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前身是1951年組建的中央財政學院金融系, 2003年改制成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1997年金融專業被評為財政部部屬院校首批重點學科;2001年
金融學 (含
保險學 )二級學科被教育部認定為
國家重點學科 ;2007年本學科再次通過
國家重點學科 評定並成為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套用經濟學 的重要支撐學科。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
中央財經大學 套用經濟學科位列全國第2名,2017年學校以套用經濟學科為主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並在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 中獲得A+等級,並列第一。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1953年金融系舉辦了銀行、保險研究生班,成為國內最早的金融研究生教育基地;1983年貨幣銀行學專業碩士點獲批,當年開始招生;1993年
國際金融 專業開始招收碩士生;1998年獲得
金融學 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批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項目(金融專碩);2012年金融工程專業獨立設定,獨立招收碩士與博士研究生。
學院擁有一支陣容強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0餘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4人;擁有博士學位者25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者7人;2位教師享受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待遇,2位教師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位教師於2003年獲得高等學校
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位教師被列入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首批入選者名單,多位教師榮獲財政部或教育部跨世紀學科帶頭人稱號,以及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號。學院還聘請了數十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
客座教授 及研究生導師。
學院設有金融學系、套用金融系、金融工程系、國際金融系、金融科技系五個教學單位,以及證券期貨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和民泰金融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學院開設“金融學”和“金融工程”兩個本科專業;“金融學”、“國際金融學”和“
證券投資學 ”三個研究生專業和“金融學”博士研究生專業;擁有“
金融碩士 ”專業學位項目;擁有套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金融學專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院擁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200餘人(留學生60餘人),其中,本科生700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00餘人。另外,還有
在職研究生 200餘人。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講師9人。長期以來,學院一直高度重視師資團隊的建設。在上個世紀,劉光第、俞天一、
張玉文 、王佩真和
潘金生 等知名教授為學院前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院已形成一支以
王廣謙 教授為帶頭人的優秀師資團隊,其中包括2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者、6名享受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專家、2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名國家教學名師、1名全國優秀教師、5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工程”入選者、3名財政部“跨世紀學科帶頭人”,以及一支以金融學係為主體的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學院聘請了約瑟夫·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羅納德·
麥金農 (Ronald McKinnon)、
約翰·威廉姆森 (John Williamson)、
胡永泰 (Wing Thye Woo)和巴瑞·艾青格林(Barry Eichengreen)等國際著名經濟學家,以及
戴相龍 、
吳曉靈 、
吳念魯 和
李揚 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榮譽教授、講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學院取得了大量優秀的教學和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成果、國家精品課程、北京市精品課程和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等。近五年,學院教師主持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0餘項,發表論文1000餘篇,出版各種著作和教材140餘部。學院教師積極參與政府決策諮詢、企業經營諮詢和各級各類人員培訓等活動,得到了廣泛的社會認可。學院還同許多國內外著名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政府部門建立了廣泛而密切的學術交流和教育合作關係,國際化程度正在不斷提高。
在
中央財經大學 建校60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
劉延東 來到學院視察金融學科建設情況。她充分肯定了金融學科的建設成果,勉勵師生員工弘揚優良傳統,積極改革創新,彰顯特色,提高質量,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
院長寄語 中央財經大學 的金融學科歷史悠久,聲譽卓越。在60多年的歷程中,秉承“忠誠、團結、求實、創新”之校訓,這一學科為新中國金融人才的培養、金融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重要貢獻。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作為金融學科的主要建設者,金融學院將堅定不移地以建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為目標,以創新思維構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平台,力爭為莘莘學子們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力爭為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和普及套用做出更大的貢獻,力爭再創新的輝煌!
