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當代海報視覺文化比較研究

中德當代海報視覺文化比較研究

《中德當代海報視覺文化比較研究》是2019年9月1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冠林。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德當代海報視覺文化比較研究
  • 作者:李冠林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ISBN:978750106236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世界現代海報藝術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史。海報視覺文化研究本身來看,“媒介”“文獻”“藝術”這三種特質,共同形成了今天的海報視覺文化。應該從視覺文化作為一種闡釋策略的角度出發,採用多學科交叉的方式分析海報藝術作為“媒介”“文獻”和“藝術”的互動特性,關注海報設計的社會語義、圖像內涵、歷史價值和藝術意圖。這樣一來,海報視覺文化研究成為一個開放的,具有時代廣度的課題,可以挖掘的研究內容十分豐富。《中德當代海報視覺文化比較研究/西安美術學院優秀博士文叢》從視覺文化研究的角度,對當代中國與德國兩國海報設計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較為詳細的對比論述,側重點放在海報文化理論與文化形態的分析研究之上。《中德當代海報視覺文化比較研究/西安美術學院優秀博士文叢》分為四個具體內容,首先嘗試定義海報視覺文化的概念與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以大量的事實材料與訪談內容作為論述基礎。其次,對比論述了當代全球化語境下中德海報文化存在的共性特徵。第三,從歷史看當代,根據中德兩國海報發展的歷史分析當代海報發展的差異。後,較為詳細地對比論述了中德兩國當代海報發展中的視覺文化特性,分為五個論證角度:1.視覺文化思維,2.邏輯語義特徵與審美形態,3.傳統文化觀念,4.文字視覺文化特質,5.社會性公共領域認知差異。
就中德當代海報設計的共性來看,時代背景無疑是造就這一共性的基礎和條件,信息化時代使得中德當代海報圖形語言存在著相同的全球價值觀。這一價值觀既體現在海報的視覺表達語言上,也體現在視覺文化內涵的意識形態中,同時還體現在時代因素所導致的海報創作的視覺轉向。就中德當代海報視覺文化中的差異性來看,中國與德國當代海報視覺文化還存在著明顯的由文化差異帶來的不同之處。海報視覺文化的研究必須建立在對文化普遍性尊重的溝通之上,尋找一種建立在雙方視覺文化深刻認知的基礎之上的,能夠相互溝通理解的視覺語言,從而更好的探尋中國未來設計的文化發展方向,以期形成“中國式”設計語言與當代設計思潮。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視覺文化視域下的中德當代海報視覺文化研究綜述
第一節 研究範圍的界定
一 時間跨度的界定
二 研究方向的界定
第二節 定義海報視覺文化的嘗試
一 視覺文化研究綜述
二 對海報視覺文化的定義
第二章 當代中德海報文化在國際海報視覺文化中的共性特徵
第一節 從全球看中德——當代國際海報視覺語言的共性評述
一 當代國際海報語言表達的共性特徵
二 當代國際海報視覺語言的後現代性特徵
三 技術革新與海報審美價值的國際語境
第二節 時代的特徵——作為視覺媒介研究的中德當代海報共性評述
一 圖像解釋與視覺消費
二 新媒介帶來的海報設計語言轉向
三 當代藝術對中德當代海報視覺文化的影響
四 從實用美術到視覺藝術品的角色轉變
第三章 從歷史看當代——中德當代海報發展中的歷史敘事問題
第一節 中國當代海報設計的歷史敘事問題
一 從中國海報的歷史看當代海報的快速發展
二 中德交流與中國當代海報視覺標準的建構與歷史重構
三 當代中國海報文化發展的困境
第二節 德國當代海報設計的歷史敘事問題
一 從德國海報的歷史看當代海報創作
二 包浩斯對當代德國海報發展的重要作用
三 德國當代海報設計發展中的觀念分歧
第四章 中德當代海報創作的視覺文化性特徵比較
第一節 海報視覺表達中的民族性視覺文化思維特點的比較
一 中國:集體思維與個體體悟的視覺拓展
二 德國:形象、個體獨立價值與政治思維的直觀表達
第二節 海報視覺創作中的語義邏輯特徵與審美形態比較
一 中國:借物言志、文化境界觀與感性語義的視覺闡釋
二 德國:理性語言與觀念性的嚴謹創造
第三節 當代海報創作視覺傳統文化觀念比較
一 中國:傳統與現代、民族藝術與世界文化融合的自覺追求
二 德國:當代海報中的傳統性、全球意識與創新觀念
第四節 海報中文字代表海報視覺文化特徵的典型性
一 中國:漢字與當代海報視覺文化
二 德國:拉丁語系文字海報的視覺文化
第五節 海報的社會性公共領域比較
一 中國:以文化宣傳用途為主導的創作
二 德國:場所、空間與社會的綜合套用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李冠林,男,1985年生,山東濟南人。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美術學博士後。現為西安美術學院設計系講師專注設計社會學、設計批評、設計教育理論研究。設計作品曾在第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波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等國際國內重要展覽競賽中獲獎及入選80餘次,發表論文16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