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指標是一種以市值為基礎的股票表現測量工具,該指標的構成公司每月加以增刪。從1997年12月31日直至2006年8月31日,該指標每月所包含公司的平均數量為102家。八月的總數量僅為37家,表明IPO市場自五月重啟以來反彈緩慢。該指標追蹤上海、深圳和香港證交所的IPO表現,並以股價變化來計量,起始日為1997年12月31日,結束於該指標發布前一個月的最末一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IPO指標
- 包含公司數:37
- 起始日期:1997年12月31日
- 指標值:100
介紹
指標值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年末值 | 101.7 | 113.4 | 156.1 | 125.2 | 102.4 | 145.3 | 129.0 | 137.8 | - |
月平均值 | 100.9 | 112.9 | 148.6 | 148.5 | 118.4 | 118.1 | 133.1 | 124.4 | 179.4 |
最高值 | 110.1 | 127.7 | 161.9 | 173.4 | 131.1 | 145.3 | 152.0 | 137.8 | 187.6 |
最低值 | 90.8 | 95.5 | 124.6 | 125.2 | 102.4 | 110.1 | 118.2 | 114.3 | 156.8 |
重要性
1984年7月20日 | 中國首家股份制公司北京市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註冊成立 |
1984年11月14日 | 飛樂音響成為首家向公眾發行股票的公司,但其股票未在交易所買賣。 |
1990年11月26日 |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
1990年12月1日 | 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 |
1990年12月19日 | 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個交易日 |
1991年7月3日 | 深圳證券交易所首個交易日 |
1992年10月25日 | 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成立 |
1993年6月29日 | 青島啤酒H股上市,成為第一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 |
1994年2月22日 | 深圳證券交易所新股暫停上市 |
1994年7月1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生效 |
1994年8月1日 | 中國證監會宣布部分外國投資者可以購A股票;當年隨後幾個月新股停止上市 |
1997年5月22日 | 中國政府對國有企業買賣股票加以限制 |
1997年6月6日 | 中國人民銀行對銀行投資股票加以限制 |
1998年1月1日 |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生效 |
1998年11月18日 |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 |
1998年12月2日 | 中國證監會對發行“內部股票”加以限制 |
1998年12月29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發布,並定於1999年7月1日生效 |
1999年6月3日 | 批准全資公司發行B股 |
1999年10月29日 | 證券投資基金在國內銀行間市場買賣 |
1999年11月13日 | 香港創業板市場建立 |
2000年1月6日 | 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獲準進入國內銀行間同業市場 |
2000年6月13日 |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登記在冊的投資者超過5000萬 |
2000年7月6日 |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上市的公司達1000家 |
2001年1月4日 | 中國公司在上海、深圳和香港證券交易所籌資超過100萬億人民幣 |
2001年2月19日 | 國內居民可以持有B股 |
2001年4月23日 | 電器公司PT水仙成為中國第一家退市公司 |
2001年6月22日 | 中國石油發布招股說明書,並擬發行2.8萬億A股,成為第一家在四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大型國有公司 |
2001年8月22日 | 中國石油的股票第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報價 |
2001年9月4日 | 中國第一個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發行 |
2001年12月1日 |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新交易規則》生效 |
2001年12月11日 |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2002年11月4日 | 允許外國投資者購買國有股和法人股 |
2002年12月1日 |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規則生效 |
2002年12月20日 | 第一家中外合資證券公司及第一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成立 |
2003年2月28日 | 中國證監會批准五家機構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託管人資格 |
2003年4月9日 | 第一次要約收購產生 |
2003年4月28日 |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CBRC)成立 |
2003年7月10日 | 瑞士聯合銀行成為第一個投資A股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
2004年5月27日 | 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首個交易日 |
2004年8月31日 | 中國證監會為實施股改而暫停新股發行 |
2004年11月29日 |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股票上市規則(修訂)》 |
2005年2月24日 | 第一個交易所交易基金髮行 |
2005年4月30日 | 部分試點公司開始股權分置改革 |
2005年7月21日 | 人民幣升值2%,中國實行參照一攬子貨幣的有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
2005年9月5日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並實施《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 |
2005年10月27日 | 中國建設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首個交易日,在香港籌資92 億美元 |
2005年10月28日 | 修訂《公司法》和《證券法》 |
2005年11月22日 | 中小企業板完成股改 |
2006年1月5日 | 外國投資者在股改後可投資G股和新上市公司 |
2006年3月7日 | 瑞士水泥生產商Holchin B.V.成為首個投資G股的外國投資者 |
2006年3月21日 | 《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生效 |
2006年5月8日 | 《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生效 |
2006年5月15日 |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對交易規則做出新的調整 |
2006年5月16日 | 長江電力成為根據新規則發行追加股份的第一家公司 |
2006年5月18日 |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方法》生效 |
2006年5月25日 | 工程公司中工國際(CAMCE)成為新規則發布後首家公開招股的公司 |
2006年6月1日 | 中國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第一個交易日,籌資112億美元 |
2006年7月5日 | 中國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個交易日,籌資200億元人民幣 |
2006年10月27日 | 中國工商銀行在滬港兩地的IPO共籌資190億美元,預計集資總額高達219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