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屏鄉

中屏鄉

中屏鄉位於 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轄鄉1958年設中屏公社,1961年改區,1969年復置公社,1984年復區,1988年改鄉。位於縣境中部,距縣城59公里。面積249平方公里,人口1.9萬。祿(勸)撒(營盤)公路過境。轄中屏、高桂、植桂、安福、北屏、拖井、大海子、康井、德茂井、安東康、法格、昔南、書多13個行政村。農業主產玉米、小麥,盛產烤菸、桔子、黃果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871
  • 面積:249平方公里
  • 人口:1.9萬
  • 車牌代碼:雲A
行政區劃,地理環境,經濟概況,旅遊景點,普渡河自然保護區,中屏溶洞,人口,

行政區劃

轄中屏、高桂、植桂、安福、北屏、拖井、大海子、康井、德茂井、安東康、法格、昔南、書多13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中屏鄉地處低緯高原,地貌複雜多樣,地形高差較大,在氣候上存在著明顯的垂直差異和水平差異。在
山區有“山下花開山上雪”、“踴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中屏鄉年均氣溫14.5℃,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19.7℃,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7.5℃,年溫差12~13℃。全年降水量約103l毫米,相對濕度為 74%,濕氣不大,全年無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全年晴天較多,日照數年均2445.6小時,日照率56%。終年太陽投射角度大,年均總輻射量達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乾季67千卡/平方厘米,兩季之間變化不大。
中屏鄉
氣候特徵
1.春季溫暖,乾燥少雨,風高,蒸發旺盛,日溫變化大
春季,氣流來自熱帶大陸,多晴朗天氣,月平均氣溫多在20℃以下。但晝夜溫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後似夏、晚間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點。春季降水量少,空氣濕度小,蒸發量大,氣溫回升快,農業生產易受乾旱威脅,不利於小春作物成長和大春播種。
2.夏無酷暑,雨量集中
夏季,氣流來自熱帶海洋,多雨雲天氣,水分充足,土壤濕潤,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減少,輻射熱量用於水分蒸發的多。因此,盛夏季節
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區平均有2個月左右氣溫能達到22℃的夏季標準外,其他大多數地區均屬21℃以下的春季氣候,無酷暑期。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澇災害。
3.秋季溫涼,天高氣爽,雨水減少,霜期開始
秋季降溫快,天氣乾燥,多數地區氣溫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減少一半多,但多於冬、春兩季,秋旱較少見。一般在10月上、中旬終止雨季,初霜期於11月上旬開始。
4.冬無嚴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冬季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時左右,雨天4日左右,全季降水量僅占全年的3%~5%。除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區外,多數地區有兩個多月的冬天(5天平均氣溫小於10℃),有時出現陰冷天氣,霜凍或降雪,嚴重時能導致小春作物災害。
5.乾、濕季分明
全年降水量在時間分布上,明顯地分為乾、濕兩季。5~10月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為乾季,降水量僅占全年的15%左右。4月與5月,10月與11月降水量變化很大,5月份的降水量要比4月份多2、3倍,10月份的降水量要比11月份多1倍以上。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初期
1978年,中屏公社是抓綱治國三年在見成效的重要一年,高舉毛主席的偉大旗幟,遵循黨的十一大精神,團結戰鬥,以揭批“四人幫”為綱,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深入開展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民眾運動,大批資本主義,大批修正主義,大幹社會主義,努力實現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開展改革開發以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貫徹落實“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克服了很多困難和不足,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生產生活穩步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各項改革事業取得重大進展;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黨的建設得到新的發展和加強。特別是十五期間,全鄉國民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
區劃和人口增長情況
2008年,全鄉轄區從1978年公社所屬的14個大隊,153個小隊多次改制後,為13個村民委員會,170個村小組。少數民族由原來的7個增長了回族藏族2個少數民族,共9個少數民族。農村居民從3019戶增加到4997戶,增65.5%。總人口從16298人增加到19780人,增長21.4%。耕地總面積從28193畝減少到24412畝,減少3784畝,減少13.4%。其中水田從3553增加到3636畝,增加2.3%。畝均產糧食從301.5公斤增加到344公斤,增長14.1%。人均占有耕地從1.73畝減少到1.27畝,減少26.6%。
畜牧業持續發展
1978年,生豬飼養17113頭(其中集體飼養5134頭),上交2100頭,黃牛上調170頭,羊上調1400隻,禽上調4300隻,新蛋上調2800公斤。2008年。年末生豬預計存欄14326頭,出欄28670頭,牛出欄4273頭,羊出欄14997隻,家禽出欄68173羽。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常規免疫和狂犬疫苗注射工作有了新突破。畜禽品種改良得到開發和發展,實施“模擬飛播”飼草種植2480畝。
小集鎮建設快速發展
1978年,中屏鄉集鎮只有近400米,5000平方米左右的一條泥土街面,只有統銷統購的供銷社在調節市場。經過1992年和2000年兩規劃建設,中屏鄉集鎮迅速發展,已形成3條主大街,6條模街,共46160平方米的水泥街面,建成一個8000平方米的牲畜市場。集鎮建築物象雨後春竹般的拔地而起,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64戶。集鎮綜合管治進一步規範,經濟流通功能基本齊備,經濟秩序持續健康發展。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快速發展
1978年,農村處於計畫經濟、“大集體”時期,以生產糧食為主,農村集體經濟不發展,沒有交通、電力、通訊、自來水等基礎實施。到2008年,全鄉13個村委會,90%的村小組已通公路,實現戶戶通電,推廣使用電視等家電設備,有80%的農戶都有通訊設備。建成下壩水庫等四個小型水庫,70%以上的田地實現了澆灌,85%以上的農戶飲用自來水。農村住房得到明顯改善,人均住房達38.96平方米。完成德茂井村委會三家村、中屏村委會撒資壩村小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建設。農業農村面貌已煥然一新。

旅遊景點

普渡河自然保護區

普渡河自然保護區,面積11公頃,保護珍稀瀕危孑遺植物--攀枝花蘇鐵為目的,1984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蘇鐵是一類古老的孑遺植物,也是種子植物中最原始的類群。世界上的蘇鐵僅1科110種,主要分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1屬10種。普渡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是攀枝花蘇鐵的狹小而集中的分布區之一,具有較高的科研和保護價值。

中屏溶洞

中屏溶洞位於中屏鄉以北2km的鐵廠村西,為發育於下二迭流棲霞茅口灰岩層中,為一順層發育的溶洞,洞體延伸方向210°~250°。已探知洞長300餘m,洞口標高215m,洞體偏寬,高度不大,一般寬8~25m,高1.5~10m。洞體橫斷面呈半圓形,倒三角形、橢圓形等。洞底為一季節性暗河床,雨季有水。洞口為一暗河大泉,流量30L/S。洞頂、洞壁上發育著石鐘乳石幔、石瀑,洞床上有石筍、石柱密布,色彩以白色為主,晶瑩透亮,造型各異景色迷人。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8749
4567
4182
家庭戶戶數(總)
8608
家庭戶男
4450
家庭戶女
4158
0-14歲(總)
2346
0-14歲男
1264
0-14歲女
1082
15-64歲(總)
6000
15-64歲男
3080
15-64歲女
2920
65歲及以上(總)
403
65歲及以上男
223
65歲及以上女
18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803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