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羊的生產與經營:養殖專業

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羊的生產與經營:養殖專業

《羊的生產與經營(養殖專業)》是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是根據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羊的生產與經營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並參照有關行業的職業技能鑑定規範,以及中級技術工人等級考核標準編寫的。《羊的生產與經營(養殖專業)》主要內容包括羊的產品、羊的品種、羊的選種選配技術、羊的繁殖、羊的飼養管理技術、羊場建設、羊病的防治技術、羊的生產經營。書中重點講述了羊的繁殖技術、飼養管理技術,介紹了國內養羊業生產中起重要作用的羊品種,如布爾山羊、南江黃羊等。每章後附有複習思考題。關鍵技術點通過實驗實訓指導內容給予強化,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及應崗能力。書中還增加了羊只及羊毛經營方面的內容,以利於學生就業、創業。《羊的生產與經營(養殖專業)》是中等職業學校養殖類專業及相關專業教材,也可作為農民職業培訓教材和農村青年的自學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羊的生產與經營:養殖專業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163頁
  • 開本:16
  • 定價:13.50
  • 作者:陳玉林
  • 出版日期:200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40103737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羊的生產與經營(養殖專業)》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國外養羊業生產概況
一、國外主要養羊國家生產概況
二、國外養羊業已開發國家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二節 國內養羊業生產概況
一、.養羊業生產的重要作用
二、我國發展養羊業的優勢
第三節 世界養羊業的發展趨勢
一、由毛用轉向毛肉或肉毛兼用方向
二、由大羊肉生產趨向羔羊肉生產,並向專業化生產肥羔方向發展
三、養羊生產由天然放牧轉向現代化生產
複習思考題
第1章 羊的產品
第一節 羊毛(絨)
一、羊皮膚的構造特點
二、羊毛(絨)的構造
三、毛被
四、羊毛的物理性質
五、羊毛的化學特性
第二節 羊肉
一、羊肉的營養特點
二、羊肉的品質
三、羊肉的分割切塊
四、羊肉的分等分級
五、羊肉的肉質性狀
第三節 毛皮和板皮
一、毛皮
二、板皮
三、毛皮及板皮的剝取、貯藏和運輸
第四節 羊奶
一、羊奶的營養價值及理化特性
二、羊奶的檢驗與貯存
複習思考題

第2章 羊的品種
第一節 羊品種的分類
一、綿羊品種的分類
二、山羊品種的分類
第二節 綿羊品種
一、細毛羊品種
二、半細毛羊品種
三、粗毛羊品種
四、羔裘皮羊品種
五、肉用羊品種
第三節 山羊品種
一、乳用山羊品種
二、毛用山羊品種
三、絨用山羊品種
四、肉用山羊品種
五、板皮山羊品種
複習思考題

第3章 羊的選種選配技術
第一節 羊的引種
一、引種前的準備
二、引種規模
三、引進品種的生態適應性
四、飼養管理方式
第二節 種羊的選擇
一、種羊選擇的意義
二、種羊的選擇方法
三、種羊的鑑定技術
第三節 種羊的選配
一、種羊選配的意義
二、種羊選配的方法
三、種羊選配的原則
複習思考題

第4章 羊的繁殖
第一節 羊的繁殖規律
一、性成熟與初配年齡
二、羊的繁殖季節
三、發情與發情周期
四、排卵與配種
五、妊娠
第二節 羊的繁殖技術
一、羊的發情鑑定技術
二、羊的配種技術
三、妊娠診斷技術
四、羊的產羔與保育
五、羊的同期發情
六、羊的超數排卵
七、羊的胚胎移植
第三節 羊配種計畫的制定
一、配種計畫制定的原則
二、配種計畫制定的方法
複習思考題

第5章 羊的飼養管理技術
第一節 羊的生物學特性
一、綿羊的生物學特性
二、山羊的生物學特性
三、羊的消化特點
第二節 羊的營養需要和飼料種類
一、羊的營養需要
二、羊的飼養標準
三、羊的飼料種類
四、各類飼料的加工調製
第三節 羊的飼養技術
一、羊的生長發育規律
二、各類羊的飼養方法
第四節 羊的管理技術
一、羊的放牧
二、羊的一般管理
複習思考題

第6章 羊場建設
第一節 場地的選擇與規劃
一、場地選擇的基本原則
二、羊場的規劃
第二節 羊舍建築
一、羊舍建築設計的基本技術參數
二、羊舍類型
三、羊場建築附屬設施
第三節 羊場的主要設備
一、羊場的主要設備
二、羊場其他設備
複習思考題

第7章 羊病的防治技術
第一節 羊常見病的分類與預防
一、羊病的分類
二、羊病的診斷方法
三、羊病的預防措施
第二節 羊常見普通病及其防治
一、前胃弛緩
二、急性瘤胃臌氣
三、瘤胃積食
四、胃腸炎
五、羔羊消化不良
六、肺炎
七、乳房炎
八、胎衣不下
九、有機磷農藥中毒
第三節 羊常見寄生蟲病及其防治
一、肝片吸蟲病
二、絛蟲病
三、肺絲蟲(肺線蟲)病
四、羊疥癬(蟎病)
五、羊鼻蠅蚴病
六、羊蠅蛆(傷口蛆)病
第四節 羊常見傳染病及其防治
一、炭疽病
二、口蹄疫
三、羊痘
四、羊快疫
五、布氏桿菌病
六、羔羊痢疾
七、腸毒血症
八、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
複習思考題

