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原名廣東大學,創辦於民國13年(1924),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而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1931~1937年間,按照孫中山生前所囑,在廣州石牌建設了國立中山大學新校園及其建築群。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山大學遷往康樂園,中山醫學院留在東山原址(後改名為中山醫科大學,現已與中山大學合併),華南工學院(今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學院(今華南農業大學)等仍在石牌原中大校址。
中山大學在石牌歷時18年,現舊址主要為今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主要建築有校門牌坊和位於今華南理工大學的體育館、文學院、工學院、法學院、建築學院,今華南農業大學的農學院、生物學院,以及其他附屬建築。
中山大學系孫中山親手創辦,在中國教育史、思想文化史和科學技術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其石牌校園及其建築群的規劃建設,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亦有特殊的地位。其建築不僅規模宏大、氣勢非凡,而且造型優美,裝飾繁複,中西合璧,主體造型以中式為主,細部處理常借用西式手法,巧妙自然,是天河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民國時期大型建築群,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2002年7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山大學石牌舊址建築群為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大學石牌舊址建築群
- 所屬大學:中山大學
- 建成時間:1937年
- 創辦人:孫中山
正門牌坊
該牌坊是原中山大學的正門牌坊,它融合了西方建築的風格,在細部的裝飾又有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所有石柱的頂端裝飾都比較漂亮,而左右的華表、石鼓以及上面的浮雕都較精美,抱鼓石上的雕飾也很精美。中門兩邊柱上的小獅子很精緻,裝飾恰到好處。
校門坐北朝南(方向185度),形制為一座高大的石砌牌坊,五山路穿牌坊而過。牌坊顏色為灰白色,現有些泛黃,共有5個門道。寬26米(中門寬8米,兩側門從裡到外分別為5米和4米),進深6.75米。占地面積175.5平方米。前為廣園路,前左邊有一人行天橋,左邊為五山路,左後邊為華工校園,右邊為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大樓。
整座牌坊由12根花崗石柱組成,一排6根。中門的兩根石柱最高,約10米。這些石柱都是方形,其中中門石柱由7塊邊長0.95米的花崗石砌成。各柱的柱頭都為花蕾狀,橫伸左右華表和石鼓,華表和石鼓上也有刻花,柱身上部都有浮雕雲紋、花紋和水紋。每根石柱的前面都有抱鼓石,上面有浮雕龍紋,鼓面上是浮雕花瓣狀紋飾。另外,中門的兩根石柱上各貼有一隻小獅子,口中含一銅環。
中門柱內側鑲嵌有一塊大理石,邊長為0.95米,上面刻有中山大學校門奠基時間以及學校董事的名單。如下: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國立中山大學校門奠基於此。
董事:胡漢民、蕭佛成、鄧澤如、林雲陔、陳濟棠、許崇清、林翼中、區芳浦、鄒魯立石,校長鄒魯書石。
牌坊正面額板上原來書寫有“國立中山大學”,新中國成立後中山大學遷走後,後來額板上的字改為“為人民服務”。
