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是1985年9月在中央團校基礎上組建的,和中央團校兩塊牌子、一套機構。200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起由團中央和教育部共建,2018年入選北京市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2017年11月,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團校改革方案》,明確中央團校的根本定位是黨在青年工作領域特色鮮明的政治學校,承擔著為黨的青年民眾工作教育培養幹部骨幹的重要使命;明確保留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牌子和招生代碼,繼續舉辦研究生教育,培養高層次青年工作專門人才。

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25號,緊鄰西三環輔路。學校設有教育培訓、教學科研、黨政服務等3類二級機構。學校是團中央首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全國研究培訓基地,中央編譯局“青年政治人才培養研究基地”共建單位,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外文名: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
  • 簡稱:中青院
  • 創辦時間:1985年9月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政法類
  • 學校特色:中央部委直屬高校
    卓越法律人才計畫
    團部共建重點大學
    首都特色行業院校
  • 主管部門: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
  • 現任領導阿東(校(院)長)、張傳慧(黨委書記) 
  • 碩士點:10個
  • 院系設定: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與青運史系、社會工作系、青少年工作系
  • 校訓:實事求是 朝氣蓬勃
  • 校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歌》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25號
  • 院校代碼:11625
  • 主要獎項: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中央直屬機關文明單位
    中直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
    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科建設,所獲榮譽,學術研究,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留學生教育,文化傳統,校訓,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校園環境,公寓,餐飲,運動,地圖信息,

辦學歷史

1932年12月,少共蘇區中央局在瑞金縣洋溪村創辦了列寧團校。
1936年,團中央在保全縣劉家坪村創辦了中央團校,後改名為魯迅青年學校。
1937年10月,黨領導的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在國民黨統治區創辦了戰時青年訓練班,統稱安吳青訓班。
1940年5月,黨中央在安吳青訓班基礎上於延安創辦了“澤東青年幹部學校”。
1948年9月,中央團校在當時的黨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縣創建。  
1949年7月4日,中央團校第一期學員畢業典禮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毛澤東發表了講話。
1949年,中央團校學員先後參加了接管平津、開國大典等重大活動。同年11月,學校正式遷入北京。
1954年,遷至現址,教學、工作和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1978年7月,按照黨中央的指示,中央團校正式復校。
1979年2月,學校在學員和教工中開展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以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重新教育青年幹部,為全團的學習討論提供了寶貴經驗。
1983年,學校探索開辦正規學歷教育,舉辦了三屆兩年制在職團幹部大專班。
1985年9月,經國家教委批准,在中央團校基礎上建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同時繼續保留中央團校的校名。學校兩塊牌子,一套機構,承擔普通高等教育與團幹部教育培訓的雙重職能。  
1990年,學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資格,向社會輸送了首屆本科畢業生,並開始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
1997年,一次性通過國家教委專家組的全面檢查並被授予“合格院校”後,學校實施“一個先導三個工程”的教學工作整改方案。
2000年,實施以全面學分制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改革。
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
2012年,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共建學校。
2017年5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和部分研究生教育順利劃轉至中國社會科學院,組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轉移。  
2017年1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央團校改革方案》。
2018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中央團校改革方案》,標誌著學校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2018年9月,中央團校改革後的第一次開學典禮在團中央機關舉行,標誌著中央團校正式踏上建設黨在青年工作領域特色鮮明政治學校的新征程。
2020年12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中央團校改革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向深層次推進。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與青運史系、社會工作系、青少年工作系四個院系,招收9個專業的學術型碩士和1個專業的專業型碩士。
專業設定表
所屬院系
專業名稱
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哲學、外國哲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國哲學
中共黨史與青運史系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
青少年工作系
思想政治教育、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青年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學校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6.67%,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3.1%。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教師5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入選第二批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理論界人才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人,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入選北京市培養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1人,入選北京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個,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1人,入選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畫”6人,入選北京市國家治理創新人才培養計畫1人。
第二批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林江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林維
北京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於昆
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林維、李偉、馬竹青
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王冬梅

教學建設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門。
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

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設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等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社會工作等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青年學、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等二級學科碩士點。

