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學名著典藏系列:新月集·飛鳥集

中外文學名著典藏系列:新月集·飛鳥集

《新月集·飛鳥集》內容簡介:《新月集》主要譯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詩集《兒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創作的。詩集中,詩人生動描繪了兒童們的遊戲,巧妙地表現了孩子們的心理,以及他們活潑的想像。它的特殊的雋永的藝術魅力,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純潔的兒童世界,勾起了我們對於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傑出的詩集之一,它包括300餘首清麗的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一,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讀這些小詩,如同在暴風雨過後的初夏清晨,推開臥室的窗戶,看到一個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樣的清新、亮麗,可是其中的韻味卻很厚實,耐人尋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外文學名著典藏系列:新月集·飛鳥集
  • 作者: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
  •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16
  • 外文名:The Crescent Moon Stray Birds
  • 譯者:鄭振鐸
  • 出版日期:2011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1313841, 978751131384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新月集·飛鳥集》:讓生活慢下來,讓心靈快活起來。滋潤全球億萬讀者一個世紀的心靈之歌,教育部指定中小學生必讀書。每天讀一句泰戈爾的詩,可以讓我忘卻世上一切苦痛。

作者簡介

作者:(印度)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 譯者:鄭振鐸

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印度傑出的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泰戈爾於1861年5月7日出生於沒落的地主家庭,1878年赴英留學,1913年發表詩集《吉檀迦利》並獲諾貝爾文學獎,為第個獲得此獎的亞洲人。 泰戈爾一生創作50多部詩集,20餘種劇本,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30多部散文,1500多幅畫,2000多首歌曲。他的重要詩作有《故事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飛烏集》、《邊緣集》等,重要小說有《還債》、《棄絕》、《素芭》、《摩訶摩耶》、《四個人》、《沉船》、《戈拉》、《兩姐妹)等,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摩克多塔拉》、《人紅夾竹桃》,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貿易》、《中國的談話》、《俄羅斯書簡》等,其中《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

圖書目錄

代序/1
新月集 /1
譯者自序/3
家庭/7
海邊/8
孩童之道/10
不被注意的花飾/12
偷睡眠者/14
開始/16
孩子的世界/18
時候與原因/19
責備/20
審判官/22
玩具/23
雲與波/24
金色花/26
仙人世界/28
流放的地方/30
雨天/32
紙船/34
水手/35
對岸/37
花的學校/39
商人/41
同情/43
職業/44
長者/46
小大人/48
十二點鐘/50
著作家/51
惡郵差/53
英雄/55
告別/58
召喚/60
第一次的茉莉/ 61
榕樹/62
祝福/63
贈品/64
我的歌/65
孩子天使/66
最後的買賣/67
飛鳥集/69
例 言/71
序/75
園丁集·采果集[拾遺]/129
園丁集/131
采果集/150

文摘

家庭
我獨自在橫跨過田地的路上走著。夕陽像一個守財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後的金子。
白晝更加深沉地沒入黑暗之中。那已經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裡。
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個男孩子的尖銳的歌聲。他穿過看不見的黑暗,留下他的歌聲的轍痕跨過黃昏的靜謐。
他的鄉村的家坐落在荒涼的土地的邊上,在甘蔗田的後面,躲藏在香蕉樹、瘦長的檳榔樹、椰子樹和深綠色的賈克果樹的陰影里。
我在星光下獨自走著的路上停留了一會兒。我看見黑沉沉的大地展開在我的面前,用她的手臂擁抱著無量數的家庭。在那些家庭里,有著搖籃和床鋪,母親們的心和夜晚的燈,還有年輕輕的生命。他們滿心歡樂,卻渾然不知這樣的歡樂對於世界的價值。
海邊
孩子們會集在無邊無際的世界的海邊。
無垠的天穹靜止地臨於頭上,不息的海水在足下洶湧。孩子們會集在無邊無際的世界的海邊,叫著,跳著。
他們拿沙來建築房屋,拿空貝殼來做遊戲。他們把落葉編成了船,笑嘻嘻的把它們放到大海上。孩子們在世界的海邊,做他們的遊戲。
他們不知道怎樣泅水,他們不知道怎樣撒網。採珠的人為了珠潛水,商人在他們的船上航行,孩子們卻只把小圓石聚了又散。他們不搜求寶藏:他們不知道怎樣撒網。
大海譁笑著湧起波浪,而海灘的微笑蕩漾著淡淡的光芒。致人死命的波濤,對著孩子們唱著無意義的歌曲,就像一個母親在搖動她孩子的搖籃是一樣。大海和孩子們一同遊戲,而海灘的微笑蕩漾著淡淡的光芒。
孩子們匯集在無邊無際的世界的海邊。狂風暴雨飄遊在無轍跡的天空上,航船沉碎在無轍跡的海水裡,死正在外面活動,孩子們卻在遊戲。在無邊無際的世界的海邊,孩子們大會集著。
來源
流泛在孩子兩眼的睡眠——有誰知道它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嗎?是的,有個謠傳,說在螢火蟲朦朧地照耀著林蔭的仙村里,在那個地方,掛著兩個迷人的靦腆的蓓蕾,它便是從那個地方來吻孩子的兩眼的。