西門牌坊
西門牌坊位於五山街華南理工大學長江北路(東莞莊粵墾路口)斜坡處,建於民國24年(1935)。
這座牌坊融入了西方建築的風格,與傳統的中國古建築牌坊有很大不同,但在局部裝飾上能看出我國古建築的遺風。它的兩邊側柱頂端2米高的裝飾圓柱比較特別,上面的雕刻也比較精美。下面抱鼓石上的浮雕也堪稱精美。
此牌坊坐東向西(方向260度),形制為四柱三門的花崗岩石牌坊,為原中山大學的西門。通寬16.4米,通深6.75米,占地面積110.7平方米。左邊是餃子坊,前右粵墾西路,後邊客家食府。
兩邊的側柱高約7米,兩中柱高約5米,每條花崗石柱的橫截面長1.1米,寬1米。三個門道,中間寬兩邊窄,中間門道寬為6.1米,兩邊的門道寬為2.45米。兩根中柱為方形,頂部有淺浮雕花瓣、樹葉紋。兩邊側柱主體部分亦為方形,比中柱更高,頂端有高約2米的裝飾圓柱,上面亦有淺浮雕豎條水狀花紋。中柱向外的兩面都有抱鼓石,側柱的正面、背面和向外的側面亦都有抱鼓石,高均為1.8米,寬同為1.2米,形狀似藝術三角形,上面亦有一些很精美的浮雕紋飾。
牌坊匾額心正面刻:“國立中山大學”,上款:“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下款被鑿去。背面刻中山大學原來的校訓:“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上款:“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十一月”。正面和背面的字曾被抹掉,還留有痕跡,能辨認出來。
劉義亭
該亭坐東北朝西南(方向225度),高約6米,邊長2.2米,占地面積20平方米。該亭左前為一幢建築,其餘方向為高大叢林、草叢。
屋頂為六角攢尖頂,瓦面為綠色琉璃,幾條飛脊為黃色琉璃,蓮花紋瓦當,如意形滴水。有6條圓柱,上端為方形,有浮雕的卷葉紋,柱身以細小石米飾面,整體風格是仿造古希臘的愛奧尼亞柱式。檐下六個角上都有龍頭作裝飾。亭子四周廊柱的柱腳邊有通花的座凳欄桿,可供人憩息。亭子地面用花崗岩石鋪成。欄桿的缺口處有兩級台階直上。屋檐下有一木匾,書“劉義亭”。署名為“鄒魯”,即當時中山大學校長,已被塗。左邊還有一枚印章,但難以辨認。
亭內中央立有一塊石碑,碑身高1.02米,寬57厘米,厚21厘米,碑座高61厘米。碑文為鄒魯書寫,繁體字,無標點。意為勉勵學生向劉永福學習,復興民族。碑文如下:
本校校地為劉義將軍營寨之遺址。湘主席何雲樵先生捐資千元,建築此亭而留紀念。登斯亭者,鹹能繼將軍禦侮之志,則民族復興可指日焉。
校長鄒魯(印)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
劉永福,名義,為清末愛國將領。曾先後率軍在越南抗擊法國侵略者,在台灣抗擊日本侵略者。清末民初,劉永福曾駐軍於此處。
體育館
該建築坐北朝南,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由主樓加兩邊的襯樓組成,通寬57.6米,通深64米。占地面積3686.4平方米。右側是華南理工大學游泳池,風景優美,視野開闊。
該建築現已改作電影院使用,內容結構和外部都有些改動,但外部改動較小,基本保持原建築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建築風格上最大的特徵就是中西合璧,融匯古今,為近現代建築中的一大傑作。從細部特徵來看,二樓的仿木斗拱製作比較精美,上面的彩繪和整體也比較協調,樓上4根柱子的柱頂裝飾比較精美,門和窗下的須彌座是都很典型,雕刻比較精細。
主樓為回柱三門二層牌坊式結構,下層門樓有3個拱形門,寬為4.2米,旁有彩帶紋飾。門下為典型的須彌座,高約1.25米,中間束腰部分有淺浮雕花紋,上梟和下梟部分有寬蓮花狀高浮雕。大廳的大門中間亦是拱形,四扇對開,門板上半部分為雕花的風窗。大門兩邊的牆上是窗,窗台以下亦是須彌座,上方的形狀亦為拱形,窗台距地面約1.1米,繞窗一圈還有高浮雕的花紋,現窗架用金屬,鑲有玻璃。廊頂有彩色壁畫,顏色鮮艷,黃底綠邊。大廳內左右兩邊各有一樓梯可以通向二樓。