所獲榮譽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是北京市首批命名的“文明校園”和“北京市花園式單位”;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首都文明單位標兵”“中央直屬機關文明單位”“中直機關綠化美化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近年來,學校教師承擔了一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等縱向科研項目,先後出版系列高水平學術著作,持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求是》等重要報刊發表學術成果,培育了“中央團校青年論壇”“中青文庫”等一批學術品牌。
典型課題
課題名稱
項目類型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研究
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1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中國共產黨執政的青年民眾基礎研究
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新時代中國‘兩岸四地’青年認同研究
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政治引領重要論述研究
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研究專項
未成年人網路空間權益保護機制研究
2019年共青團中央青少年發展研究重點課題
資料來源:
重要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名稱
著作《信息主義及其哲學探析》
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著作《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歷史視野與哲學思考》
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著作《共享發展研究》
北京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論文《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及其價值取向》
北京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研究會徵文一等獎
論文《共青團投身脫貧攻堅路徑研究》
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2019年會暨新時代我國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一等獎
資料來源: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1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中央團校圖書館是國家圖書館團中央分館、中國青少年研究信息資料中心;圖書館紙質文獻總量約74萬餘冊;文獻收藏以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為主,其中有鄧穎超、李銳等人贈書近8000冊;另有中英文全文資料庫和索引庫34個;還與北京高校圖書館聯合體、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建立了館際合作關係,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75所高校圖書館和2個公共圖書館實現館際互借,與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體系(BALIS)簽訂了原文傳遞合作協定。
  • 學術期刊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是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是中國青年理論與實踐的權威性刊物;該刊以問題研究為導向設定欄目,主要板塊有“特別觀察”、“理論研究”、“青年思想研究”、“共青團與青年工作”、“大學生與高校教育”、“青少年法制”、“青年文化與社會發展”、“域外青年研究”、“研究述評”等;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來源期刊”、“北京市社科學報名刊、名欄”;2004年“青少年研究”欄目被教育部評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刊”。

合作交流

學校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黨和國家外交戰略,承接外國政黨青年幹部培訓任務;服務中央港澳工作大局,承擔舉辦港澳青年骨幹研修班的任務。
2019年度,學校共承接涉外培訓團組20批次,覆蓋25個國家和地區,培訓總量達2268人天;已邀請來自俄羅斯、英國、美國以及香港和台灣地區的多位專家學者來校授課,課程涵蓋馬克思主義、蘇聯共青團、社會治理、青年工作等多個方面;2019年度已累計派出6批次研究生赴國(境)外參加長、短期交流項目,在校生年覆蓋率達40%。

留學生教育

留學生學習項目
學歷層次:中文授課碩士
招生專業: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術型碩士和社會工作專業的專業型碩士
學制:3年

文化傳統

校訓

實事求是、朝氣蓬勃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院)長
阿東
黨委常委、書記
張傳慧
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院)長
陸玉林
黨委常委、副校(院)長
張澤民、林江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朱松華
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學校歷任校(院)長均由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兼任,馮文彬、胡耀邦、韓英、王兆國、胡錦濤、宋德福、李克強、周強、胡春華、陸昊、秦宜智等同志先後擔任校(院)長。

校園環境

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25號,緊鄰西三環輔路。

公寓

共有宿舍426間,可容納1689人住宿。學生公寓的管理由總務部學生公寓管理中心負責。學生公寓實行標準化管理與服務,各樓配有管理員、值班員、保潔員、維修工等,負責樓內的安全、保潔、日常維修等工作。
另設學員公寓:一號樓位於中央團校院內,2018年4月投入使用,建築面積近8000平方米,共有246間客房。

餐飲

第一食堂可同時容納560人就餐,第二食堂,可同時容納560人就餐,清真食堂可同時容納176人就餐,教工食堂可同時容納260人就餐。

運動

學院活動場館分為體育場館及室外活動場地。體育場館包括:室內羽毛球館、室內籃球館、桌球館、生命教育基地、歷奇空間等;室外活動場地包括:室外籃球場、足球場、手球場等。總務部全面負責體育活動場館日常的使用與管理、設施與場地的維護保養;保障、協調體育活動場館的使用運行、安全管理及保潔等工作。

地圖信息

位置: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25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