序言

生命的歌者一泰戈爾
季羨林
要想準確地理解和評價泰戈爾的詩歌,同理解和評價他的其他作品一樣,必須從他的時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觀出發。泰戈爾是世界上最多產的、方面最廣的作家之一。文學、音樂、繪畫、作曲,他都精通,而且都有獨創性,在印度國內外有廣泛深入的影響。所有這些方面都同他的時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觀有密切的聯繫。詩歌也不例外。
泰戈爾生於1861年,死於1941年。這漫長的80年正是世界上多事之秋。前一半是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發展過渡的時期。接著來的是帝國主義國家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爆發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尾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蔓延。從印度一國的歷史上來看,這八十年也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趨尖銳的時期,是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產生以至形成的時期。泰戈爾生在19世紀中葉印度民族起義爆發後的第四年,而死在印度獨立前的第六年。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與大英帝國的統治相始終。所有這一切都必然在他的思想和作品上打上烙印,產生影響。
泰戈爾出生於孟加拉的一個地主家庭,屬於婆羅門種姓。他的家庭是當時孟加拉知識中心之一。他父親是一位哲學家,深受19世紀印度啟蒙運動思想家羅摩·摩罕·羅易的影響,熱心於宗教和社會改革運動。他的兄弟姊妹和侄子都是一些愛好藝術的詩人或畫家。他的一位哥哥曾經試辦過一些民族企業,企圖同外國資本對抗。所以,總起來我們可以說,泰戈爾家族在思想上和經濟上都與印度當時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泰戈爾生在當時英印帝國政治和經濟中心的加爾各答。家庭比較富有。1878年赴美留學,1880年回國。他厭惡學校教育,印英教育都受了一些,但都不充分,他主要是靠家庭傳統和自學成家。1884年下鄉管理過祖傳的田產。他經常住在一隻船上,到處漫遊。他在這裡同農民,主要是佃戶,有些接觸,對他們有一些同情。他因而想改造農村,幻想有一個“更合理地分配財富的社會”。1901年,他在聖諦尼克坦創辦了一所學校,目的是實現他的改造農村的教育理想,1921年成為有名的國際大學。20世紀初,他參加了反英的人民運動,用詩筆做武器,同殖民主義者搏鬥。他既反對極端派的暴力,也反對穩健派的妥協。但是,隨著運動的發展和深入,就逐漸與民眾格格不入起來。他反對民眾燒英國貨。罵英國人的所謂“直接行動”。他認為這是破壞。他主張多做“建設性的”工作,比如消滅愚昧與貧困等等。民眾不同意他的看法,他就憤而退出運動,去過退避的生活。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1915年他認識了甘地,從那以後,印度現代史上的這兩位巨人就結成了親密的友誼,儘管兩人的觀點在許多問題上都是針鋒相對的,他們之間的友誼卻始終如一。1919年發生了阿姆利則慘案,泰戈爾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從退避生活中挺身出來,公開宣告放棄英國政府賜給他的“爵士”稱號。從那時一直到他逝世,始終全神貫注地關心世界和印度的大事。他曾訪問過世界許多國家:中國、日本、美國、英國、蘇聯、德國、法國、瑞士、加拿大等等。他同世界許多名人,如法國大作家羅曼·羅蘭等結成朋友。他曾熱情洋溢地讚美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他也曾橫眉冷對西班牙的佛朗哥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他的愛憎是非常分明的,儘管有時有一些保留,人類進步事業他是支持的,對各國人民他是同情的,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大節不虧的一生。