中座門左邊有一塊連州青石,上刻:“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體育館奠基於此,校長鄒魯書”。
3個門樓上的二樓各有1個飄台,飄台頂為綠色琉璃瓦和如意形滴水,檐下有雙重的桁飾,下面有裝飾性的斗拱、檐檔和檐柱,此類斗拱為用水泥材料做成的仿木斗拱,有彩繪。檐下的彩繪圖案主色調為紅和藍,符合當時的風格。飄台前面有古式欄桿。二樓正中門額上刻有“體育館”三字,四柱頂上均有1米高、有雲狀紋飾的頂座,頂上各有直徑約10厘米,高約2米的柱形裝飾,頂端為蓮花瓣狀雕飾。
兩邊的襯樓為紅磚所砌,有4個窗,硬山頂,綠色琉璃瓦和滴水,滴水的形制也是如意形。整座建築看起來富麗堂皇,氣勢恢弘,中西合璧,融匯古今,極具特色。
文學院樓
樓坐北朝南,為紅牆綠瓦中西合璧宮殿式建築。由中座和襯樓構成。呈凹字形。中座高3層,襯樓高2層,紅磚牆,花崗石石腳。綠色琉璃正脊兩邊有一大三小鳳凰脊飾。廡殿頂,四飛脊中間有一大三小鳳凰,頂端有一隻大鳳凰,下端為蛇形龍。脊未端有鳳凰瑞獸脊飾。大門口有4條西式紡錘形巨柱,托住上方長方形陽台。既富麗堂皇,又具歐陸風情。
大門左側大理石碑刻: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奠基於此。董事胡漢民、肖佛成、鄧澤如、林雲陔、陳濟棠、許崇清、林翼中、區芳浦、鄒魯立石。校長鄒魯書石
法學院樓
法學院樓現為華南理工大學西山東路12號樓。始建於民國22年(1933)10月10日,1935年竣工,由海外同胞捐資建造。
該樓現為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大樓,坐北朝南(方向165度),由中間的主樓和兩邊的襯樓組成,通面闊為85.7米,通進深為36.8米,占地面積3153.8平方米。門前台階左右各有一棵樹,前為一廣場,廣場中央為日晷台,周圍有草地、樹木。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紅牆綠瓦的宮殿式建築。中間的主樓有3層,屋頂為廡殿頂,二重檐,綠色琉璃正脊,兩端的大吻為龍頭,口含正脊。綠色琉璃瓦當和如意形滴水。4條垂脊中間有龍首,下端有走獸五件,分別為馬、狗、獅、鵬和麟,最末端為仙人騎鳳。第二層上有一重綠色琉璃瓦檐,紅牆中突現10根巨型紅色檐柱,非常雄偉。中有漢白玉石額,上刻“法學院”。樓前面有8級台階,兩邊有垂帶欄桿,欄桿的望柱上四周有浮雕花紋。最下面一根望柱下側有抱鼓石,上面有淺地浮雕紋飾。台階上去是一個比較窄小的月台,無特別之處。兩邊的襯樓屋頂為歇山頂,脊飾和瓦面與中間主樓相同。
台階右邊牆壁上嵌一石碑,上刻: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國立中山大學法學院奠基於此,董事胡漢民、肖佛成、鄧澤如、陳濟棠、許崇清、林翼中、區芳蒲、鄒魯立石,校長鄒魯書石。
工學院教室
該樓坐北朝南(方向5度),主樓通寬52.8米,通深15米。占地面積792平方米。前有廣場,左右分別為3、4號樓,後與研究生樓相連。
該建築形制比較有特點,除左右有襯樓外,後面還有副樓,而且是框架結構,可以從大樓的正面穿過該樓,直接到主樓與副樓之間的天台上。這可能是華南理工大學校園內唯一這樣結構的建築。此外,其敞廳式門樓也比較特別。為中西合璧的三層框架式結構,兩邊有襯樓,後面有副樓。主樓為綠色琉璃正脊,瓦面為蘇聯瓦,綠色琉璃瓦當和如意形滴水。襯樓屋頂正脊為博古脊,垂脊上也有博古紋,蓋蘇聯瓦,瓦當和滴水也都同主樓相同。4檐柱都是圓形柱,柱子上端有裝飾性斗拱,上面有彩繪,柱礎為覆盆形。
門樓為敞廳式,可以從大樓的正面穿過該樓,直接到主樓與副樓之間的天台。門樓下面左右各有一隻石獅,是慶祝華南理工大學建校五十周年所建。副樓是一個4層的中西合璧式建築,也是框架結構,飄台為水泥天面,后座突出部分為硬山頂,綠色琉璃瓦當和滴水。
左邊台階下有“明遠亭銘”石碑(見“明遠亭”)和“國立中山大學新校舍記”石刻。
“國立中山大學新校舍記”石刻位於華南理工大學2號樓東側牆上.建於民國24年(1935).
