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19年4月29日,學校用地完成土地移交。
2021年3月12日,學校建設項目正式施工。
2022年1月22日,學校建築已經全部完工。
2022年9月1日,學校舉行第一屆“築夢永安 揚帆啟航”開學典禮。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22年8月,學校占地面積約122畝,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
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學校教師隊伍結構遵循3個1/3原則:1/3“名教師”,1/3名校骨幹教師,1/3重點院校(985、211)碩士研究生。
南粵優秀教師:陳鍇
特級教師:陳禮興
正高級教師:陳禮興
廣東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名教師:陳禮興
廣東省骨幹教師:陳禮興
廣東省骨幹教師省級培訓對象:曹謙、王慧琴、翁石發
中山市骨幹教師:賈清源、馬倩倩、王慧琴、何建偉、洪巧玲
中山市學科帶頭人:申玉(語文)、陳鍇(數學)、翁石發(物理)、唐海燕(美術)
中山市優秀教師:馬倩倩
(註:部分名單不全 )
硬體設施
學校有高標準學科實驗室、創新實驗室、創客室、美術室、國畫室、歷史室、鋼琴房、藝術展廳、舞蹈室、VR音樂室、全息6D投影室內、互動數字書法室等場室;有大飛機模擬飛行、無人機編程、航空機器人、天文黑科技等設備;建有恆溫游泳池、室內體育館、標準田徑場、攀岩牆、籃球場和天空足球場等運動場室和運動設施。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22年12月,學校學生在2022年中山市普通高中學生英語書寫競賽中,獲一等獎3人、二等獎2人、三等獎4人。
2023年5月,學校學生在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選拔賽高中組中,獲一等獎1人。
教師成績
2023年3月,學校老師在2023年中山市歷史教師原創題比賽中,獲一等獎1人、二等獎2人。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圖案中有黃紅藍三色,黃色是大地顏色,代表祖國;紅色居中,代表堅守一顆紅心,有信仰;四邊藍色,伸向四方,代表責任、擔當。
核心圖案取鼎器外形,象徵中國教育教化傳統的“木鐸金聲”;象形組合為“永”“安”二字,代表著永安中學,又有“一飛沖天”之勢,代表著永安中學和永安學子“慎身修永”、追求卓越的精神;下附“2021”字樣,代表2021年是創校年;兩邊形狀既是甲骨文“人”字變形,下面又取雙手托舉的形狀,“人”代表學生和教師,“手”既代表身體(體)和動手能力(勞),也代表教師對學生的培養,中間的“書”代表知識(智),鐘樓代表向上的態度(德),整個形狀也是“美”字的變體,代表著向美的追求(美)。
精神文化
慎身修永,安邦濟世
守正創新 追求卓越
樂學善思 立己達人
樂教善研 眾行致遠
學生嚮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
多元發展,追求卓越
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個性發展的卓越人才
《築夢永安》
珠江西岸,伶仃洋邊。
臨滔滔江水迎浩浩西江。
山川毓秀,人傑地靈。
才俊如雲,卓爾不群。
盛世興教,任重道遠。
育四方英才,載夢遠航。
雄關漫道,不負春光。
使命加肩,初心不忘。
築夢永安,新生之陽。
噴薄而起,順風以翔。
桃李芬芳,綠園驚艷。
雄鷹展翅,萬里翱翔。
雄鷹展翅,萬里翱翔。
珠江西岸,伶仃洋畔,臨滔滔江水,迎浩浩西江。巍巍古邑,中有五桂綿延,岐江蜿蜒。承偉人之名,開民主之先氣;傳華僑之情,譽百年之僑鄉。因偉人故里而聲聞四達,處百粵福地而源遠流長。
今有永安之校,立鬧市而寧靜致遠,處商區而翰墨飄香。巍峨校宇,綺麗風光。踞南區,擁一市之繁華;享樹園,聆百鳥之鳴唱。匯四海名師,執鞭此校;聚天下俊彥,求學斯庠。山川毓秀,獨攬中山勝景;物華天寶,採擷天地芬芳。
正哉其風!審慎修德,求真篤行,開拓創新,校訓優良。永安初建,攜四方賢士共開新運;風化始行,聚中山精神勇創榮光。育人為本,本固而木榮;多元並舉,舉高以進張。言則成文,動則養德,校風犖犖;慎身修永,安邦濟世,校訓皇皇。
美哉其園!觀學園之景秀,碧波凝翠,鳥語花香。見華構之巧妙,樓疊檐飛,廊闊堂敞。依林建園,古典現代融匯;鱗次櫛比,自然人文相彰。茂樹掩書院,引嶺南樓台入畫;荷塘映詩閣,順珠西山木依廊。清流汩汩,嘉木蒼蒼。人和景美,趣雅書香。
壯哉其志!一朝辟園,無畏創業艱辛;遙想興學,育人奮發自強。教以德先,潤驕子心田於無聲;學有優法,隨學生個性而啟航。為師者嚴謹盡職,以身垂範,傳道授業育英才;求學者虛心勤勉,志存高遠,格物致知立理想。芬芳桃李,百畝綠園驚艷;雄鷹展翅,萬里禹甸翱翔。尊師重教,恭迎八方師生,鑄就一流學府;光大精神,勇添百年精彩,謙受四方景仰。
永安之校,新升之陽,噴薄而起,其道大光。盛世興教,育人未央,雄關漫道,不負春光。使命加肩,初心不忘。海闊天空,譜寫華章。
社團文化
截至2022年9月,中山永安中學共建有隨"芯"而動社、視頻剪輯社、信息學社、夢想工坊、合唱團、套用鋼琴社、舞蹈社、永安戲劇社、漫畫手繪社、創意繪畫、國旗護衛隊、定向越野社、羽毛球社足球社、數學建模社、永安中學吟誦社、英語角、手作社、剪紙社、說唱社、吉他社、象棋社、永安籃球社、田徑隊、桌球無雙社、散打社、街舞社、健美操社、滑板社、漢服社、廚藝坊、攝影社、文學社、文娛社、ACGN社、書法社、商社、民樂團等40餘個學生社團,由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創辦、自主組織相結合,涵蓋文化、藝術、科創、體育、國防教育和素質拓展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