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江丹參
- 產地名稱:四川省中江縣18個鄉鎮區域
- 品質特點:根條色澤、外觀形態居全國之冠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08]第133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08年12月10日
產品特色,形態特色,質量特色,產地環境,歷史溯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色
形態特色
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肥厚,肉質,外面朱紅色,內面白色,長5~15厘米,直徑4~14毫米,疏生支根。莖直立,高40~80厘米,四稜形,具槽,密被長柔毛,多分枝。
葉常為奇數羽狀複葉,葉柄長1.3~7.5厘米,密被向下長柔毛,小葉3~5(7),長1.5~8厘米,寬1~4厘米,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偏斜,邊緣具圓齒,草質,兩面被疏柔毛,下面較密,小葉柄長2~14毫米,與葉軸密被長柔毛。
輪傘花序6花或多花,下部者疏離,上部者密集,組成長4.5~17厘米具長梗的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略被疏柔毛,比花梗長或短;花梗長3~4毫米,花序軸密被長柔毛或具腺長柔毛。花萼鐘形,帶紫色,長約1.1厘米,花後稍增大,外面被疏長柔毛及具腺長柔毛,具緣毛,內面中部密被白色長硬毛,具11脈,二唇形,上唇全緣,三角形,長約4毫米,寬約8毫米,先端具3個小尖頭,側脈外緣具狹翅,下唇與上唇近等長,深裂成2齒,齒三角形,先端漸尖。花冠紫藍色,長2~2.7厘米,外被具腺短柔毛,尤以上唇為密,內面離冠筒基部約2~3毫米有斜生不完全小疏柔毛毛環,冠筒外伸,比冠檐短,基部寬2毫米,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8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12~15毫米,鐮刀狀,向上豎立,先端微缺,下唇短於上唇,3裂,中裂片長5毫米,寬達10毫米,先端二裂,裂片頂端具不整齊的尖齒,側裂片短,頂端圓形,寬約3毫米。能育雄蕊2,伸至上唇片,花絲長3.5~4毫米,藥隔長17~20毫米,中部關節處略被小疏柔毛,上臂十分伸長,長14~17毫米,下臂短而增粗,藥室不育,頂端聯合。退化雄蕊線形,長約4毫米。花柱遠外伸,長達40毫米,先端不相等2裂,後裂片極短,前裂片線形。花盤前方稍膨大。小堅果黑色,橢圓形,長約3.2厘米,直徑1.5毫米。花期4~8月,花後見果。
質量特色
⒈感官:呈圓柱形,根莖≥1.0厘米,根長≥7厘米,表皮紅棕色,質地堅實,折斷面平整,皮部呈紫紅色,木心細,略呈角質樣。
產地環境
中江縣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介於東經104°41′~105°15′和北緯30°55′~31°29′之間,中江縣在地質構造上位於龍泉山背斜之東南翼,境內最高處是西北部的老牛坡(海拔1046米),最低處在南部清涼、普興一帶(海拔306米),相對高差740米。氣候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該縣氣象台(凱江)資料:年均溫16.7℃,≥10℃期間252天,積溫5296℃;平均年降水量882.5毫米,年蒸散量(彭曼)715毫米,年乾燥度0.81。
中江丹參產地土壤(主要是紫色土)的共同特點是質地適中,水、氣協調,營養條件能基本滿足丹參生長的需要,特別是速效磷和有效鐵、錳、銅充足,因此適宜丹參、白芍等中藥材的栽培。
歷史溯源
中江大約在公元1900年前後引種栽培丹參,截止到2000年大約有100年歷史。
生產情況
2012年中江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6980畝,總產2.62萬噸,藥材總收入4.72 億元, 加工總產值12.6 億元,其中丹參種植面積3066.67畝,產量9200噸。主要品種為川丹1號和川丹2號。
產品榮譽
2002年,中江丹參被評為中國西部農業博覽會“名優農產品”.
2008年12月1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對中江丹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09年,中江縣丹參基地被四川省農業廳授予“四川省優勢特色效益農業”稱號.
2010年,中江丹參基地又通過了國家藥監局GAP認證,成為GAP丹參基地。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中江丹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四川省中江縣人民政府《關於“中江丹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地域範圍劃定的建議》(江府函〔2007〕60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四川省中江縣石泉鄉、集鳳鎮、古店鄉、輯慶鎮、興隆鎮、富興鎮、合興鄉、南華鎮、南山鎮、清河鄉、玉興鎮、永安鎮、悅來鎮、回龍鎮、瓦店鄉、馮店鎮、廣福鎮、萬福鎮等18個鄉鎮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二、立地條件。
以海拔400米至900米,紅紫泥土屬半沙半泥土種,耕作土層≥40厘米,有機質含量為14.9克/千克,CaCO3為6.90%至8.0%,pH值6.3至8.8的丘陵和低山區為宜。忌選丹參重茬地、菜園地、豆茬地。丹參大田應選擇遠離農舍和生活區。
三、栽培管理。
⒈育苗:
⑴選種:選擇根條較直、色澤紫紅、無畸形、無破裂、無根結線蟲和根腐病、直徑5毫米至10毫米的一年生健壯子根,每公頃的種根用量為300千克至450千克。
⑵育苗:在12月至翌年2月中旬進行。將消毒處理後的種根按2.0厘米至2.5厘米左右折斷成根節,現斷現插。
⒉栽種:
⑴栽播時間: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式。直播為12月至翌年2月;育苗移栽為3月至5月底。
⑵施肥: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15000千克。
⑶栽植密度:每公頃≤90000株。
⒊田間管理:
⑴雨季及時排澇。
⑵摘除花苔:初花期及時摘除花苔。時間宜選晴天午前進行,勿傷葉片。
⒋採收與加工:
⑴採收:選擇11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應在無雨、無霜天進行,採挖時忌傷根、折根。
⑵加工:將根條置陰涼通風處晾至五成乾時,去蘆頭、尾根、鬚根和泥土,堆放5天至7天進行“發汗”處理,再攤晾至全乾。
⒌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質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呈圓柱形,根莖≥1.0厘米,根長≥7厘米,表皮紅棕色,質地堅實,折斷面平整,皮部呈紫紅色,木心細,略呈角質樣。
⒉理化指標:丹參酮ⅡA≥ 0.20%,丹參酚酸B ≥5.0%,水分含量≤13%。
⒊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