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壩遺址

中壩遺址

中壩遺址,位於重慶市於忠縣境內,被譽為三峽庫區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即使在全世界,也難找一個古遺址能連續不斷地反映5000年古代文明的發展史,而中壩正是這樣一個遺址,這裡的文化堆積層厚達12.5米,歷經了新石器時代、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南朝、唐、宋、元、明、清,完整地展現了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位列199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並被譽為三峽庫區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壩遺址
  • 位置:重慶市於忠縣境內
  • 榮譽三峽庫區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
  • 文物總量:達20萬件
遺址發掘,地理位置,出土文物,挖掘工作,發掘意義,謎團初解,遺留謎團,

遺址發掘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7年12月至1998年底對重慶市忠縣中壩遺址的發掘中,首次發現了有明確地層關係的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與老關廟下層文化晚期階段共存)―老關廟下層文化―哨棚嘴文化的地層疊壓關係,初步建立了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商時期的年代序列,對建立峽江地區史前考古學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義。
發掘首次在重慶峽江地區揭示出東周時期房屋居住遺址48座,其數量之多,上下疊壓延續分布的現象,在同時期遺址中尚屬罕見;房址均為地面建築,平面多呈長方形,面闊3間,房址地面都經過加工處理。這批房址的發現對了解峽江地區東周時期的聚落形態、房址結構的發展和變化、生活方式等,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發掘還揭示東周時期墓葬23座、漢代龍窯5座,是四川盆地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龍窯,對了解漢代龍窯的結構、研究龍窯的起源、發展等問題,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地理位置

中壩遺址位於三峽庫區腹地、重慶忠縣縣城正北6公里乾井河兩岸的台地上,遺址東西最長約350米、南北最寬約140米,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河水的常年沖刷,使遺址的主體部分淪為一座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孤島,人稱“中壩”,故名中壩遺址。 5000年連綿不斷的“通史”式遺址,其厚達12.5米、通史性的地層堆積,在世界上也是極其罕見的中壩遺址。

出土文物

搶救性發掘日前圓滿完成田野發掘工作,搶救出土的文物總量達20萬件,相當於一個國內大型博物館的館藏品數量。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員逐件向忠縣文管所移交中壩遺址自1997年以來出土的文物。這些文物包括:陶、石、骨、銅、鐵等質地的各類器物小件4035件,經過整理統計的出土器物144490件,另有陶片2643袋,總計約20萬件。
中壩遺址文化層厚達12.5米左右,從上到下依次為、南朝、、戰國、春秋、西周、和新石器時代,十分完整地展現了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專家們稱,像中壩這樣的“通史”式遺址,在國內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也極其罕見。

挖掘工作

令人驚奇的中壩遺址考古工作最早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1987年,在四川省文物普查工作中被重新發現和確認後,立即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1997年,三峽庫區文物保護搶救工作正式實施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了該遺址的搶救性發掘工作。中壩遺址的出土文物總量,相當於一個國內大型博物館的藏品數量。考古學者還首次發現了奇異的唐代“瓦棺葬”。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介紹,忠縣中壩遺址的發掘讓考古專家們獲得了非常豐富的不同時期的實物資料,證明了該遺址是三峽庫區最重要的遺址。它的遺存共分為十二個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西周、春秋、戰國、西漢、南朝、唐、宋和明、清,十分完整地展現了中國五千年至今連續不斷、生生不息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是,眾多難得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蹟、遺物為研究三峽庫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而豐富的實物資料。專家們稱,在此之前,國內考古界所發現的重大文物遺址或遺蹟,要么是特定時代的,要么就是斷代遺址;而像忠縣中壩發掘的這樣“通史”式的遺址,在中外考古發現中是空前的,在國內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也是極其罕見的。同時,該遺址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經過正式考古發掘的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的鹽業生產類遺址,填補了我國考古發現遺址類型的空白。

發掘意義

中壩遺址確立了三星堆文化―老關廟下層文化―哨棚嘴文化的三峽庫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發展序列,提出中壩文化的命名,可稱為是三峽庫區文化歷史的一部縮影。