漢白玉碑,寬1.4米,高2.8米.題為“國立中山大學新校舍記”,主要講述建校舍的情況.下款:“原中山大學校長鄒魯書,1934年”.該碑已部分損壞.碑文如下:
國立中山大學新校舍記 中華民國十三年春,吾黨總理孫中山先生命魯創辦國立廣東大學,是年秋成立.總理以原有校舍散處市區,不適藏修,尤難發展,復命魯擇定石牌新校址.甫事經營,而總理甍逝,本校遂易今名,以資紀念.十四年秋,余以清黨事去職,自是新校建築,雖有計畫,莫之實行.二十年冬,曾與築農學館,未三月而終止.二十一年春,魯復長本校,以新校計畫親受命於總理,不敢不勉力籌建,始終其事.乃先後請準西南政務委員會,撥舶來肥田料捐及洋米捐之一部為建校費,復與本校在粵董事發起募捐,遂於二十二年三月興工建築,於十一月十一日本校九周年紀念日行奠基禮.由是年十二月開始,財政部復按月撥款補助.迄本年九月止,先後竣工者,有總理銅像一座、農學院之農學館一座、簡易蠶室、調桑室及附屬房舍數座、稻作場辦公室及附屬房舍數座、理學院之化學教室一座、工學院之電器工程、機械工程教室共一座、土木工程教室一座、男宿舍六座、女宿舍一座、膳堂二座;除緣屬建築物之公路外,全校可通車之公路凡七十里,發電廠及自來水廠,則尚在建築中.農、工、理三院則於本年秋季遷往新校焉.現復興建大門石牌坊一座、文學院全座、法學院全座、農學院之農林化學館一座、園藝溫室一座、農場總務股辦事處一座、森林股辦事處一座、農場貯藏室一座、蠶學館一座、乳牛房一座、理學院之數學天文物理教室共一座、生物地質地理教室共一座、工學院之化學工程教室一座、工廠數座、宿舍數座,計期明年七月可以竣工.若夫禮堂、圖書館、博物館、天文台、體育館、總辦公廳、農學院之農林化學館、農林植物研究所、蠶種冷藏室、教職員宿舍等,興工建築,則有待於明年.全校建築物之位置,禮堂居中,左為文學院,右為法學院,禮堂正北為農學院,其東南為理學院,西南為工學院,禮堂之南則總理銅像巍然在目.像東為圖書館,西為博物院,禮堂東南高峰為天文台,台西南則為大門,門之左為稻作場.禮堂之本北隅,湖光瀲灩,湖之東為女生宿舍,湖之西南為蠶學館、調桑室,男生宿舍則居禮堂東北隅,據數平岡,錯若置棋.教職員宿舍則聚處圖書館東南隅,運動場、游泳場則散居各處.凡之計畫,使各學院自成一區,分途發展而不相妨焉.以言夫形勢,則白雲山環其側,珠江繞其前.校內岡巒起伏,池沼蕩漾.分劃區段,以我國試諸行省分名其區.復因各區之崗巒池沼,附以行省內山川湖澤名號,使入本校者,悠然生愛國之心,即毅然負興國之責.全校占地萬餘畝,除建築物外,均為農場,凡植竹果樹二百萬株有奇.復辟道路至白雲山林場,連貫為一.林場植樹約一百六十餘萬株,是不特可增山河之美麗,而姿全校師生之修養,亦有足多焉.預計五年後,有收益者可得五十萬株,每年每株以一元計,則年可得五十萬元.十年後,三百萬株皆有收益,每年每株以一元計,則年可得三百餘萬元,畜牧園藝,尚與焉.蓋欲使向來消費之教育,化為生產之教育.此後理、工、農、醫、各科,亦將分門規劃,達此目的,是則魯積年之教育主張也.溯總理之創辦本校也,四境皆敵.當日財政復為軍人所據,終排萬難而創立本校,且擇石牌定為新校基,其高瞻遠矚為何如哉.余親承總理之教,復受命計畫建築新校,故不憚於世界經濟不振、全國經濟不振、廣東經濟不振之今日,毅然決然,興工建築,幸獲在粵諸董事及財政部長之助,得以經營有成,而個人忍辱邁進,降心從事.每當紛沓之際,則繞室彷徨,寢不安、食不飽,豈有他哉?亦欲完成總理之付託,為黨為國,樹一最高學府,以救中國救民族而已.但作始甚簡,若本總理創造本校之旨,發揚而光大之,則其責又諸同志及國人所以應共負者也.茲特乘本校成立十周年紀念,又慶新校落成,農、工、法三學院遷入,及文、法兩學院奠基之時,綜厥始末記之,已告成事,且督後功.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校長鄒魯謹志並書
工學院機械電氣工程教室現為華南理工大學峨眉山路8號樓,建於民國22年(1933)3月1日,1934年竣工.現為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工具分會所在地.
