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田慶立著
導師
楊棟樑指導
學科專業
世界史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南開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9
關鍵字
中日關係 對華政策 外交史
館藏號
D829.313
館藏目錄
2010\D829.313\6
內容簡介
本文結合日本政界人士對華認知的基本特徵,將日本政界人士中國觀的變遷劃分為冷戰(1972—1992年)和後冷戰(1993—2006年)兩個時期,進而又將其細化為四個階段,即:1972—1978年設宙才,日本政界經過激烈爭論和博弈,作出了“擇中棄台”的決斷,在兩國關係恢復期,初步完成了由“敵人”角色向“朋友”角色的轉道姜辨變;1979—1992年,日本政界基於安全上防範蘇聯、經濟上拓展中國市場、情感上彌補戰爭負債等因素,奉行對華“建設性接觸”理念,對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和現代化經濟建設採取了積極合作態度;1993—2000年,隨著冷戰結束,日本政界的中國觀分歧擴大,積極的對華認知與“戰略性防範”觀念交錯,“中國威脅論”等對華防範意識潛滋暗長,政界人士對華身份的認定向“競爭對手”方驗詢民向演進;2001年後的小泉內閣時期,日本政界既視中國為發展“機遇”,又將中國看作“挑戰”,其對華認知表現出空前的矛盾性。
其後,中日關係大有改善,但還不能說日本政界的對華認知有了根本性改變。總體而言,日本政界的對華認知中重視合作和強化競爭的兩個側面兼具,體現出較為典型的洛克文化狀態。 本文指出,中日復交以來,在冷戰向後冷戰時代的演變的炒迎狼國際大背景下,日本政界的中國觀在基本觀念、對象角色的認定、行動指針等不同層面的認知領域,前後發生了從“理想主義”到“現實主義”、從“友好第一”到“競爭對手”、從“建設榆歸葛記性接觸”到“戰略性防範”的轉變,其中“權力轉移論”和“結構性衝突”等新現實主義理論和冷戰思維方式,是制約冷戰後日本政界人士客觀而公正地審視中國崛起的最大障礙。 本文還指出,從日本政界中國觀的演變軌跡看,影響和決定其“變”與“不變”的因素複雜而多元。如果說國際體系和日本國內政治生態的變化、臘主中國紙祖立歡國家實力消長等是制約其對華認知的基本因變數,則“不變”的始終是維護和謀求本國國家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