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廠村(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中廠村)

中廠村(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中廠村)

,距鎮政府20公里。全村16個行政組分為18個自然組寨蜿蜒分布在轎頂山系和老沙灣山系及其夾成的溪谷之間,是全鎮交通條件最為惡劣、經濟社會發展最為滯後,同時也是山林溪谷資源相對富集的一個村。

1、村內自然組寨周邊緩坡上有耕地共268畝,但近年來由於禁止狩獵,野豬漸呈泛濫害農之勢;在以前進村為主的烏羅壩上周邊各村散布著本村飛地稻田總計339畝。

2、村境山體植被已確權至各戶,戶均林地100畝,主要以成片楠竹林、杉木林和雜灌林為主,盛產小竹筍、楠竹筍、蕨苔等特色山野菜,具備一定發展畜牧養殖,竹木、野菜深加工基礎。

3、谷底冷溪是桃花源景區冷水河的主要上游,曾產大鯢(娃娃魚)、冷水魚、石蛙(石蚌)等特色野生魚類資源,由於過度捕捉,現已罕見。

4、老屋基至冷家壩4公里河谷平坦,清溪冷水緩靜流淌,沿途山體植被茂密蔥鬱,生態環境良好,可作為桃花源景區後備保護性限制開發生態旅遊區進行規劃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場村
  • 地理位置:位於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南部高海撥梵淨山區
  • 人口:1051人
  • 戶數:253戶
地理位置,資源稟賦,耕地,物產,發展前景,轄區人口,村落經濟,建設狀況,道路交通,水電通訊,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中場村位於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南部高海撥梵淨山區,距鎮政府20公里。

資源稟賦

耕地

1、村內自然組寨周邊緩坡上有耕地共268畝,但近年來由於禁止狩獵,野豬漸呈泛濫害農之勢;在以前進村為主的烏羅壩上周邊各村散布著本村飛地稻田總計339畝。
2、村境山體植被已確權至各戶,戶均林地100畝,主要以成片楠竹林、杉木林和雜灌林為主,盛產小竹筍、楠竹筍、蕨苔等特色山野菜,具備一定發展畜牧養殖,竹木、野菜深加工基礎。

物產

3、谷底冷溪是桃花源景區冷水河的主要上游,曾產大鯢(娃娃魚)、冷水魚、石蛙(石蚌)等特色野生魚類資源,由於過度捕捉,現已罕見。

發展前景

4、老屋基至冷家壩4公里河谷平坦,清溪冷水緩靜流淌,沿途山體植被茂密蔥鬱,生態環境良好,可作為桃花源景區後備保護性限制開發生態旅遊區進行規劃建設。

轄區人口

全村1051人,253戶,16個行政組,分為18個自然組寨。

村落經濟

全村組寨蜿蜒分布在轎頂山系和老沙灣山系及其夾成的溪谷之間,是全鎮交通條件最為惡劣、經濟社會發展最為滯後,同時也是山林溪谷資源相對富集的一個村。
村民當前主要依靠種地,伐山賣柴、賣竹、賣炭、編席,外出務工、本鎮礦工、零散工營生,是省一類貧困村。
在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強化生態保護的背景下,村民耕地面積進一步縮小、伐山行為受到限制;加之交通生活不便,近年來村民自發以年均5%的速度實現外遷。特別是在鎮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已實現近40戶約300餘人已搬遷到了鎮政府所在地附近的代家岩片區和開發區。
由於道路交通不便,外遷農戶在山裡的耕地、林地資源閒置,其主要以外出務工和本地礦工、零工謀生為主,發展後勁不足。

建設狀況

道路交通

進村毛路自卡門分左、右兩條線路,分別沿轎頂山脊和老沙灣山腳,呈長條蜿蜒環狀連線至冷家壩、兩河口梵淨山環線柏油公路。
左線為烏羅至冷家壩環山過境毛路,沿途連線上院子、村委會、中場、國小、水井邊、長街陽,上舒家、下舒家,徐家、李家坡、熊家坡等組寨的支線毛路已貫通。
右線為村民自修毛路,沿途連線高岩洞、偏山、洞腳、楊家、熊家、小溝、老屋基等7個組寨支線毛路已貫通。
兩線中間尚無毛路連線,兩線組寨相望,但機動車輛只能繞行卡門多走10多公里才能相互到達。
大溪溝、對窩岩等組寨由於條件惡劣,尚無進組毛路。

水電通訊

村內水、電、廣播電視已實現通組通戶。

地圖信息

地址: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