樓為宮殿式二層建築,整體平面布局為一個長方回字形結構,中間是花園.南向有兩個門廊,其屋頂為黃色琉璃正脊,綠色琉璃瓦當和如意形滴水.門廊的屋頂為二重檐的歇山頂,正吻為龍頭吻,垂脊和戧脊上都有走獸,其中垂脊上為麒麟,戧脊飾3隻山羊,前端有一隻麒麟,下端檐角有一隻外伸的龍頭.檐下有雙重桁飾,上面有彩繪,門兩邊有漢白玉豎匾,上下有精美的紋飾,亦有漂亮彩繪.大門兩邊有須彌座,中間束腰部分有灰塑的花紋,上下梟部分是雕刻的蓮花紋.門廊前有3路台階直上,兩邊欄桿扶手,最下面有抱鼓石,欄板以及抱鼓石上都有精美的雕飾.所有欄桿、抱鼓石以及大門兩邊的須彌座用材都是水泥加細石米.
理學院化學教室現為華南理工大學6號樓,又稱建築紅樓.始建於民國22年(1933)3月1日,1934年10月竣工.
現為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辦公樓,室內已重新裝修,但原有結構保留完整,氣勢宏偉.該樓坐東向西,通寬75.2米,通深48.8米,占地面積3669.8平方米.周圍環境優美,視野開闊.該建築兩層結構,由中間的主樓和兩邊的襯樓組成,整體平面呈凹字形,綠色琉璃瓦屋頂,綠色琉璃瓦當以及如意形滴水,屋頂正脊為黃色琉璃.主樓屋頂為硬山頂,襯樓為歇山頂.主樓及襯樓有龍頭形正吻,龍口大開,咬住正脊.襯樓垂脊上的垂獸為螭,戧脊上有五隻小羊.主樓有14根巨大的圓形紅色檐柱,配以上方的彩繪梁襯,使整個建築顯得氣勢磅礴.主樓門前有7級台階,兩側有垂帶欄桿,其望柱上部為須彌座形式,最下面一根望柱的下側有抱鼓石,鼓心雕刻成花瓣狀.望柱之間的欄板上有精美、繁複的浮雕紋飾.牆上有花崗岩石匾,上刻:中華民國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奠基於此,董事胡漢民、肖佛成、鄧澤如、林雲陔、陳濟棠、許崇清、林翼中、區芳浦、鄒魯立石,校長鄒魯書石.
理學院化學工程教室現為華南理工大學7號樓,又稱“華工紅樓“.始建於民國22年(1933)3月1日,次年10月竣工.現為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院.
該樓坐北向南,通寬67.2米,通深17.6米,占地面積1182.7平方米.周圍環境優美,視野開闊.理學院化學工程教室.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層宮殿式建築,整個建築氣勢恢弘,美觀大方.建築形制較特別,屋頂為廡殿頂,大門外面還有一個月台,月台周圍有欄桿.從一些細部特徵來看,屋頂飛脊上的獸件雕刻精美、逼真,檐柱上的柱襯也很精美,檐下裝飾性的仿木斗拱精緻,彩繪華麗,門前月台周圍的欄桿望柱及欄板上的雕刻都比較精美.建築牆體為紅磚砌成,屋頂鋪綠色琉璃瓦,整體風格為當時中山大學的紅牆綠瓦.主體建築兩邊還有襯樓,屋頂為廡殿式,黃色琉璃正脊,兩端的大吻為龍頭形,大開其口,含住正脊,綠色琉璃的瓦當和滴水.屋檐下有裝飾性的雙重仿木斗拱,顏色莊重華麗,彩繪精美.瓦面的幾條飛脊上都有走獸五件,包括狗、馬、獅、鵬和麒麟,前端有仙人騎鳳的脊飾,中端是黃龍,下端飾綠龍.主樓台基前面有一長方形月台,有3路台階通往月台,台階兩邊有古式石欄桿扶手,最下面一根望柱的下側有抱鼓石.月台周圍圍以欄桿,有望柱,望柱之間的欄板上有精美的石刻浮雕.主樓有10根巨大的圓形紅色木檐柱,襯樓有4根紅色檐柱.
