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遷渝紀念亭

中央大學遷渝紀念亭

中央大學遷渝紀念亭位於現重慶大學松林坡麓(原中央大學校址),由重慶中央大學校友會(現中央大學南京大學重慶校友會)於1995年設立。八根圓柱支撐亭頂,象徵學校八個學院。八級石階拱衛亭門,標誌八年抗戰艱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央大學遷渝紀念亭
  • 地理位置重慶大學松林坡麓
  • 設立時間:1995
  • 設立組織:重慶中央大學校友會
簡介,紀念亭碑文,

簡介

為提醒同胞勿忘國恥,亭頂一座警鐘長鳴。花崗石碑矗立亭心,銘刻遷校九年鼎盛。石碑背後銘刻建亭捐款者姓名。
中大南大重慶校友會 中央大學遷渝紀念亭中大南大重慶校友會 中央大學遷渝紀念亭

紀念亭碑文

《中央大學遷渝紀略》
一九三七年七月,日寇大舉入侵,抗戰軍興,首都南京烽燧告警。中央大學商借重慶大學沙坪壩松林坡一隅,營簡易黌舍以應變。此地層巒疊翠,雲樹蔥籠,仰眺歌樂雄峙,俯聽嘉陵濺鳴。十月工竣,乃遷師生千餘及圖書設備於茲,並置醫學院於成都。越一年,續建分校於柏溪。校長羅家倫慮事周祥,一舉遷校入川,減少輾轉損折,學校賴以迅速發展。一九四一年後,顧孟余、蔣中正、顧毓琇、吳有訓先後長校。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敗降,日月重光,翌年學校分批遷返南京。
中央大學內遷後,仍設文、法、師、理、工、農、醫七學院,凡三十六系,繼設研究院轄七研究所,凡十七學部。師長多為一代雋賢,若樓光來、柳詒徵、胡小石、馬洗繁、孫本文、徐悲鴻、艾偉、趙忠堯、潘菽、高濟宇、陸志鴻、羅榮安、劉敦楨、金善寶、梁希、戚壽南、蔡翹,率皆學萃中西之長,才通古今之變者。萬里流離,會於蜀山、居陋室,食糲粟,且時有敵機之擾。於是敵愾同讎,夙興夜寐,益發憤於授業傳道。書山有徑,木鐸長鳴,解惑每至忘倦,傳薪常待中興。又復潛心學術,考察邊陲,專著撰述勤苦,科技碩果纍纍。社會名流如郭沫若、馬寅初、老舍、茅以升諸公各以孤詣,惠臨講學。至是,昔日荒菸草澤之處,遂成教育文化重地。
莘莘學子,邦國盛衰所系,傷神州之陸沉,以匡復為己任。禮廉之操,服膺銘記;誠樸之訓,坐言起行,此諸生之進德也。凝神聽課,質疑問難;愁心實驗,審慎求征;圖書百科,索故探新,止於會通,正諸生之修業也。社團紛立,壁報爭鳴;話劇公演,音樂盛會,以諷時弊,以振民心,乃諸生之關注國是也。至若夕陽銜山,江風徐拂,三五知己,輕歌漫步,茶社暢聚,海天縱談,則諸生之交遊憩息也。遷校九年,在學者四倍於昔。卒業桃李三千,憂國憂民,成中流之砥柱,興雲興雨,蓋華夏之棟樑,荷建設之重任,涉學術之深域,豐功著錄於九州,偉績蜚聲于海外。
中央大學上承三江、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之遺緒,下啟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無錫輕工業學院、南京化工學院、江蘇理工大學暨台灣中央大學之雲筏,源遠流長,名重士林。而渝校師生,國難飄泊,忠義憤激,救亡雪恥,弦誦不絕,且業績優異,令譽遠播,創中大之鼎盛時期。彼時師生爾後被遴選為科學院院士者多逾百人。於今重溫往事,固知教育為基礎,科技以興邦,誠立國之本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