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簡介
建設背景
2012年7月9日,時任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與瑞士聯邦委員兼經濟事務部部長約翰·施耐德·阿曼在北京簽署了《關於共同建立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的諒解備忘錄》。7月10日,在第二屆中瑞經濟論壇上,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雙方執行機構——鎮江新區管委會和瑞士環境科技促進署在北京簽署了《關於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項目的框架協定》,標誌著項目正式啟動。今年7月在新區舉辦的“瑞士主題周”系列活動,則意味著園區正式開園運行。
合作機制
由商務部和瑞士聯邦經濟部代表兩國政府指導園區開展工作,鎮江新區管委會和瑞士環境科技促進署則作為雙方執行機構,定期召開工作例會,推進園區對外合作、招商引資等具體工作。
目標定位
全力打造“三基地、三中心”
三基地:生態產業基地
技術研發創新基地
國際高等職業教育示範基地
三中心:中瑞精品名品展示交易中心
瑞士鐘錶檢測保養中心
和健康服務中心
力爭通過10年左右努力,將園區建設成國際上具有影響的高端生態產業聚集區、生態技術研發區、中瑞自由貿易示範區和低碳智慧型宜居區,真正打造成“中國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中可借鑑、可複製的樣本”。
空間規劃
總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
——分創新研發區、生態產業區、低碳生活區和健康休閒區四大功能區。
創新研發區4.5平方公里:主要以中瑞創新中心為核心,承擔先進技術及產品展示交易、技術研發轉移、總部辦公等功能;
生態產業區4.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低碳生活區9.5平方公里:貫穿綠色生活理念,打造功能完善、獨具魅力的國際化生活社區;
健康休閒區1.5平方公里,充分利用圌山自然稟賦,建設溫泉度假村、瑞士風情街等,提供旅遊、健康、商貿等服務。
區位優勢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京杭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處,具有獨特的江河海聯運及完善的鐵公水立體交通格局。擁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鎮江港,日吞吐能力達億噸級以上,是中國主要樞紐港之一,也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組合港,可以與全球72個國家和288個港口直接通航。
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作為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要板塊,位於中國最重要的經濟發展陣地——蘇南板塊,全面承接上海經濟圈和南京都市圈的雙重輻射,是國家級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周邊地區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密集的產業配套。
人居環境
鎮江有“天下第一江山”、“山水花園城市”的美譽,入選中國社科院《2013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全國十大宜居城市、是著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滬寧線上品質最好的飲用水質和空氣品質指數。開發區內依山傍江,山水優美,風光旖旎,建有江蘇省規模最大的體育公園,規劃建設圌山溫泉度假區和一流的濱江休閒旅遊區。
交通物流
園區距常州機場40公里,距揚州泰州機場50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90公里,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20公里,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60公里。周邊有滬寧城際高鐵、京滬高速鐵路、泰州大橋、常泰高速,距離園區約5公里處建設有大路通用機場。2014年年底開工建設的
連淮揚鎮鐵路增設大港站,預計到2019年,新區人民將可以在家門口坐上高鐵。
人力資源
擁有江蘇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等6所高校,29座高中級職業技術學院和學校。在校大學生7萬餘人。各類技校每年畢業生中機電專業3000餘人,電子專業1500餘人,
計算機專業900餘人,能夠為企業提供充足的熟練技術工人。
涉外教育
擁有維多利亞國際幼稚園、九年一貫制鎮江科技新城實驗學校、鎮江第一外國語學校、大港中學、楓葉國際學校等一批教育教學設施一流、師資力量雄厚、裝備齊全的現代化教育機構,為不同年齡階段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
大事記
2009年2月,國家商務部和瑞士經濟事務部在瑞士蘇黎世簽署了“關於雙方成立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小組、並開展經濟貿易活動的備忘錄”,提出中方選擇一家國家級開發區與瑞方共同建設中瑞生態產業園的構想。
2011年10月中國商務部和瑞士大使館聯合考察了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2012年4月最終確定在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該產業園,並定名為“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
2012年7月9日,時任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與瑞士聯邦委員兼經濟事務部部長約翰·施耐德-阿曼在北京簽署了《關於共同建立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的諒解備忘錄》。
2012年7月10日,在第二屆中瑞經濟論壇上,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雙方執行機構——鎮江新區管委會和瑞士環境科技促進署在北京簽署了《關於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項目的框架協定》。
2013年1月22日,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舉行啟動儀式。
2014年7月2日-5日,在國家商務部和瑞士聯邦經濟部的支持下,園區成功舉辦“瑞士主題周”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