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北宋蘇軾詩作)

中秋月(北宋蘇軾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秋月》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寫“中秋月”,描繪出彩雲消逝,清涼寂靜,圓月如玉的中秋美景;後兩句抒懷,感嘆好景不長,聚散無定。全詩借閒夜、朗月表現了一種孤獨的個體心理體驗,具有濃厚的感傷色彩,也富有哲理,耐人尋味,是浪漫主義的傷感藝術。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溢:滿出。清寒:清朗而有寒意。
⑵銀漢:即天河。玉盤:指月亮。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

白話譯文

黃昏時的彩雲完全消散,萬里晴空充滿了清寒。白茫茫的天河悄然無聲,冉冉東升的明月像一輪移動的白玉盤。
好景不長,難聚易散,這一輩子少有這樣的夜晚。縱使明年今夜也有這樣的明月,你我也不知在什麼地方觀看?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十二月蘇軾由密州改知河中府,未到任有改知徐州。次年四月,蘇轍送蘇軾赴徐州,在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後方離去。此詩即作於兄弟中秋賞月之時。蘇軾晚年貶官嶺南途中回憶說:“餘十八年前中秋夜與子由觀月彭城(即徐州),作此詩。”(《蘇軾文集·書 〈彭城觀月詩〉 》)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中秋月》是一首作者與其胞弟蘇轍傷別的詩,記述的是兄弟二人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了聚後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
這首詩借閒夜、朗月表現了一種個體心理的體驗——孤獨。孤獨也是生命體驗的原型,是痛苦的,同樣也是美麗的。感受孤獨的人是弱者,品嘗孤獨的人才是強者。無論是“鼓盆而歌的莊周、“我欲乘風歸去的李白,還是“不見老人衰憊之氣”的蘇軾,都品嘗了孤獨且較好地表現了孤獨。同時,此詩通過對一個美麗的月夜的細微體察,表現了人類永恆的母題——時光易逝生命無常及隨之而來的巨大孤獨感。相對於永恆的宇宙,個體的生命是如此微不足道。人生數十載,匆匆而已,什麼也帶不走,無論多么地留戀生命,也只是暫時駐足塵世。而生命的旅途只能一個人跋涉,生命本身就是孤獨的。《中秋月》是浪漫主義的傷感藝術。且不說一代代風流終於灰飛煙滅,且不說人生在世不稱意,不知何處是故鄉。即使面對明月如水、涼風徐來,那種只有自我孤影自戀的冰涼之感也會襲上心頭,難以卸下。
此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孤寂的中秋月夜圖。高明淡盪的寒月淡淡濛濛的暮雲似水銀瀉的寒光······極空靈、平靜、淒清,引起了詩人無限的情思與遐想。“寒“清”“無聲”“轉”傳達了詩人淒涼孤獨空寂虛幻的心境。後兩句由外轉向內。面對此景此時,詩人浮想聯翩,感慨無限。此夜要長好,他日月難圓,告慰勸誡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寄希望於未來。這裡蘇東坡用移情手法物我相融,孤月與孤人融為一體,“月下無人更清淑的情形,令人難忘。對月傷懷,感受生命流逝的死亡母題,也正體現在此。
面對天地的無窮無盡,陳子昂痛切地感受到了存在的虛幻與孤獨,他“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無依無靠地行走於時間的長河中。蘇軾是孤獨的,短時的歡樂換來了長久的漂泊:“明月明年何處看?”月或許還是同樣的月,但處境已完全不同了,語中顯出了無限的蒼涼。

名家點評

楊萬里誠齋詩話》:“五、七字絕句最少,而最難工,雖作者亦難得四句全好者······東坡云:‘暮雲收盡溢春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四句皆好矣。”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潁州等。元豐三年(1080)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