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經病理性疼痛方面,首次報導了脊髓背角C纖維誘發電位的長時程增強(LTP),並系統研究了其細胞和分子機制;研究發現激動NMDA、NK1和NK2受體是誘導LTP的必要條件,自然痛刺激可引起C纖維誘發電位的LTP,但在正常情況下受到下行抑制系統的抑制,該LTP被認為是痛覺過敏的基礎;研究發現脊髓LTP的早期維持與PKA、PKC和CaMKII的激活有關,而脊髓LTP的晚期需要新的蛋白質合成,多巴胺D1/D5受體在LTP的晚期維持中起重要作用;率先研究證實了腫瘤壞死因子對海馬LTP和脊髓背角LTP的不同作用;研究發現電刺激Aδ纖維在正常動物引起C纖維誘發電位的LTD, 然而同樣的刺激在脊動物引起LTP, 證實下行抑制系統決定脊髓背角突觸傳遞可塑性變化的方向。相關研究發表在Glia(2008, IF:5.38 )、J Neurophysiol、Pain、Experimental Neurology、Brain Research、Neurophamacology等雜誌,被引用達500餘次。
在腦衰老和老年性痴呆相關病理機制及腦Nestin-IR神經元方面,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研究提出增加老年腦的可塑性作為預防腦衰老方向,90年代開始以Aβ為靶點,探討早老性痴呆(AD)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研究發現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TA99系列能有效干預Aβ肽的聚集和纖維形成,其研究成果有力地促進了腦老化和老年性痴呆防治研究的發展。發現腦Nestin-IR神經元存在於大鼠、猴及成人基底前腦內,並對其形態、化學屬性、纖維投射和功能進行系列的基礎研究工作。相關論文發表在J Neurol Sci、A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Neuroscience、Neurochem Int、Brain Res等雜誌上,並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項(ZL 01107662.3及ZL03114042.4),“腦Nestin-IR神經元簇群的發現-形態、化學屬性、纖維投射和功能”獲全國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2006)。
在神經元凋亡信號轉導與基因調控方面,通過基因晶片、腺病毒、蛋白質組學等方法,首次發現了幾種調控凋亡的c-Jun靶基因,並證實促凋亡蛋白Dp5為c-Jun的直接促凋亡靶基因;研究發現了c-Jun雙向調控凋亡的可能機制:c-Jun與不同的搭檔形成不同的異二聚體決定了c-Jun的雙重性,是促凋亡還是抗凋亡,這些發現為確立JNK/c-Jun 作為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的新靶點提供了科學依據;通過對c-Jun靶基因的深入研究,證實了c-Jun雙向調控神經元凋亡的機制;採用2D-DIGE + MALDI-TOF-TOF策略,成功鑑定一批尚未報導的calpain底物蛋白質,其中CRMP4切割後促神經元凋亡,從而系統闡明了蛋白酶在神經元凋亡中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委—廣東省聯合基金(U0632006,140萬元)和B類傑出青年基金(30629002,40萬元)資助,相關論文發表在J Biol Chem(IF:5.581)、Mol Cell Biol(IF:6.42)、Proteomics(IF: 5.479)等雜誌上。
在帕金森病(PD)藥物治療新靶點與新藥方面,根據JNK是神經元凋亡的關鍵性激酶這一事實,提出了“以JNK為靶點”治療PD的策略,並首次利用小分子JNK抑制劑(SP600125)、以JNK/c-Jun為直接靶點治療帕金森氏病動物,證實了JNK是治療PD的有效靶點;研究證實了GSK-3β是神經元凋亡的另一個關鍵激酶,並且首次發現GSK-3β激酶介導了黑質多巴胺神經元凋亡,抑制GSK-3β對黑質多巴胺神經元的凋亡具有保護性干預作用、對帕金森氏病動物具有治療作用。這些發現證明了GSK-3β在帕金森氏病發生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可能成為治療帕金森氏病的新靶點。在上述發現的基礎上提出以JNK/CDK5/GSK-3β為靶點治療帕金森氏病的新見解和新策略,並且首次發現CDK5/GSK-3β抑制劑—靛玉紅衍生物indirubin-3'-oxime能夠直接抑制JNK並對神經元具有保護作用。進一步研究發現,indirubin-3'-oxime不僅對多巴胺神經元凋亡具有保護性干預作用,而且對帕金森氏病動物也具有治療作用,具有開發成治療帕金森病I類新藥的良好前景,獲得了新藥創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支持(150萬元),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200610033791.3),相關論文發表在Neuropharmacology、Neurosci Lett、Neuroscience等雜誌上。
在治療血栓性疾病與保護神經元新藥方面,用基因工程製備出治療血栓性疾病候選新藥——五步蛇毒纖溶因子,具有溶栓效果可靠、毒性低、靜脈給藥有效,穩定性好、不須冷藏和成本低等優點,已完成藥學、藥理學、毒理學和藥代動力學等臨床前研究。開發的中樞神經元保護新藥—海洋甾體YC-1,具有毒性小、安全性好等特點,已經完成全人工合成工藝和脂質體注射劑的研製。相關研究獲得廣東省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500萬元+500萬元)、國家863計畫(2006AA090502,200萬元)、新藥創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300萬元+300萬元)資助,相關成果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ZL03140212.7、ZL03140223.2、ZL03140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