謎團初解

可能是早期鹽業生產遺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面對如此多的遺蹟、遺物,都稱“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為此,四川考古院與北京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等聯手,共同研究,中壩之謎得以初步解開。
1997年,考古學者在商至西周早期地層發現了一種陶角杯的碎片和完整個體。考古學者最初認為它們是一種酒器,但是,它們在這一時期的地層中成為出土量最大的器物,考古學者迷惑了:它們是什麼?
隨後,考古學者又發現了一種花邊束頸圜底罐,此類器物陶質全是夾砂陶,幾乎都飾繩紋。這類器物最早出現在商代,到戰國時,已多到占出土陶器總量的95.98%以上。西周時期的遺址地層,陶片量比土還要多得多。它們又是什麼?
1999年3月,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人類學專家提出:角杯可能是製作鹽塊的模子和運送時的容器。2001年,法國鹽業考古專家指出,這類器物的底部部分,與他在非洲看到的鹽業生產工具十分相像。
在對春秋戰國時期地層的發掘中,考古學者還發現了一類長方形的水槽類遺蹟,坑壁用黃色黏土加工,內壁常常留有灰白色鈣化物的遺蹟。最早發現時,他們把這類遺蹟定性為墓葬,但隨著發掘的繼續,這類遺蹟日漸增多,卻始終未見人骨出土。
在中壩遺址發現的數以百計的房址也與其他遺址的截然不同。考古學者們懷疑,中壩遺址就是早期鹽業生產遺址。
2001年,四川考古院將10多個檢測標本送交專業部門進行成分分析,檢測結果顯示:在水中含有硫酸根,在中壩遺蹟、遺物的鈣化物中也存在。北京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對樣品檢測的結果證實了其準確性。

遺留謎團

窖藏、柱洞、尖底缸仍留謎團
中壩被初步確定為古代鹽都,但一些謎團至今無法得出結論。
窖藏謎團: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地層,考古學家發現了數以百計的灰坑和窖藏,它們關係複雜。“像中壩這樣密集分布和關係複雜的情況,在其他遺址中很難見到。”四川考古院孫智彬教授說。它們用來儲藏什麼?怎樣儲藏?至今還沒有答案。
柱洞謎團:從遺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春秋戰國地層,專家均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柱洞類遺蹟。孫智彬說:“這種遺蹟現象,我們從未見到過,也沒有找到類似的資料記載。”
尖底缸謎團:敞口深腹尖底缸是專家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發現的主要器物,考古隊曾安排兩位有豐富經驗的山西技工對這類器物進行拼對、修復,但經過近3個月的工作,一件也未能修補起來。
它的發現令人震驚,它的發掘令世界關注;它被譽為三峽庫區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我國已故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曾說:誰能解決它的性質問題,誰就應該被評為院士。它就是神秘的中壩遺址。現今,中外專家正試圖攜手破解其中的眾多謎團。中國歷史博物館、重慶三峽博物館採用日本技術在中壩遺址整體截取12米深的地層剖面作為館藏文物保存。
“整個遺址連線性很強,歷代沒有缺環。”中國古陶瓷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文史館館員陳麗瓊女士說。瓷器是中國發明的,具有悠久的歷史,原始瓷器可以追溯到夏朝。到了唐宋時期,瓷器迅速發展,不斷地得到改進,瓷器的造型圖案色等變得更加美麗和漂亮。而忠縣中壩遺址出土的有全國各地的瓷器浙江越窯龍泉窯,江西洪州窯,景德鎮湖田窯安徽繁昌窯河南的湘州窯、臨蓐窯等應有盡有,在發掘出土的這些瓷器中有許多是國內的孤品。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孫智彬認為,從該遺址發掘出的成果來看,已創下六個全國第一:1.從全國古遺址來看,地層堆積最厚。2.延續時間最長。3.出土遺蹟、遺物種類和數量最豐富。4.第一個經過科學、正規發掘,確認了的井鹽生產遺址的遺址類別型。5.中壩遺址研究所涉及的學科門類目前看是三峽地區遺址中最多、研究內容最豐富的。6.開展了考古學、環境考古、鹽業考古、動物考古、浮選、孢粉分析、石質鑑定等多項專題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