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是2009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梅等。本書主要介紹了中日兩國各自的FTA戰略及其異同點、推進中日FTA的必要性、中日締結FTA的可能性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日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
- 作者:徐梅等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7月1日
- 定價:18 元
- 開本:大32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1785032
《中日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是2009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梅等。本書主要介紹了中日兩國各自的FTA戰略及其異同點、推進中日FTA的必要性、中日締結FTA的可能性等內容。
《中日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是2009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梅等。本書主要介紹了中日兩國各自的FTA戰略及其異同點、推進中日FTA的必要性、中日締結FTA的可能性等內容。內容簡介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2008...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是2013年11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彬、劉晨陽。內容簡介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根據對自貿區協定重要領域的分析結果,總結了影響日韓自由貿易區發展的各種因素,並對自貿區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與展望。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中日韓FTA的背景 第一節中日韓FTA的全球背景 第...
(一)我們將努力在2012年之前,完成於2010年5月啟動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通過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我們將尋求中日韓對有關問題的共識,為將來談判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提供務實參考。另外,我們將繼續努力,促進中日韓經濟在遠期實現一體化,包括在本地區建立共同市場。(二...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研究》是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楊貴言。內容簡介 本書共五章內容。包括東亞經貿關係的快速發展、自由貿易理論問題、中日韓貿易戰略及關係、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區、中日關係探討等。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區研究既是一個經濟學課題,也是一個國際政治學及國際關係學領域的課題,同時也是...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對中國貿易和產業影響的實證研究》是2006年人民出版社發行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熠群。圖書簡介 本書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個性完成的專著。作者在分別對中日韓三國的貿易產品的出口結合度和比較優勢、產業內貿易水平進行計量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後中國受衝擊和受益的敏感產業...
《中日韓可能建立的自由貿易區》是200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曉郁。內容簡介 該書匯集了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中、日、韓三國研究機構向三國首腦提交的“聯合研究報告和共同政策建議”,以及三方課題組專家的部分專題報告。閱讀本書,能使讀者了解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研究項目的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圖書目錄 前...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貿易效果的實證分析》從貨物貿易角度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貿易效果進行實證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立的前景進行探討,具體涉及四個方面: (1)從貿易角度考察中日韓三國之間的經濟互補性以及各自的貿易優勢所在;(2)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中國的經貿,特別是對中國與日本和韓...
《中日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合著)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日本藍皮書(2010)》(合著)(本人執筆:財政預算與財政制度改革) 《中國における日?韓?台企業の経営比較》(合著)板垣博主編(本人執筆第11章)ミネルヴァ書房2010年 04月出版 論文題目發表刊物 發表時間 戰後日本工業結構變化淺析...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面臨的挑戰》是2013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李向陽。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於2010年10月舉辦了“社科論壇:超越障礙、面向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參會人員為中日韓三國研究中日韓自貿區問題的知名專家、學者。本書為會上各位專家學者發表的研究成果,會後經整...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與老工業基地振興互動關係研究》是2004年在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王厚雙。內容簡介 本書深刻分析了振興老工業基地與打造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區域之間的關係,認為打造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區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擴大東北地區對外開放,重振老工業基地雄風,培育中國新的經濟成長區域,使...
同時,運用引力模型和GTAP模型對建立中日韓自貿區產生的貿易效應進行了實證分析。在此基礎上,本書從經濟、政治、外部等角度分析了當前在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制約因素並探討了早日建立中日韓自貿區的現實路徑和策略選擇。圖書目錄 總序 序 前言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一、國際區域經...
本人負責的各類重大課題主要有:國家社科課題《關於建立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市重點課題《“一國兩制”條件下,滬港經濟合作的新機遇新思路》、《21世紀初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院重點課題《上海金融市場發展與滬港澳合作機遇》。參與的各類課題主要有:國家社科重點課題《世界三大區(歐盟、北美、亞太)...
中國商務出版社)2.代表性學術論文:21世紀日本金融體系的走向(國際商務)東亞經濟一體化中日兩國的作用 3.譯著、編著:日本企業管理論 中國的企業經營 管理學與社會 4.研究項目:中日韓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研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加入WTO後的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出版圖書 ...
2004年中國和東協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約定於2010年前建立自由貿易區。這一自由貿易區建立後,將擁有17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達2萬億美元、貿易總額將達1.23萬億美元。首先應確保這一目標的如期實現。由於中國與東協的經濟互補性並不強,10+1自由貿易區對於中國來說,實現睦鄰友好的政治意義可能更多過經濟意義,因此還...
中日韓經濟貿易部長會議是促進三國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2002年9月,首次中日韓經濟貿易部長會議在汶萊舉行,此後原則上每年舉行。2010年5月起,三國經貿部長會議開始在三國輪流舉辦。目前已舉行8次。今年5月,第九次會議將在中國舉行。2002年底,在中方倡議下,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同意就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開展可行性研究。...
