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家漢辦批准,中山大學國際漢語教材研發與培訓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於2009年5月正式成立,成為國家漢辦漢語國際推廣基地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大學國際漢語教材研發與培訓基地
- 時間:2009年5月
- 性質:撥出場地
- 特徵:國家漢辦漢語國際
簡介,隊伍與硬體建設,組織結構,運行機制:,
簡介
基地主要任務是:大規模收集全球漢語及中華文化教材,建立全球漢語教材信息展示中心,開發多語種漢語文化輔助教材,開展與教材推廣相關的套用研究和師資培訓。基地理事會由中山大學、國家漢辦和有關專家組成,實行中山大學與國家漢辦共同管理的領導機制。我校致力打造成熟的漢語文化教材收集、研究、開發、推廣套用4個環節良性互動的文化產業鏈,基地具體建設包括:
隊伍與硬體建設
積極引進海內外教材研發推廣人才,明確教材的推廣渠道及推廣機制,建成一支團結高效的專兼職教材研發、推廣隊伍。海內和海外研發人員各占50%。
硬體建設
撥出場地,建立全球漢語教材信息展示中心。大規模購置面向海外學習者的漢語教材尤其是文化輔助教材(紙質/非紙質),以及其他第二語言及文化教材中市場占有量大的典範教材。購置需要的各種硬體設施,包括教材研發使用的各種軟體和建設製作多媒體教材的設備。設立海內外引進人才的專用辦公室。
組織結構
設立理事會、專家委員會、基地辦公室,分別作為基地的決策機構、諮詢機構和執行機構。
基地辦公室負責基地的具體事務。下設若干研發機構,如,教材信息中心,教材調研部,教材開發部,教材套用推广部。
中山大學相關職能部門介入,6個教育部文科基地及相關院系人員參與,動員全校力量建設基地。
運行機制:
開放式項目管理。通過信息分析和市場調研,開展具體項目的策劃和實施。實施中邀請50%的外國專家參加。
資源整合。校內各院系參與人員集中管理。設立崗位,規定任務,定期考核。
人才引進。以課題帶研究,向海內外招聘全職兼研究人員、項目開發人員。
中外合作。引進海外人才合作研發;或派出教師、研究者在國外跟當地教師、專家合作,國內給以多方面的支持。
以跨文化交際理論為指導,充分考慮互動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文化能力培養式教學等因素,有效利用網路文化教學資源,為紙質教材的使用提供多方位支持,力爭在以海外華人為主要對象、不同語種、不同年齡段學習者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使教材在非目標語環境中的教和學更為方便。以跨文化交際理論為指導,充分考慮互動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文化能力培養式教學等因素,有效利用網路文化教學資源,為紙質教材的使用提供多方位支持,力爭在以海外華人為主要對象、不同語種、不同年齡段學習者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使教材在非目標語環境中的教和學更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