泰戈爾的思想和世界觀的來源是比較複雜的。印度傳統的哲學思想和西方資產階級的哲學思想都對他產生了影響。但是我覺得,其中的基調還是印度古代從《梨俱吠陀》一直到奧義書和吠檀多的類似泛神論的思想,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這種思想主張宇宙萬有,同源一體,這個一體就叫做“梵”。印度古代哲學史上有一句話:Tattvamasi,意思是“你就是它”,“它”指的就是“梵”,換句話說,也就是梵我一體。這裡面包括著我與非我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泰戈爾是把重點放在“人”的方面。他主張人需要神,神也需要人。兩者互相依存,而人是主體。孟加拉女詩人黛維夫人說:泰戈爾對於人性有無限的信心,他有根深蒂固的樂觀主義,他要求承認人是人。(《爐火邊的泰戈爾》第123頁)泰戈爾還說過:“對人失掉信心是犯罪。”(同上書第2 3頁)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西方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就很容易被他所接受。西方的自由、博愛、平等的思想也容易在他的思想中引起共鳴。既然梵我統一,人與自然統一,所以泰戈爾認為宇宙最根本的原則是和諧與協調。他之所以大力宣揚“愛”,宣揚“互信互助”,都是從這一點出發的。黛維夫人說泰戈爾反對一切形式的暴力(《羅賓德羅那特·泰戈爾,詩歌后面的人》,第14頁)。在泰戈爾思想中也有一些樸素辯證法的觀點。他承認自然、社會和人的思維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時時流轉變化。這樣,又要和諧,又要流轉不息,那就只能產生一種情況,用他的術語來說,就是“韻律”。在泰戈爾的思想中,“韻律”占有極其崇高的地位,“韻律”是打開宇宙萬有奧秘的一把金鑰匙。我覺得,他之所以竭力主張和諧和韻律,就因為他的生活中、思想中有時候缺少和諧和韻律,同許多人一樣,他的理想與現實也時時產生矛盾。他的生活和思想中有許多矛盾,有時候如清風朗月,有時又如駭浪驚濤。他在一九二四年寫給羅曼·羅蘭的信中說:“自己天性中也有一種經常發生的內戰。”這種“內戰”表現在許多方面:對工人、對農民、對婦女、對暴力、對社會主義、對民眾運動,等等,都有種種矛盾的看法。我覺得這同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是有一定的聯繫的。
就是在他熱心提倡的所謂東方的“精神文明”中,他也有矛盾。中國20年代的那一批“玄學鬼”曾處心積慮想利用泰戈爾這一方面為自己荒謬的主張張目。但這是徒然的。泰戈爾還有另一個方面,他喜歡科學。他曾對黛維夫人說過“我非常喜歡科學,而你卻喜歡羅曼司。這些喃喃細語的被陽光照射的樹葉子,它們每一搖動都在吸收陽光,同時製造出許多化學成分。通過大自然的數不清的脈管,經常不斷地有一個什麼樣的奇蹟在進行著啊——人們簡直要吃驚得目瞪口呆了。”(《爐火邊的泰戈爾》第72頁)
了解了泰戈爾的時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觀,才能了解他的文學作品。泰戈爾從十四歲就開始寫詩,長詩《野花》在雜誌上發表。1881年第一部詩集《黃昏之歌》出版,文名大震。以後又寫戲劇和小說,1900年寫了《故事詩》。在19世紀結束以前20多年的時間內,他寫了近六十篇短篇小說,幾部詩集,還有其他一些作品。這是他創作最旺盛的時代。到了20世紀初葉退出反英運動以後,他仍然繼續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12年寫了《吉檀迦利》,191 3年寫了《新月集》,1913年寫了《園丁集》,1916年寫了《飛鳥集》。從1919年起,他積極地參加政治活動。1921年到1941年又寫了大量的詩歌。他一生寫了近兩千首詩歌,出版了五十部詩集,寫了長篇和中篇小說十二部,短篇小說一百餘篇,劇本二十餘種,還有許多論文學、哲學和政治的文章。回憶錄、遊記、書簡等。此外他還譜了無數的歌曲,畫了將近二千幅畫。