日晷台位於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前面,始建於民國25年(1936)11月12日.現台基完好,日晷為近年重建.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針,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日晷台坐北朝南(方向180度),基座是近似圓形的花崗岩3層石台,長約15米,寬約15米.占地面積225平方米.位於廣場中央,後面為法學院樓.周圍是花崗石古式欄桿,四面有曲徑台階拾級而上,兩側有垂帶欄桿,最下面一根望柱下側有抱鼓石,欄桿的望柱、欄板以及抱鼓石上都有雕刻的祥雲、壽桃等紋飾.日晷台高約1米,是4層圓鼓形建築,上面飾以藍、紅、黃為主色調的宮廷彩繪.日晷為黃銅造的等邊八角形平面體,上面有刻度,有一條約1米長的近似三角形的銅晷針.針影隨太陽運轉而移動,刻度盤上的不同位置表示不同時刻.
農學院農林化學館現為華南農業大學2號樓.始建於民國23年(1934)10月19日.該建築於1938年被侵華日軍飛機炸彈擊中,戰後重修.現為華南農業大學人文科學院大樓.
該樓坐東朝西(方向270度),通寬46米,通深22米,占地面積1012平方米.前有大塊草坪和空地,草坪上種樹,四周風景優美,視野開闊.樓是中西合璧的三層宮殿式建築,紅牆綠瓦.台基是磨石米.屋頂為廡殿頂,琉璃瓦正脊,兩端有龍頭含住正脊.屋檐有綠色琉璃瓦當和如意形滴水.4條垂脊上有走獸5件脊飾,分別是雙角龍、馬、狗、貔貅、麒麟,前面有仙人騎馬.正面二、三層有檐廊,有6根巨大的紅色檐柱.檐下有一重以綠、黃為主色調的宮廷彩繪,與檐柱構成華表狀.二、三層陽台有象牙色欄桿,望柱上飾以浮雕祥雲紋,古香古色.正面大門前面有一路台階,寬5.6米,左右有欄桿扶手,亦飾有祥雲浮雕.二樓門額上刻“華南農學院”.
農學院農學館現為華南農業大學3號樓,建於民國20年(1931)11月16日.
該樓坐西朝東(方向90度),通寬44米,通深24米,占地面積1056平方米.前有大塊草坪和空地,四周風景優美,視野開闊.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3層宮殿式建築,紅牆綠瓦,台基是磨石米.屋頂為廡殿頂,綠色琉璃瓦正脊,兩端被龍頭含住.屋檐有綠色琉璃瓦當和如意形滴水.4條垂脊上有雙角龍和走獸五件,分別是馬、狗、貔貅、麒麟和鵬,前面有仙人騎馬.檐下有仿木斗拱,上面的裝飾非常漂亮.正面二樓和三樓有檐廊,有六根巨大的紅色檐柱.檐下額枋上飾以紅、藍、綠為主色調的宮廷彩繪,看起來非常氣派,很有一種古典美.檐廊邊上有朱紅色欄桿,望柱上飾以浮雕葫蘆壽桃.大門前面有3路台階直上二樓,台階寬5.6米,長8米,每路台階兩旁都有欄桿扶手,裝飾與檐廊邊上的裝飾相同,最下面一根望柱的下側有抱鼓石,上有一些浮雕紋飾.
理學院生物地質地理教室 現為華南農業大學5號樓,建於民國23年(1934)10月19日.
