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禪寺

中禪寺,位於江蘇如皋,始建於唐大中年間,規模略小於廣福寺(大寺),故民間稱為“小寺”。清朝後期香火冷落,僧人不多。民國初年曾幾次駐兵。1950年後在寺內設機關幹部託兒所。1960年改作肝炎療養院。現已改建為幼稚園和居民樓房。在公園巷內、大劉巷北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禪寺
  • 地理位置:江蘇如皋
中禪寺在縣治東北,洗缽池西,縣誌記載,始建於唐代大中年間(847—859)。洗缽池即中禪寺之放生池。五代時南唐保大十年(952)在中禪寺東鄰始建儒學。歷來傳說北宋學者曾肇幼年曾讀書於中禪寺之隱玉齋。元末曾任平江路總管的邑人陳應雷有《中禪寺》詩一首,載於縣誌。其詩為:“尋幽散履繞中禪,縱筆留題萬象妍。半榻風清窗外竹,一簾月滿定中天。花飛台閣秀成雨,金點苔斑福有田。聞說曾公讀書處,額名隱玉是何年?”據考證,曾肇之父易占在如皋作縣令時,肇尚未出生,故陳應雷詩中有懷疑。
中禪寺正殿有斗栱迴廊,宏偉高大。殿閣廂房數十間,規模僅次於廣福寺,故邑人稱為“小寺”。元末曾遭戰火。清朝後期已漸衰落,僧人寥寥。光緒三十四年(1908),城廂內外的定慧寺、菩提社、大覺庵、海月寺、伏海寺、崇善庵六寺集資,在中禪寺內東部創設“僧立兩等國小堂”。初開學時僅收幼僧,人數不多。民國成立後改名“僧侶私立國民學校”,兼收俗家學生。至民國16年(1927)停辦。
清末明初時,緝私營兵士曾借住於中禪寺內。民國25年,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一旅第一八一團奉命來如皋整訓,作防禦日軍侵華準備,也曾暫住於此。淪陷時期曾有偽軍住於此。偽軍紀律不嚴,不同於國民軍,廟宇遭受破壞。1949年1月如城二次解放後,中禪寺曾作糧庫。1960年曾設“肝炎療養所”於此。後又改作“機關幹部託兒所”。現已改建成居民住的樓房,其址在公園巷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