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國(春秋諸侯國)

中山王國(春秋諸侯國)

最早,中山王國地處陝北,乃之附屬小國。內憂外困,不斷遭到衛國進攻。它沒有坐等挨打,經數十年跋涉遷徙,於公元前506年左右進入河北。從今唐縣開始,逐漸占據今保定和石家莊一帶,才有了新的立足之地。這時已近春秋時期尾聲,韓、趙、魏不但三家分晉,還要爭奪中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王國
  • 地處陝北
  • 附屬
  • 今在保定和石家莊一帶
大約在公元前432年前後,中山王國成為趙的傀儡政權。然而中山人並沒有屈服,於公元前414年乘趙國內亂,在顧(今定州市)重建獨立政權。但為時不久,經過改革而強大的魏國在先後擊敗齊楚並占領秦西河之地後,派樂羊、吳起於公元前406年滅掉中山。中山人不甘忍受亡國之辱,於公元前381年在齊國的支持下重新復國,遷都靈壽(今平山縣三汲)。這次領導復國的桓公很有作為,幾次打敗趙國的進攻,疆土擴展至五百里,並修築長城抵禦外侵。從桓公開始,中山兩代君主“身勤社稷”、“憂勞邦家”,自強自立,富國強兵。當時,列國以戰車數量衡量國力,中山王國被稱為僅次於戰國七強的“千乘之國”。
公元前305年,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見條件成熟,便發動了吞兼中山的戰役。腐敗無能的中山王早已被嚇破了膽,只好割地求和,苟延殘喘。兩年後,趙軍再次進逼。前296年,中山王國國都靈壽陷落。當然,國家有難,必有忠臣。在抵抗趙軍過程中,中山人吾丘鳩“衣鐵甲,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不碎,所沖無不陷,以車投車,以人投人”(《呂氏春秋》),抵抗是十分頑強的。然而,大勢去矣,中山王國軍民的鮮血再不能使中山國死而復生。趙國吞併中山之初,曾扶持了傀儡中山王勝,公元前295年又把他廢掉並遷到膚施(今陝西省榆林之南),中山王國最後滅亡。
中山王國稱王大約在前32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