第8章 羊的生產經營
第一節 羊的生產模式
一、英國模式
二、澳大利亞模式
三、紐西蘭模式
第二節 羊的產業化經營
一、我國養羊業產業化發展的思路
二、我國養羊業產業化發展的原則
第三節 羊的生產效益評估
一、養羊業生產的優勢
二、養羊業生產的適度規模經營
三、羊的生產效益評估
第四節 羊生產項目的可行性論證
一、原則
二、步驟
三、內容
複習思考題

實驗實訓指導
實驗實訓1 羊毛分析樣品的採集
實驗實訓2 羊毛纖維組織學構造的觀察
實驗實訓3 羊毛纖維類型的識別及分析
實驗實訓4 羊毛細度的測定
實驗實訓5 羊毛長度的測定
實驗實訓6 羊毛密度的測定
實驗實訓7 淨毛率的測定
實驗實訓8 羊外貌特徵及主要部位的識別
實驗實訓9 綿羊鑑定
實驗實訓10 羔裘皮鑑定技術
實驗實訓11 羊肉用性能測定
實驗實訓12 配種計畫的編制
實驗實訓13 羊的飼養管理

附錄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2427-81)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2426-81)
三、卡拉庫爾羔皮的商業分等
四、湖羊羔皮的商業分等
五、濟寧青山羊猾子皮的商業分等
六、灘羊二毛皮的商業分等
七、沙毛皮的商業分等
主要參考文獻

文摘

插圖:


二、羊場的規劃
實踐中,一般羊場建設都採取因陋就簡的原則,給羊只創造一個防寒避暑、遮風擋雨的場所。但是,較大規模的羊場的功能分區是否合理,各區建築物布局是否得當,不僅直接影響基建投資、經營管理、生產的組織、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而且影響場區小氣候狀況和獸醫衛生水平。因此,在所選定的場地上進行分區規劃和確定各區建築物的合理布局,是建立良好羊場環境和組織高效率生產的基礎工作和可靠保證。
(一)羊場的分區規劃原則
通常將羊場分為三個功能區:即生產區,包括羊舍、飼料飼草貯存、加工、調製建築物等;管理區,包括與經營管理有關的建築物,羊的產品加工、貯存和農副產品加工建築物以及職工生活福利建築物與設施等;病羊管理區,包括獸醫室、隔離舍等。分區規劃時,首先應從人畜保健角度出發,以建立最佳的生產聯繫和衛生防疫條件,來合理安排各區位置。這樣,肉羊場產生的不良氣味、噪聲、糞尿和污水等就不致因風向與地面徑流而污染居民生活環境,同時,也保證了不致因病羊出現而使疫病蔓延,也防止了無關人員隨意進入生產區而影響羊群的衛生防疫工作。各區之間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生產區與管理區,生活區、生產區與病羊管理區最好能保持間隔300 m。同時,應防止生活區與管理區的污水流入生產區。
管理區的經營活動與社會經常發生極密切的聯繫。因此,該區位置的確定,應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輸電線路,設在靠近交通幹線、輸電線的地方;生產區是羊場的核心,應根據羊場的經營方向和飼養管理方式,進一步規劃小區布局。同一羊場裡,應將種羊(包括繁殖羊群)、幼羊與商品羊群分開,設在不同地段,分小區飼養管理。不同羊群間,彼此應保持一定的衛生安全間距。同時,應考慮與放牧地、割草地等保持較近的距離且交通方便(牧道與運輸道)。生產區內飼料供應、貯存、加工調製等建築物的位置確定一般應配置在地勢較高的下風向處,既方便飼料飼草的場外運人,又方便分送到各羊舍,同時,外界車輛又不進入生產區內。而乾草、墊草的堆貯點與其他建築保持至少60 m的防火安全距離。羊糞尿及其他廢棄物堆放點的設定既要便於由羊舍運出,又要便於運到田間施用,同時,堆放期間又不致造成環境污染,孳生蠅、虻等;病羊管理區,應設在生產區地勢較低的下風向處,並與羊舍保持300 m的衛生間距。除獸醫診療室外,病羊隔離舍應儘可能與外界隔絕,設單獨的通路與出入口,並設定屍體坑和滲井,防止疫病蔓延和該區污水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屍體坑應距離羊舍至少300 m遠。

序言

本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職業學校養殖專業羊的生產與經營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在編寫過程中,借鑑了近期國內外養羊生產的成功經驗及最新研究成果,系統地介紹了養羊生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力求突出養羊生產的關鍵技術和生產經營。內容主要包括:國內外養羊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羊的產品、羊的品種、羊的選種選配、繁殖、飼養管理技術、羊場建設、羊病的防治以及生產經營等。教材的每章配備了複習思考題,並且附有必要的實驗實訓內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既可作為農業中等職業學校的教材,也可作為基層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本教材由陳玉林擔任主編,由劉強擔任副主編。緒論、第1章、第8章及實驗實訓由陳玉林編寫,第4章由劉強編寫,第2、3、5、6、7章分別由楊朝霞、鄒文輝、任建存、權學群等編寫,哈斯通啦嘎也參加了部分內容的編寫。在本書送交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之前,特邀請李建文教授審閱了全部書稿,甚為感謝。
本教材已通過教育部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審定,其責任主審為湯生玲,審稿人為李祥龍、田慶義,在此,謹向專家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所限,疏漏與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