發展歷程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是
中央財經大學 發展歷史最為悠久的院系之一,是新中國最早的金融人才培養基地之一。
1949年華北稅務學校開設銀行班,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第一個銀行幹部培訓點;1951年中央財政學院成立,組建了金融系;1953年作為國內首批試點院校招收銀行、保險方向的研究生;1960年中央財政金融學院開辦了國內第一個金融本科專業。
實習基地 1978年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復校後率先恢復金融專業的本科招生;1983年開始招收貨幣銀行學專業的碩士生;1986年保險教研室從金融系分離出來獨立組建保險系(2003年成立保險學院)。1994年金融系成立國內最早的證券期貨研究所;1997年
金融學 專業被財政部評定為部屬院校首批重點學科;1998年取得
金融學 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在
國際金融 專業基礎上設立
國際經濟與貿易 專業;2001年成為國內首批設立
金融工程 本科專業的試點單位。2001年金融學作為二級學科首次被教育部評定為
國家重點學科 。
2003年在原金融系基礎上改制成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2004年金融學院舉辦
國際經濟與貿易 專業(國際貿易/金融風險管理)國際學歷教育項目。在2007年教育部第二輪學科評估中,
金融學 (含
保險學 )再次順利通過
國家重點學科 評審,同年,涵蓋
金融學 等11個二級學科的
中央財經大學 套用經濟學 被教育部確認為國家重點學科,成為全國四大套用經濟學國家重點學科之一。2010年,
國際經濟與貿易 專業從金融學院分離,組建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 。2010年獲批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項目(金融專碩);2011年在金融學專業下開設了國際貨幣與國際金融方向,金融專碩項目也正式招生;2012年
金融工程 專業獨立招收碩士與博士研究生。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
中央財經大學 套用經濟學 (涵蓋金融學)位列第2名。2015年金融學專業下開辦了
網際網路金融 方向,成為國內首家培養網際網路金融本科專業人才的學院。
學院在近60年的發展歷程中,湧現出了一批在學界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老一輩的有劉光第、俞天一、張玉文、王佩真等,中青年的學科、學術帶頭人有
王廣謙 、
張禮卿 、
史建平 、
李健 、
賀強 等;學院秉承“忠誠、團結、求實、創新”的校訓,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培養了兩萬餘名金融、保險和貿易等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重要貢獻。
辦學規模 專業設定 學院現設有金融學系、套用金融系、金融工程系、國際金融系、金融科技系等5個教學機構,證券期貨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等3個科研機構,設有學院辦公室、教學與科研管理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信息資料中心等管理及教輔機構。
辦學層次 學院現有本科、碩士、博士三個教學層次,擁有套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金融學專業博士後工作流動站。本科專業設有
金融學 、
金融工程 、金融學(國際金融與貨幣方向);碩士專業點有金融學、國際貿易、
國際金融 、證券投資;博士點有金融學、
國際貿易學 。其中,金融學科於2002年被教育部評定為
國家重點學科 。
教學情況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950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00餘人(包括來自韓國及港澳台地區留學生)。此外,學院每年招收100餘人
在職研究生 。學院為我國經濟、金融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近萬名中高級專門人才。多年以來,學院的畢業生由於具備出色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良好的綜合素質,受到社會廣泛好評,就業率在北京地區高校中名列前茅。
主要課程 科研成果 學院教師主持或參與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自1996年以來,學院教師共有18項教學與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累計800餘篇,出版各種專著、譯著、教材及參考工具書等總計120餘部,這些成果中相當一部分在學術界、教育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並具有決策參考價值。
對外交流 現任領導 院長
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和巨觀經濟。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課題,研究內容涉及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資本賬戶開放、
金融自由化 、
全球經濟失衡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經濟全球化、匯率制度和
貨幣國際化 等。在《
經濟研究 》、《世界經濟》、《
金融研究 》和《
國際金融研究 》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10餘本(包括主編和合著)。
作為
亞洲經濟 專家會議(AEP)成員、亞歐經濟論壇(AEEF)成員、德國開發研究院(GDI)中國地區協調人,曾赴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挪威、日本、韓國、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巴西、香港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進行公開演講。
副院長 李建軍 : 男,1970年生於山西
汾陽 。現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06-2007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訪學,2009年擔任
復旦大學中國反洗錢研究中心 特聘研究員,
廣西大學 兼職教授。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是首批國家優秀教學團隊和國家精品《金融學》課程組成員。2005與2006年先後被評為
中央財經大學 “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2003年以來,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規劃項目2項、國家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基金項目1項以及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北京市政府、廣州市委託課題多項;在SSCI期刊、國內
CSSCI 核心期刊、政府部門內參,如《The Pacific Review》,《
金融研究 》、《
統計研究 》、《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
法制參考 》等學術刊物公開發表論文數十篇,多篇論文被《
新華文摘 》、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等轉載。出版《中國民間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013)、《
中國影子金融體系研究報告 》(2012)、《
金融業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研究 》(2011)、《Informal Finance in China:America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未觀測金融與經濟運行 》(2008)、《
中國地下金融調查 》(2006)、《
中國地下金融規模與巨觀經濟影響研究 》(2005)、《
國有商業銀行績效評價 》(2004)等著作,以及《
金融統計分析實驗教程 》(2011)等教材。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第六屆優秀研究成果(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中國人民銀行與
中國金融學會 優秀成果二等獎。主講《金融學》、《
金融統計分析 》與《經濟研究方法》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金融理論與政策、民間金融、未觀測金融與影子銀行等。
應展宇 : 教授,經濟學博士,男,漢族,1976年2月出生,浙江寧海人,2003年7月畢業於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獲經濟學博士學位;隨後一直任教於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資本市場理論與實踐,比較金融體制以及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等。
張學勇 : 2007年於浙江大學獲經濟學博士,2007-2009年在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 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副院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中國博士後基金一項,並在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經濟研究 》、《
金融研究 》等重要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支持計畫,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訪問研究,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 會員(CPA),兼任
佳訊飛鴻 等上市公司
獨立董事 。
黨總支書記 葛仁霞
黨總支副書記 譚小芬 :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國際金融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2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2012-201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貨幣政策和國際金融,先後主持過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一般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參與過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應急課題,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評論文章60餘篇,出版專著1部。
歷任領導 歷任系主任、院長 俞天一 1983年—1986年
陳傳新 1986年-1993年 1994年-2000年
歷任黨總支書記 賀 培 2003年—2010年
地圖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39號中央財經大學主教學樓9層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