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
基本信息
特徵特性
中棉所38的母本為不育系,因此制種時不需人工去雄,可較人工去雄授粉制種減50%的用工,降低了種子成本。中棉所38屬中熟偏早品種,生育期125天左右,株型適中,葉片稍大,色較深;結鈴性強,鈴尖圓形,鈴重5g以上,吐絮暢,衣分37%左右,出苗快,苗壯早發,生長勢較強,蕾鈴期生長穩健,豐產潛力大,綜合性狀好。
抗病蟲性:據有關資料顯示,全國抗妹盛擊譽蟲棉品種區試結果,中棉所38棉鈴蟲頂尖受害率1.11%,蕾鈴受害率6.07%,被害株率12.24%,分別是對照的12.3%、26.7%、37.1%。另據田間小區試驗和室內葉片餵養試驗表明,中棉所38的低齡幼蟲死亡率達90%以上。對二代棉鈴蟲的抗性好於三代和四代,一般駝狼鴉可減少棉田防治棉(紅台盼整)鈴蟲次數(或用藥量)的60—80%。另外,由於農藥防治次數及用藥量的減少乎匙虹,從而保護了害蟲的天敵,特別是瓢蟲的大量增加,對棉花伏蚜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抗枯萎病和黃萎病,枯萎病指5.7,黃萎病指15.04。
纖維品質:據有關資料顯示,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結果,2.5%跨長29.9mm,比強度22.1cN/tex,麥克隆值4.4。
產量表現
1997年黃河流域抗蟲棉品種區試結果,少治蟲和常規治蟲兩種情況下,平均皮棉每公頃單產1171.8kg,較對照中棉所19增產62.15%;在少治蟲情槳斷踏辣況下平均每公頃皮棉單產1262.6kg,增幅高達104.23%。1998年在該區試正常治蟲情況下,每公頃皮棉產量1390.1kg,較對照中棉所19增產16.81%。在長江流域棉區23個試點,每公頃籽棉產量3310.5kg,較對照泗棉3號增產23.28%,皮棉產量1245kg。1998年提前一年參加並通過生產試驗,在黃河流域(魯、豫)平均每公頃皮棉產量1346.6kg,較對照增產11.65%。
栽培要點
1、中棉所38生長發育快,結鈴性強,需肥量大抹連煮,要施足底肥(重施K肥),中期重施蕾花肥,後期根舟甩據長勢追施葉面肥以防早衰。
2、採用地膜覆蓋或營養缽育苗移栽,密度以2.7—3.8萬株/公頃為宜。
3、前期不能缺水,現蕾期的水分要充足,否則影響搭豐產架子。
4、適當套用生長調節劑進行系統化調,用量以少為宜。
5、整枝要及時徹底並摘去下部1—2果枝上的早蕾,減少和防止爛鈴和早衰,8月20日前後應及時摘除邊心。
6、應根據不同年份棉鈴蟲發生情況,結合防治指標(百株三齡以下幼蟲達到5—7頭),適時防治,對三、四代棉鈴蟲的防治要重於二代。還要注意防治棉蚜、紅蜘蛛等其它棉花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