綜觀他一生詩歌的創作,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同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他的生活分不開的。第一個階段自19世紀70年代起至20世紀初他退出民眾反英運動止。第二個階段基本上是他退出反英運動過著退避生活,一直到他再加入反英運動。當然並不是完全退避,他仍然參加社會活動,週遊世界,只是不積極參加印度國內的政治活動而已。第三階段從1919年後直至他逝世。
現在我們就把他的詩歌創作按照這三個階段來談一談。
……
我上面也已經談到,泰戈爾的文學創作,其中也包括詩歌,受到西方唯美主義、象徵主義、純詩等等流派的影響。我在這裡再談一談印度古代梵文詩歌和印度民歌對他的影響。泰戈爾精通梵文文學,談話時常引用一些梵文的詩句。他對於印度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對於迦梨陀娑的作品都非常熟悉。因此,他受一些梵文文學的影響,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是很自然的。但是泰戈爾決不是迷信古代。他對梵文文學的缺點明確地指了出來。他曾經說過:“整個梵文文學是裝模作樣的、文體複雜的、慘澹經營的詩——《沙恭達羅》是例外,在梵文文學中尋找真正好的作品是很難的。”(《爐火邊的泰戈爾》第98頁)。我認為,泰戈爾提出這樣的看法不是沒有見地的。但是這種說法比較籠統,不具體,沒有說明哪一個時代的梵文文學是這樣,也沒有說明哪一個類型的梵文文學是這樣。容易產生誤會。至於民歌對泰戈爾的影響,那是很顯著的。他作詩就喜歡用人民大眾的語言。
總起來,我認為,我們可以這樣說: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泰戈爾都有所繼承,又有所創新。東西兩方面的影響,他都受到了,但是歸根結蒂,他還是獨立的。思想和形式的基調都是印度的。在形式方面,他有意運用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所以他的詩很為老百姓所喜愛。他自己又是音樂家,他的許多詩都鏗鏘可誦,富於音樂感。他的詩之所以流行於印度,特別是孟加拉,其原因就在這裡。
最後我還想談一談泰戈爾的詩歌對中國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泰戈爾一生同情中國,熱愛中國。他曾兩次訪問過中國。第一次訪問時,雖然有一批中國“玄學鬼”和其他的人想利用他為自己的主張張目,但是他還是起了一些積極的作用。他訪問以後,他的作品大量譯成了漢文。當時譯的絕大多數都是詩歌,有少數劇本。因此泰戈爾對中國的影響首先是詩歌。從20年代中期起,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不少體裁像《園丁集》、《新月集》、《飛鳥集》一類的小詩,可見泰戈爾詩歌對中國萌芽時期的新文學創作是有影響的。此外,他在詩中表達的一些思想感情也影響了中國。最突出的,我認為就是對兒童的關心和愛護。在中國封建時代,孩子是沒有地位的,除了《幼學瓊林》、《神童詩》一類的書以外,幾乎沒有給兒童讀的書。五四運動前後,進步的文學家,比如魯迅等,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在中國歷史上,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泰戈爾的詩介紹到中國以後,他那熱愛兒童的感情對中國起了錦上添花的作用。有一些中國作家開始關心兒童文藝,寫了一些給兒童看的文學作品。《寄小讀者》一類的書也陸續出現了。這可以說是中國新時代兒童文藝的開始。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泰戈爾雖然久已作古,但是他的影響在印度人民中還是存在的,他促進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的功績是永不磨滅的。為了加強同外國人民、其中包括印度人民的友誼,為了提高我們全民族的文化科學水平,為了批判繼承世界各國的文學遺產,在今天,當我們全國人民鬥志昂揚地向四個現代化進軍的新長征開始的時候,讀一讀泰戈爾的詩歌,也還是很有意義的。因此我就為泰戈爾詩歌漢譯本做了如上的介紹和評價。 1979年1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