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乾旱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20世紀50年代,蘭州大學地理系參與了國家防沙治沙研究,但國際水準的研究工作始於80年代中期,當時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與蘭州大學合作開展巴丹吉林沙漠形成演化研究,研究工作受到德國基金會和我國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這一合作研究一直延續至今

中心簡介,研究重要性及目標,

中心簡介

期間,正是由於這一活躍的合作研究,促成了蘭州大學與柏林自由大學正式校際合作的建立。1999年,德國基金會(DFG)又批准了8項中德合作研究項目,開展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古居延海演化研究。2000年,“中德乾旱環境聯合研究中心”(簡稱中德中心)正式向北京“中德科學中心”申報,2001年獲批准並資助中心活動,蘭州大學也正式下文成立該中心。中德中心的核心研究人員由蘭州大學乾旱環境和古氣候中心(CAEP)和柏林自由大學中亞生態與多學科中心(EDCA)研究人員組成,吸收國際上從事亞洲中部乾旱環境和古氣候研究的知名科學家參加。

研究重要性及目標

亞洲中部乾旱區由中國西部、蒙古和中亞乾旱區組成,是世界上十分重要的乾旱區之一,它通過西風環流、蒙古高壓和季風環流與高緯和赤道變化密切聯繫,敏感地記錄了全球重大氣候事件和構造事件。它的形成演變與青藏高原的隆升過程直接相關。冬季風與夏季風的耦合或衝突正是中國西部乾旱環境時空變化的控制機制。更重要的是,亞洲中部乾旱區環境的時空變化有著十分重要的全球氣候環境意義。首先,亞洲中部乾旱區是聯繫北半球高緯和赤道低緯氣候變化的樞紐地區,是西風環流和季風環流相互作用區,應當敏感回響區域和全球氣候變化;其次,該巨大幹旱區的範圍變化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太陽能吸收總量的變化,從而通過反饋作用影響著大範圍的溫度變化,甚至降水變化;此外,該乾旱區範圍的變化及其對大氣粉塵的貢獻也許直接參與了全球二氧化碳的平衡過程,進而直接地影響全球氣溫的變化。研究表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很大程度上受控於中低緯淺海植物生長量的變化,後者取決於西風帶內陸源粉塵供給的有效性,而包括我國西部高寒乾旱區在內的中東亞是全球(特別是北半球)風塵氣溶膠的最有效源區。亞洲中部乾旱環境對全球變化的回響和影響已經成為重大地學前沿問題,引起了眾多中國和其它國家的科學家的關注和參與,已成為國際過去全球變化的研究重點。
中國西部乾旱區生態平衡受到嚴重干擾,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每況愈下,結果使有限的環境承載力進一步下降。生態環境的加速惡化,土地質量的不斷退化,氣候的更不穩定,水資源的持續危機,沙塵暴的頻繁爆發,不但對大區域空氣品質產生嚴重的污染,而且影響全球變化。這一系列問題要求我們應當對其形成機制和現代過程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以期為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科學根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