該樓坐西朝東(方向90度),通寬107米,通深42米,占地面積4494平方米.前有草坪,風景秀麗,視野開闊.風格為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整個建築氣勢磅礴,美觀大方.形制上有一些特別之處,正面呈凹字形,分為主樓和襯樓,主樓前面還有一個卷棚頂的歇山頂門廊,布局比較合理.從細部特徵看,無論主樓、襯樓,抑或是前面門廊屋脊上的裝飾都很精美,也比較典型.門廊兩邊欄桿望柱上的浮雕比較精緻,檐下的彩繪也非常有古典美.樓為三層建築,紅磚綠瓦,平面上呈凹字形,中間是主樓,兩邊是襯樓,是原中山大學的主體樓.主樓屋頂為廡殿式,綠色雙龍頭含琉璃正脊,垂脊上有走獸五件,分別是獅、羊、貔貅、麒麟和鵬,前面有仙人騎馬.屋檐有綠色琉璃瓦當和如意形滴水.正門前面有一個六柱五門牌坊式門廊,卷棚的歇山頂,綠色琉璃垂脊有兩個雙角龍,戧脊上有走獸五件,與主樓垂脊上的五件相同,前面有仙人騎馬.檐下飾以紅、藍為主色調的宮廷彩繪.正門門額題“華南農學院”,是50年代新置.門廊兩邊有欄桿,前面有9級台階,台階兩旁也有欄桿,望柱上有浮雕紋飾.門廊兩邊的二樓有陽台,圍以古式欄桿.兩邊的襯樓屋頂為歇山頂,瓦面和脊飾與主樓相同.
理學院物理數學天文教室現為華南農業大學4號樓.建於1934年(民國24)10月.
該樓坐北朝南(方向180度),通寬48.4米,通深23.2米,占地面積1127.7平方米.前有大塊草坪,圍欄,周圍風景秀麗,視野開闊..該樓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風格,整個建築氣勢恢弘,美觀大方.在一些局部的裝飾方面,如大門前面台階兩側的欄桿、月台前面的欄桿等,都非常精美,圖案也與華南農業大學校園內其它同時期的建築裝飾不太相同.樓高3層,紅牆綠瓦,屋頂為歇山頂,綠色琉璃正脊,吻部有龍頭銜正脊.垂脊上有走獸五件,前面有仙人騎馬.屋檐有琉璃瓦當和如意形的滴水,正面有8根巨型紅色仿木檐柱.檐下飾以紅、藍為主色調的宮廷式彩繪.大門前面有台階直接通二樓,非常有氣勢.台階旁邊有古式欄桿,望柱上有浮雕祥雲,最下面一根望柱的下側有抱鼓石,上面有浮雕花紋.樓前有一月台,兩側有通道,左側是斜坡踏道,右側是台階,邊上有欄桿.望柱和欄板上都有浮雕,其中望柱上浮雕雲鶴,欄板上鑲有葫蘆瓶,非常古樸.
農場主任宿室位於華南農業大學.建於民國24年(1935).
該樓坐南朝北,寬23.2米,深11.2米,占地面積259.8平方米.這是中西合璧的鋼筋水泥混凝土小洋房,紅磚牆體,歇山頂,琉璃滴水剪邊.一偏一正.右牆嵌寬0.5米,長35厘米的連州青石碑,上刻:“農場主任宿室”,下款:“張農教授,兼主場務,載日披星,不懼風雨,因建此事,……,鄒魯書.民國二十四年十月”.有些字跡模糊不清.
石坊鐘亭位於華南農業大學4號樓右前方.建於民國23年(1934).
亭為六角攢尖亭,亭高約7米,台階長約3米,占地面積36平方米.四周被草叢樹林包圍,風景優美.亭頂蓋綠色琉璃瓦,6條飛脊為橙黃色琉璃,有綠色琉璃瓦當和如意形滴水,仿柯林斯式柱子.亭內大鐘已不存,但掛鐘的鉤子還在頂上.欄桿豎間條之間有一個形狀如斧頭的木鐘,旁邊有一大字,寓意“中大”.
傳達室位於華南農業大學.建於民國24年(1935).
該建築坐北朝南,寬3.5米,深3.5米,占地面積12.3平方米.為紅磚綠瓦宮廷式建築,卷棚頂,琉璃瓦滴水剪邊,是原中山大學的配套建築,很有特色.
獅頭噴水池位於華南農學院4號樓後.建於民國24年(1935).近年重修.
