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渡古鎮

中渡古鎮

中渡古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鹿寨縣西北26公里處,是鹿寨文明的發源地,建鎮於孫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距今將近2000年歷史。國土面積374平方公里,境內奇山秀水,民風淳樸。它既是鹿寨融安永福三縣的結合部,又是鹿寨縣西北邊陲的經濟重鎮,素有“四十八弄的明珠”之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歷史文化古鎮,這裡至今保留有古城門、城牆、商號,可見當年的商賈雲集。有“文化古鎮,旅遊鄉鎮”之美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名人韋曉萍、潘文經就是中渡人。境內有以香橋岩國家地質公園為中心的九龍洞、響水瀑布、鷹山、洛江古榕等自然風光,以一方保障、香橋石刻、武廟等為代表的洛江文化,在區內外享有盛名。中渡古榕眾多,是夏季避暑納涼佳地。境內地處低緯,屬南亞熱帶向中亞帶過渡帶,受季風環境影響較明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渡古鎮
  • 國土面積:374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鹿寨縣西北部
  • 建鎮年代:孫甘露元年(公元265年)
  • 歷史:近2000年
地理環境,歷史遺蹟,

地理環境

中渡古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鹿寨縣西北角,距縣城26公里,國土面積374平方公里,境內奇山秀水,民風淳樸。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歷史文化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以香橋石刻、武廟等為代表的洛江文化,在區內外享有盛名。境內地處低緯,屬南亞熱帶向中亞帶過渡帶,受季風環境影響較明顯。

歷史遺蹟

古民居群
古民居群始於清代中期,位於中渡鎮中心,整個群落一律青磚灰瓦,木質構架,古樸典型,深入其中,隨處可領略到隨處的古色古香的韻味。分為東、西、南、北四條街,設東、西、南、北四扇城門,歷經滄桑,現仍有很多保存較好的舊商號、客棧遺址,古民居等建築。中渡武廟、粵東會館、鐘秀傑故居等座落其中,更能較好地反映了古城的歷史風貌。
鐘秀傑故居
鐘秀傑故居位於中渡南街古民居群落中。鐘秀傑(1877--1941),中渡鎮南街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考秀才時,名列榜首;1899年東渡日本考察維新之道,併入日本警政學校學習警務,常與馬君武等人接觸,討論救國之策;1905年鐘秀傑加入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之中國同盟會,成為中國同盟會最早會員之一;1907年奉孫中山之命回國,參加同盟會廣西支部活動,同時在廣西巡警道署任職,兼在廣西警察學堂及陸軍測量學堂執教。民國5年(1916年)討袁護國時,鐘秀傑南下廣州大元帥府任職;1921年,鐘秀傑擔任中渡知事,為革除以往縣政積弊,廢除苛捐雜稅,深得民心。鐘秀傑還擔任過馬平縣(今柳江縣)及宜山縣(今宜州市)縣長,慶遠區稅捐稽徵局長等職。
會館
明末清初,中渡由撫民廳降為縣治,縣治設在洛江河畔的中間渡口,(相對於舊縣渡口和新縣渡口而言)。因此地水路交通方便,到此定居謀生的人逐漸增多,江西籍商人和廣東籍商人修建江西會館(已毀)和粵東會館,作為商人聚集和旅居、停留場所。
中渡撫民廳
清光年間,兩廣總督岑春煊,廣西巡撫張鳴岐聯銜奏請設立撫民廳(廳的行政級別介乎州縣之間,比縣高半級,比州低半級)。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光緒皇帝特準設立中渡撫民廳,撫民廳職能側重於軍事,即剿撫相濟,任命陳嵩灃為中渡撫民廳同知(正印官,從六品官階)掌理中渡撫民廳防務,統轄桂防軍正、副2營。中渡撫民廳官署設在中渡鎮北街82號。老百姓習慣稱之為武衙門。民國25年(公元1936年)為國民黨中渡縣縣黨部。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中渡城剿匪,解放軍中渡支隊司令部設定於此。
中渡縣參議會
中渡縣參議會成立於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是中渡縣民意機構。參議會評論員名額每鄉選出1人,商會、教育會、農會、婦女會等地方職業團體組織各選出1人。參議會設議長1人,秘書1人,2—3名辦事員。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中渡縣參議會撤銷。
羅公館
羅公館是清代光緒年間清軍管帶羅舉之於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所建造。其子羅浩忠民國時期曾任浙江省第3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中將保全司令、廣西柳州行政督察專員兼中將保全司令,亦稱羅浩忠官邸。
中渡古炮樓
清朝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在廣西桂平金田村,天王洪秀全發動了以推翻清政府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戰爭波及到全國10多個省。為保衛城防,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清當地政府在中渡城制高點西眉山頂修築炮樓。古炮樓分兩層。一層用山石砌成,基礎用混合灰砂夯實;二層為青磚木板樓結構,設有瞭望孔、炮孔、槍孔等,
洛容縣城古城牆遺址
洛容縣城古城牆遺址原為洛容縣古城的護城牆。城牆由鷹山背(中渡城隍廟)沿山脊到鷹山山頭,尚保存石砌城牆100餘米,其中完好的約70米。唐、宋時期,萬曆三年(1575年)正月遷入靈塘(雒容鎮)。
中渡武廟
中渡武廟位於中渡古鎮上,建於清朝時期,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廟宇青磚灰瓦,造形和設計充分體現了清代的建築風格。廟塑有關羽、關平、周倉等神像,具有較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
中渡城隍廟舊址
中渡城隍廟舊址位於鷹山背,為洛容古縣城的護城廟,約建於宋朝時期,相傳在清朝光緒10年,北京城內太和殿失火。中渡城隍前往救火,太和殿上空出現“鷹山城隍”燈籠一對。火滅後,光緒皇帝念其救火有功,遂賜木匾一塊掛入中渡城隍廟內,匾上刻有玉璽、龍頭。後在民國年間,城隍廟徹底被毀,民眾便把城隍塑像移到中渡武廟內。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一方保障”是記述明朝萬曆年間,明王朝鎮壓瑤族起義的文治武功。透過歷史的雲煙,穿越時光隧道,仿佛看到了瑤族同胞為反抗明王朝的血腥統治,浴血奮戰的慘烈情景。
京觀石刻原在中渡西郊山麓,統治者鎮壓中渡、平山一帶的農民起義軍後,在一塊約70噸重的巨石中刻“京觀”二字,右刻“平定洛斗下半團叛亂,斬首五百餘級”,左刻“萬曆三年七月書”。下洛斗即現今的平山鎮一帶。此石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時,取石修水利而毀。二00五年,我縣文化部門重新修復於舊縣村鰲魚山頭。
牛角坳石刻位於中渡城東8公里的三門隘牛角坳路邊,在一塊高約1米,寬約0.7米的石頭上刻下“全州石匠十名為記太平軍好行,囗囗年二十七日閏月”的字樣。據考證,太平軍翼王石達開部回師廣西攻打桂林城不下時,棄城南下,一路經永福翻越大華山路過中渡。從不工整的書法與雕刻上看,為當時官兵或在此打石頭的10名全州籍工匠所刻。對軍事和歷史有重大的研究價值。
此外,中渡還有古欲岩化石遺址,拉敢岩摩崖石刻等多處名勝古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