自由貿易區是國際經濟一體化組織中最基本、最一般的形式,一般具有兩個方面的特徵,一是在成員國內部取消貿易障礙,實現自由貿易,但沒有共同對外關稅;二是通常採取原產地規則。目前,建立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趨勢,也是世界各國尋求發展本國經濟、抵禦經濟衰退的一項重要舉措。鑒於自由貿易區具有的積極...
中日韓經濟貿易部長會議是促進三國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2002年9月,首次中日韓經濟貿易部長會議在汶萊舉行,此後原則上每年舉行。2010年5月起,三國經貿部長會議開始在三國輪流舉辦。目前已舉行8次。今年5月,第九次會議將在中國舉行。2002年底,在中方倡議下,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同意就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開展可行性研究。...
注意到雙方談判代表已就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實質內容達成一致,但文本須經雙方進一步商談完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閣下與大韓民國總統朴槿惠閣下舉行正式會見時,達成以下關於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諒解:一、中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已實質性結束;二、按照指示,雙方談判團隊將在年底前完成餘留技術問題的談判。本紀要於二〇一...
這些問題常使兩國貿易關係的發展不時受到干擾和阻礙。本書從揭示兩國戰後對外貿易發展歷程以及兩國貿易關係的演進入手,對兩國貿易結構、貿易依存關係、貿易投資體制和政策變化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展示出目前中日兩國貿易關係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性建議 作者簡介 申恩威,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生院...
其次是2010年l月1日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啟動為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加快建設無疑為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提供了經驗與參照,進而為雙方經貿關係的發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第三,最近東協與中國已就南沙問題達成協定,為地區的和平發展創造了穩定的周邊環境。貿易區發展的障礙因素 東...
全書以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研究為切入點,著重對中國和印度的產業發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以及其他領域的合作進行比較研究,多角度地分析中印雙方經濟貿易的比較優勢及互補性;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論述中印簽訂FTA的必要性及現實可行性;充分論證中印兩國組建自由貿易區對於鞏固中印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推動兩國經濟貿易...
2019年9月3日,中國巨觀經濟研究院和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共同舉辦第十七屆中韓經濟合作研討會。研討會以“深化中韓經貿合作路徑研究”為主題,雙方研究人員分別圍繞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三方市場和金融、交通物流和能源等專題進行了發言和討論交流。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2016年,中國巨觀經濟研究院獲發改委獎項7項;出版...
應該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是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第二是能源合作。在第一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自貿區的建設,還主要局限於雙邊;同時,中日和中韓之間在建設雙邊自由貿易區方面,還存在著障礙。因此,應盡力爭取儘快啟動中日、中韓自貿區談判,並在此基礎上,推動東亞區內雙邊自貿區向多邊自貿區的轉變。在能源合作...
(35)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課題,《實施情況評估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關鍵性瓶頸問題研究》,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36)日中友好學術研究資助計畫(國際項目),《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中日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37)上海服務貿易中長期發展規劃專項課題,《上海服務貿易發展趨勢研究》...
如果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進展順利,由於經濟利益和日益增強的外貿依存度,下一步日本和韓國也極其可能加入進來。關於10+3的機制已經在東協、中國、日本和韓國之間多次進行了探討與協商。中國和印度也在探討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中國政府已經向印度方面提出了建立自由區的建議。經濟利益的驅動終將促使這幾個亞洲的主要國家...
東南亞國家聯盟先後與中國、韓國、日本等六個國家建立了自由貿易區,中國、日本、韓國、印度、俄羅斯、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等國先後加入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建立了圍繞東協的“10+1”“10+3”“10+8”機制。此外,東協分別與聯合國、歐盟、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南方共同市場等積極發展合作關係。東南亞...
>黃凌雲, 李星. 美國擬徵收談關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基於GTAP模型的實證分析. 國際貿易問題, 2010(11).>黃凌雲 徐磊,國際技術溢出對我國的影響——基於工業製成品部門的GTAP模型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09,3,104-110。>黃凌雲,劉清華,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的中國經濟效用研究——基於GTAP模型的實證分析,國際...
自由貿易區 自由貿易區是指由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組成的貿易區。成員國之間免徵關稅和取消其他貿易限制,但對區外國家仍保持各自的關稅和限額。關稅同盟 關稅同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為了取消彼此之間的關稅或各種貿易壁壘,建立共同的對外關稅而締結的同盟。同盟內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競爭。關稅同盟在一體化程度上...
(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農產品合理關稅水平與關稅結構研究”(79970068) 2000年12月—2002年12月 主研 (12)霍英東基金項目:“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增長機制及政策體系研究”(81079)2001年7月—2004年6月 主要執筆人;(13)建立中澳新自由貿易區農產品貿易問題研究.農業部農產品貿易辦公室課題,2003...
根據各參加國的具體情況和條件以及它們的目標要求,有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和經濟聯盟四種形式。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是指由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組成的貿易區。成員國之間免徵關稅和取消其他貿易限制。關稅同盟。關稅同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為了取消彼此之間的關稅或各種貿易壁壘,建立共同的對外關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