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論壇(太原)

《中外論壇(太原)》1935年4月1日,《中外論壇》在太原發行創刊號,是中外論壇編譯委員會編輯、中外語文學會出版的學會刊物。月刊,每月一日出版一冊,每期印行3000餘冊,最多時達到8000餘冊,截至1936年3月1日,共發行12期,每期110到210頁不等,32開豎版印刷。周北峰為主編,杜任之任副主編,翟新亞負責刊物的發行與對外聯絡工作,閻友文擔任編輯助理,溫健公、張友漁、侯外廬等人為編委和翻譯人員。1936年4月,由於《中外論壇》在1月份刊登的一篇文章《受毒過深的中華民族》言辭過於激烈被人告發,蔣介石政府利用此事要求閻錫山嚴格查辦,閻此時反共心切,立即批准,該刊因而停刊。館藏1935年4月第1卷第1期至1936年3月第1卷第12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外論壇(太原)
  • 主辦單位:中外論壇編譯委員會、中外語文學會
  • 創刊時間:1935年4月1日
  • 出版周期:月刊
辦刊宗旨,刊登內容,

辦刊宗旨

中外語文學會為踐行“提倡學術, 發揚文化”的宗旨, 同時滿足民眾急於了解中外世界發展動向及增長智識的需要,特搜羅中外雜誌報紙,譯印月刊,定名為《中外論壇》。該刊物以“介紹國際文化”為主旨。

刊登內容

內容分為論著、學說、文藝、評傳四部分,論著部分主要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外交、軍事等;學說部分包括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藝理論等;文藝部分包括小說、喜劇、詩歌、繪畫、木刻、雕塑、漫畫等;評傳包括軼事、遺聞等。文字文言和白話均可,翻譯的外文種類有俄、英、日等,其中以日文最多;文章涉及國家以蘇聯次數最多。該刊以翻譯外國文字為主要手段來實現中外文化交流,並期望國人多通曉外事。但該刊從誕生起,便一直與山西乃至全國的政局相聯繫。當時國民政府、共產黨、社會民主黨以及閻錫山等政治集團主張不同的土地政策,《中外論壇》就出了土地問題專號,譯載大量文章對各派土地進行介紹、比較,代表性文章如《泰晤時報對山西土地村有的社評:譯自英文京津晤士報本年九月廿日社論》、《各國土地法規頒行的先後次序》、《土地村公有辦法及質疑》等,批評了國民政府、社會民主黨的土地政策,對閻錫山的“土地村公有”也提出質疑,極大宣傳了蘇維埃政權的土地革命,為共產黨贏得了廣大的農民擁護。
《中外論壇》誕生於國共對峙、日寇侵略之機,雖然只存在了兩年時間,但對推動山西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宣傳共產黨的土地革命, 加強山西民眾對世界形勢的了解等這些方面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不過所刊內容也明顯帶有一種強烈的政治色彩,最終也敗於政治原因。但該刊對於今人研究其中外語文學會的發展歷程、團體活動等相關方面以及當時山西的社會情況有一定助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