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窯村

中窯村

中窯村隸屬雲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青華鄉,地處青華鄉東南邊,距青華鄉政府所在地11.00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58公里。東鄰南澗縣,南鄰漾江,西鄰西窯,北鄰箐明。轄中窯、翻身、茶場等18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94戶,有鄉村人口2063人,其中農業人口2063人,勞動力128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8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鄉村人口:2063人
  • 農業人口:2063人
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青華鄉中窯村,簡介,基礎設施,自然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河南省洛陽市廛河區瀍河鄉中窯村,廣東省潮州中窯村,

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青華鄉中窯村

簡介

全村國土面積28.65平方公里,海拔1,910.00米,年平均氣溫14.50 ℃,年降水量980.00毫米,適合種植 烤菸、玉米、核桃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984.00畝,人均耕地 1.9 畝,林地29,923.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65.00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445戶通自來水,有45戶飲用井水, 有506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76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彈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1.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3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4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090.00畝(其中:田215.00畝,地3875.00畝),人均耕地39.00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31811.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66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30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3653.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00萬元,畜牧業收入2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頭,肉牛0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6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0.00萬元, 工資性收入29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15.00元,農民收入以0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5.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2人 ,在省內務工42人,到省外務工11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二,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0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第二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91戶,共鄉村人口2073人,其中男性1091人,女性982人。其中農業人口2028人,勞動力1155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2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0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5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4.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496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7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86.1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2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2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發展緩慢,布局零散,規模小,管理粗放。 2.缺少技術支持,加工業之後,效益不高,發展後頸不足。。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大技術推廣,提高農民素質,加強管理,使布局從零散到均衡,形成規模。 2.站在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高度,確立“近抓烤菸,中抓畜牧,遠抓林果”的思路,樹立“綠色生態”的發展理念,打好綠色產業的綠色有機牌。。

河南省洛陽市廛河區瀍河鄉中窯村

洛陽市瀍河回族區瀍河回族鄉中窯村位於洛陽市明珠熱電廠以南、隴海鐵路以北,面積1.46平方公里。全村6個村民小組,1783口人,其中回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六十,耕地面積315畝,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929元。

廣東省潮州中窯村

中窯村位於廣東省潮州韓江之東岸筆架山西麓,北起虎頭山,南至印子山,綿延四華里,窯址鱗次櫛比,相傳有九十九條窯之多,固稱“百窯村”,又稱“水東窯”、“白瓷窯”。
筆架山窯場始創於唐,極盛於宋。其產品遠銷國內外,成為中國陶瓷出口基地之一,被譽為“廣東陶瓷之都”。產品種類繁多,主要有、盒、盞、、爐、、壺、盂、、洗、枕頭、粉盒等日用器皿和瓶器、人物、玩具等工藝瓷,其胎質堅密,別具一格。釉色以影青釉為主,兼有青、白、黃、醬褐釉等,釉質晶瑩潤澤、如銀似玉,多數不開片或只是極細的魚子紋片;飾紋以劃花力主,還有雕刻和鏤空的。紐西蘭學者艾黎在參現了潮州古瓷器展品後,興奮地說,“我在國外看到好多古瓷器,原來它的老家就在這裡!”筆架山宋窯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增添了輝煌的一頁。
自1953年起,廣東省博物館及潮州文化工作者,配合基建工程多次對宋窯遣址進行考古發掘,失後清理了11窯遺址,其中既有階級型龍窯,還有斜坡式龍窯。最長的十號窯殘長78米,寬約3米,除窯頭及火膛被毀外,窯壁、窯尾、隔火牆、階級隔梁等均保存完好,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瓷器,其中有被列為一級藏品的“麻姑進酒”、有小洋人和哈叭狗等玩具,還有飾以八字鬍的觀音佛像。而最寶貴的是在幾個釋迎牟尼佛像座上刻有“治平”、“熙寧”等年號及“水東中窯甲”、“匠人周明”等區工姓名的銘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