該圓形噴水池直徑約6米,高約3米.首層為8個錯落有致的圓桶,有獅子頭噴嘴.圓桶之上有三層蓮花噴嘴,造型典雅古樸.
明遠亭位於廣東工業大學五山校區田螺崗.建成於民國25年(1936).現亭柱之間已砌牆,作值班宿舍用.
該亭此為四柱四脊四角亭.亭高約6米.柱間長4.8米,占地面積23平方米.旁邊為學生宿舍.亭為琉璃頂,碌灰瓦筒,琉璃脊,半脊飾有鰲魚,脊端有琉璃龍.檐下為三重木斗栱,斗栱下有木樑,飾以藍綠黃為主色的宮廷彩繪.亭正面有漢白玉額,上刻陰文“明遠亭”.亭內原有銘碑,現放在華南理工大學2號樓東側下梯級旁邊的地上.花崗岩材質,呈灰黑色;寬70厘米,高1.2米.字豎刻.碑文如下:
明遠亭銘 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古閔亘撰 秘書姚禮脩書
維民建國廿有五載,校長鄒公西浮如德,應二嘉招,皆在漢特萬國會文五百大紀鱗集,卬流莪莪翼翼.公於其間獨申哲理,仁民愛物,樹之為磴,以教以養,以生以殖,推已及人,戰爭止息,大同朕兆,人類幸福.道之將行.滿堂懽聲贊而且怍,告其同情世界,聞者如醉得醒,踴躍翹首,企望太平.詳公此義所明者遠,源本總理,更加推闡,寰瀛學林丕承丕顯.漢特大學誠敬式□贈以博士,以榮以特與,內外交慶,載譽而返.公之將出,眾醉儱東,蠢肰思啟以撞家□.公仗大義,力制內訌,臨歧宣言,發瞶振聾.斐遲周邁,誰識憂衷.今人自外,九州巳同.折課於始,吁嗟公功.義□仁歸,實公之榮.到處有御,所以表忠.公忠於校,如忠於國,一紀經營,□心揖志,廣夏萬間,鉅細畢理,宣達教誨,至善雲止.惟公將入國門,大學同人候之於香港,歡迎而歸.先是農學院院長兼教務長鄧植儀、文學院院長范錡、法學院院長鄭彥棻、理學院院長何衍璿、醫學院院長劉祖霞、事務長鄒卓肰、工學院院長蕭冠英從公於邁則,由教授劉均衡代理出席,相與全體教授職員議曰:公之此行,明明德於天下,遠捄千萬世之人□,今茲來歸,領海開顏,我將何以相賀?結構一亭,□曰明遠,永以金石,如何?不待言畢,舉座齊聲,萬口□可.於是亭成,共鐫厥辭如左.新神州,有鳳鳥,翔千仞,覽八表,鳴歸昌,集乎校,勒茲銘,永蒼昊.中華民國二十六季 月 日
中山大學校訓石刻位於五山街華南理工大學北校區學生宿舍區一小山包上,前面有空地,周圍樹木包圍,視野開闊.刻於民國23年(1934).
校訓刻在一個天然巨石上,巨石成一個不很規則蛋形.底部最寬處約10.5米,最高處約5米,最寬處約4米,向東南處削平後刻字.石刻內容為民國13年(1924)孫中山先生建校時題的校訓,豎排無標點,繁體書寫,前五“之”為大字,各字邊長0.7米,後為小字,各字邊長0.2米.此石刻對研究中山大學的歷史及孫中山的教育思想有重要價值.
現加標點,抄錄如下: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本校成立時總理曾以四書語“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貽本校.今當新校落成,照書其文,同志遺教.鄒魯敬書 民國二十三年秋
校訓是孫中山於1924年11月11日在廣東大學(中山大學前身)舉行成立典禮時題寫.“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10字訓詞出自《禮記?中庸?哀公問政》.落款人鄒魯為當時中山大學校長.2002年7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山大學石牌舊址建築為文物保護單位.
石魚位於五山街華南理工大學三號樓前水池,建於民國24年(1935).
雕塑高約2.5米,寬約80厘米,下有圓形海帶水草雕塑,上有4條熱帶魚雕塑,下面一條最大,往上漸小.造型古樸流暢.2002年7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山大學石牌舊址建築群為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