享受背後的人們生活的文化心態、審美情趣、生活藝術,並進一步研究近代以來人們在這些習慣方面的變化,所有這些,將有助於我們加深對生活的理解,增強我們對社會生活方式的認識,提高社會生活的水準,進而提高整個民族的生活情趣。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南北環境迥異、物產不同,因此,各民族生活方式差異也很大。各民族煙、酒、茶、糖禮俗的不同特色,不僅是一幅文化習俗的豐富多彩的畫卷,也是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大展示。 今天,人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更應注重精神的追求。在市井喧囂、生活忙碌之餘,手捧一卷,品味古人煙、酒、茶、糖文化之閒趣,豈不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正所謂: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飲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快拿壺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