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寺

中方寺

歷史悠久,而且寺名遠揚,各地香客紛至沓來,頂禮膜拜。寺內有座大鐘,重有千斤,懸在大雄寶殿,每天屆時響起,聲音渾厚,傳遍四面八方。明熹宗親賜“中方禪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方寺(鐘方寺)
  • 地址: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楊橋鎮花山村
  • 建築時間:2003年至2005年前
  • 著名建築:大雄寶殿
簡介,環境,地理位置,史料記載,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布局,相關人物,

簡介

中方寺
中方寺遺址保存完好的石輪碾。花山村原書記程緒光說:“打小記事,就有了。”據《皖江晚報》任祥斌報導,“此次發現的是一種輪式的碾子,有石質碾輪、石質的圓槽、木製碾架等,與北方的滾式碾子有著明顯區別。由於地處高山頂上,人畜稀少,加上當地村民用草物遮蓋,輪碾保存完好,其年代時間不詳,有待考證。”舊時安慶糧食加工工具,有磨、碓等,像碾這種具北方特點的工具,不多。明末清初,中方寺南北高僧雲集,會不會是他們帶來的北方文化?

環境

那時的花山,茂林修竹,古樹參天。走在山路上,時近響午,日照高林,樹影投地,山風習習,涼意襲人。遠觀寺廟,它在萬綠叢中,時隱時現。微風乍起,竹樹晃動起來,颯颯之聲不絕於耳,始知中方寺不僅是佛教聖地,而且也是風景極佳的避暑之處。

地理位置

中方寺依山而建,主建築有三層大殿,順著山勢,一層高過一層。大殿之中,由青石板鋪地,花崗岩石砌階,讓人拾級而上。寺中有一大院落,為佛事活動提供條件。

史料記載

始建於明萬曆年間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明光宗朱常洛長子。光宗因“紅丸案”暴斃,在位僅29天。朱由校經“移宮案”風波,為群臣擁立繼位。1620年九月登基,年號天啟(1621—1627年)。後因嬉樂過度成疾〈一說落水〉,服用“仙藥”而死,終年23歲。在位7年,謚熹宗,葬於德陵〈北京十三陵〉。)
中方寺
如果說“上方”是天上仙界,那么中方寺“中方”一名,是不是求其次,是接近上天之處?
有另一種說法:中方寺“鼎盛時有五、六十僧人,掌管著桐城、樅陽、懷寧邊境一帶諸寺廟。因位處中間,故名。”(白啟寰《安徽名勝楹聯輯注大全》)但這恐怕也只是猜測。
可以查到的,中方寺有3個別名:
鐘方寺:《安慶市地名錄》(1987,安慶市地名委員會年編)收“花山鄉地名圖”,標有“鐘方寺”。但“概況”、“花山鄉村民委員會、自然村名稱”中沒有介紹。
龍隱庵:現存“龍隱古庵碑記”碑刻,篆書題,行書文。
隱龍庵:明道盛《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小龍花山中方寺記》。
到底哪個名字為準?
有一點可以肯定,“中方”一名出自明天啟年間,出自明熹宗朱由校。大明皇帝親賜寺名,當時在安慶府,在桐城縣,肯定轟動一方。而這一切,都與桐城吳本如有關。
馬其昶《桐城耆舊傳》稱吳本如為“司馬吳公”,道盛大師敬其為“吳本如開府”。吳本如名用先,字型中、本如,號余庵。萬曆二十年進士,授臨川令。後任浙江按察使、布政使。又擢都御史,巡撫四川。天啟二年(1622),任薊遼總督(轄順天、保定、遼東三巡撫)。後“會璫禍起,致政歸,卒於家”,葬樅陽會宮鄉杜公山西北麓。
“天啟間,吳本如開府請敕,賜為中方禪寺。”(道盛《天界覺浪禪師全錄·小龍花山中方寺記》)天啟年號1620年起,1627年止,前後只有8個年頭,也就是說,中方寺定名,就在此期間。
中方寺何等了得!
不過大字不識的天啟皇帝,除了有些木工天賦外,只能算荒唐昏聵的大頑童。他是明光宗長子,生於1605年,1620年即位,號“天啟”。在位時,“凡事憒憒”,任由宦官魏忠賢當道。1627年,熹宗病亡,年僅23歲。

布局

寺東有平房數十間。房後有一池泉水,清澈見底,取之不竭。寺西有一塔,叫普同塔。塔身不高,是專供歷代僧人骨灰存放場所。寺內有大小菩薩上百,絕大部分皆為銅鑄,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中方寺有田地數畝,皆由僧人耕種,以泉水灌溉,旱澇保收,雖產量不高,但足以自給。

相關人物

度寰生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安徽僧學校開設時,度寰還不足18歲,是地道的小和尚。但他在寺廟的生活,前後已有10年之久。度寰俗家姓陳,安慶城區人,幼時家境貧寒。1913年,父親背著他趕了幾十里山路,把他送到花山中方寺,做了名小沙彌。收留度寰的惠宗和尚,是持松法師的法弟。持松與安徽僧學校校長常惺,又同為華嚴大學同學。1922年安徽僧學校開課時,持松特地趕到安慶相助。
度寰生性穎悟,又肯鑽研,在中方寺,除禮佛誦經、撞鐘擊楗之外,他還依師學習五門功課及佛門儀軌,深為師傅喜愛。聞知安徽僧學校成立,惠宗和尚特別將度寰推薦了過去過去。
度寰在校兩年,與後來在台北創立華嚴蓮社的南亭、擔任金山寺住持的太滄、到菲律賓弘化的瑞今等師為同學,給他們講課的,除常惺法師外,還有度厄、蕙庭、覺三等法師。安徽僧學校辦了兩年,最終因經費不繼,於1924年夏停辦。而度寰,則隨常惺法師,轉到閩南佛學院學習,畢業後留院任教。
1931年,畢業於上海中國醫學院的度寰法師,到聖仙寺懸壺濟世,而聖仙寺,是歐陽竟無大居士專為持松法師修建的寺廟。又是法弟惠宗的弟子,又是常惺法師的門生,持松法師自然對度寰多了層喜愛。
1947年,持松法師出任靜安寺住持。1952年,應持松法師相邀,度寰至靜安寺擔任堂主。1960年,度寰到上海龍華寺擔任都監。1987年,靜安寺住持淦泉法師辭位,度寰被推舉為靜安寺住持,直至1988年3月示疾舍報。
花山中方寺走出去的度寰法師,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上海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