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與邊緣現象(phenomenon of center and periphery)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心與邊緣現象
- 外文名:phenomenon of center and periphery
- 所屬學科:教育學
- 公布時間:2013年
中心與邊緣現象(phenomenon of center and periphery)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
中心與邊緣現象(phenomenon of center and periphery)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定義依附理論運用於比較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觀點之一。認為歐美已開發國家的大學在國際知識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
《中心與邊緣》是一部由[美] 愛德華·希爾斯 所著書籍,2019年3月譯林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愛德華·希爾斯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他對“克里斯瑪”、“中心”和“邊緣”等概念的解釋,以及他對“大眾社會”一詞的修正...
《中心與邊緣:薩滿教的社會人類學研究》是2019年7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I.M.劉易斯 。內容簡介 I.M.劉易斯打破著名的宗教學家伊利亞德的研究架構,從社會人類學的角度將薩滿教的宗教迷狂現象看作一種社會事實,...
第3章 中國城市中心城區街道邊緣的碎片化 3.1 中國城市中心城區的特徵與需求 3.2 街道邊緣概述 3.3 街道邊緣空間的隔離 3.4 中心城區街道邊緣的碎片化 3.5 中心城區街道邊緣碎片化現象的實質是街道意義的失落 第4章 街道邊緣碎片化...
小孔擴散效率較高是和小孔存在邊緣效應有關.水蒸氣經氣孔的擴散速率並不與氣孔面積成正比,而與氣孔(或面積)的邊緣長度(總周長)成正比,這種現象稱為邊緣效應。在任一蒸發麵上,處於蒸發麵中心的氣體分子,由於分子間的相互碰撞和干擾...
邊緣效應理論,是指播述毀塊邊緣部分由於受外圍影響而表現出與綴塊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態學特徵的現象的理論。邊緣效應最早由生態學家比徹(Beecher)提出。1942年,他在研究群落的邊緣效應長度與鳥類種群密度的關係後發現:在兩個或多個不同...
認為在一個地區中,一個或幾個區位的初始增長中心會持續吸引勞動力、資本和商品的流入,從而加大這些核心與其他地區的差異,即倒流效應或極化效應。在地方或區域層次上,這個機制也被弗里德曼視為城市化的過程。同時,核心對邊緣也有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