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德學會
- 外文名:Deutschland-Institut
- 成立時間:1933年5月
- 主要發起人:鄭壽麟等
創建背景,學會的創建,學會的經費來源,學會的影響,區別,
創建背景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北平聚集了大批的中國留德學生和德國漢學家,他們出於對德國先進文化知識的認識,認為有必要創辦一個學術團體機構。可以將德國的古今文化介紹給中國,以加強和促進中國人對德國文化的了解和認識,並能夠給在國內學習和研究德國文化的學者提供一些幫助。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德國漢學家將中國的優秀文化傳播出去。中德學會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學會的創建
中德學會是由中德兩國學者在北平成立的以溝通中德兩國文化交流為使命的學術文化團體。1933年5月4日,在德國駐北京領事館,中德文化協會(當時的名稱,1935 年更名“中德學會”)成立儀式舉行。學會名譽會長分別由當時的中國教育部長王世傑和德國駐華公使陶德曼擔任。中方負責人由留德學者、學會主要發起人之一鄭壽麟擔任,德方負責人由漢學家衛德明(德國著名漢學家衛禮賢之子)擔任。該學會還邀請到了一批中國社會名流與留德著名人士擔任學會董事等職,其中包括朱家驊、厲麟似、王寵惠、顏惠慶、顧孟余、蔣作賓、蔣夢麟、蔡元培、羅家倫、胡適等。
學會的經費來源
在1933年初創時期,在該學會的籌備會議上商定“經費乃由中德雙方共籌之”,在籌備委員會上,斐霞(德國駐華大使館參贊)代表德國公使館聲明:“德國方面已經為中德文化協會編譯組籌得經費2000帝國馬克,並許諾到1933年年底,德國除了前期撥給的2000帝國馬克外,再提供不超過1000美元的資金幫助。”中國方面的資金,由厲麟似出面,向教育部申請資金,以按月撥付。但實際上此時中德學會的經費主要靠北平圖書館以及北平的各個大學的捐助,來自南京政府的撥款只是占很小的一部分。直到1934年,德國外交部才正式通過了中德學會的資助財政預算。1935年以後,中德學會來自德方的經費占了大部分,南京教育部和外交部此時仍然還有少許的支持經費。《馮至傳》中有這樣的文字記載:“中德學會為中德兩國合辦,但由於當時中國已經岌岌可危,並不支付費用,中德學會實際上是德國人出錢辦學”。但是,到了1936年以後,中德學會的經費幾乎全部由德國外交部提供。
學會的影響
作為以溝通中德文化交流為宗旨的學術團體,中德學會通過開展會務活動、編譯圖書、德文補習學校、出版期刊雜誌等活動,使德國人文、自然科學等在中國廣泛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藉助中德學會這一平台向德國輸出,在德國同樣引起了關注。中德學會還為廣大學生到德國留學提供幫助。中德學會對中德兩國文化交流、加大兩國對彼此文化、人文的認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德學會在其存續的17年間,翻譯出版了《中德文化叢書》、出版了期刊、開辦德文補習學校,尤其是在日偽時期,中德學會同仁們在面對日偽和德國納粹分子的雙重壓迫,依然堅持了學會的一貫原則,紮根於中德兩國文化研究,為實現學會的目標努力工作。後來在中德斷交之時,中德學會成為溝通中德交流的唯一的通道。中德學會收藏的德文圖書達2781 種,德文雜誌 72 種,成為當時國內收藏德文人文圖書最完備的圖書館。中德學會在中德文化交流、中德留學生互助、中國學者了解國外先進的學術動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中德學術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