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了中國工業發展和能源消費的主要特徵,借鑑日本工業轉型的歷史經驗,並預測中國工業及能源消費的前景。同時,在研究2020年工業及重點行業的節能情景的基礎上,提出工業“十三五”節能的政策建議。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2020年工業節能情景研究
- 作者:戴彥德 白泉
- ISBN: 978-7-5136-3971-2
- 頁數: 223頁
- 定價:¥48.00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0-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書籍信息
編號: 3971
作者: 戴彥德 白泉
日期: 2015年10月
責編: 姜靜
開本: 16 版次:1次
頁數: 223頁
裝幀: 平裝
ISBN : 978-7-5136-3971-2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了中國工業發展和能源消費的主要特徵,借鑑日本工業轉型的歷史經驗,並預測中國工業及能源消費的前景。同時,在研究2020年工業及重點行業的節能情景的基礎上,提出工業“十三五”節能的政策建議。
圖書目錄
第一章中國工業發展已經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一、中國經濟和工業發展轉型升級勢在必行/1
(一)全國經濟增速和工業部門發展速度大幅回落/2
(二)工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3
(三)工業行業利潤大幅下滑/5
(四)工業產品出口遭遇新的“瓶頸”/5
(五)企業成本上升壓力加大/6
(六)環境污染和應對氣候變化壓力加大/7
二、中國工業轉型發展面臨嚴峻挑戰/9
(一)“十二五”規劃描繪了工業轉型的良好前景/9
(二)工業企業轉型面臨的實際困難/10
(三)社會各界對未來工業經濟發展仍存在不同認識/12
一、中國經濟和工業發展轉型升級勢在必行/1
(一)全國經濟增速和工業部門發展速度大幅回落/2
(二)工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3
(三)工業行業利潤大幅下滑/5
(四)工業產品出口遭遇新的“瓶頸”/5
(五)企業成本上升壓力加大/6
(六)環境污染和應對氣候變化壓力加大/7
二、中國工業轉型發展面臨嚴峻挑戰/9
(一)“十二五”規劃描繪了工業轉型的良好前景/9
(二)工業企業轉型面臨的實際困難/10
(三)社會各界對未來工業經濟發展仍存在不同認識/12
第二章中國工業發展和能源消費回顧
一、工業是引領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部門/16
(一)2000年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16
(二)工業對GDP增長具有拉動作用/16
(三)高耗能產品產量大幅增加有力支持了家園建設/18
(四)高耗能產品在國際上的比重持續提高/19
二、工業能源消費是中國能源消費的主體/20
(一)工業是中國能源消費的最主要部門/20
(二)高耗能為特徵的原材料工業是近年工業能源消費的重點/22
三、工業節能是中國節能工作的重中之重/24
(一)主要工業產品單位能耗持續下降/24
(二)有力地支撐了全國節能目標的實現/26
(三)推廣先進技術和淘汰落後是“十一五”工業節能的最主要途徑/26
(四)工業企業是節能工作的主體/29
一、工業是引領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部門/16
(一)2000年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16
(二)工業對GDP增長具有拉動作用/16
(三)高耗能產品產量大幅增加有力支持了家園建設/18
(四)高耗能產品在國際上的比重持續提高/19
二、工業能源消費是中國能源消費的主體/20
(一)工業是中國能源消費的最主要部門/20
(二)高耗能為特徵的原材料工業是近年工業能源消費的重點/22
三、工業節能是中國節能工作的重中之重/24
(一)主要工業產品單位能耗持續下降/24
(二)有力地支撐了全國節能目標的實現/26
(三)推廣先進技術和淘汰落後是“十一五”工業節能的最主要途徑/26
(四)工業企業是節能工作的主體/29
第三章從日本工業轉型歷史經驗看未來中國工業及能源消費前景
一、主要國家轉型時期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變化規律/34
(一)工業轉型階段劃分及特點/35
(二)主要已開發國家工業轉型時期經濟增速和產業結構變化規律/36
(三)各國工業化進程中主導產業變化規律/37
二、日本工業轉型發展歷程/39
(一)日本工業轉型發展時期的基本特點/39
(二)日本工業轉型時期典型行業發展狀況/46
一、主要國家轉型時期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變化規律/34
(一)工業轉型階段劃分及特點/35
(二)主要已開發國家工業轉型時期經濟增速和產業結構變化規律/36
(三)各國工業化進程中主導產業變化規律/37
二、日本工業轉型發展歷程/39
(一)日本工業轉型發展時期的基本特點/39
(二)日本工業轉型時期典型行業發展狀況/46
三、中國和日本工業轉型發展對比研究/59
(一)中國1998—2011年工業發展規律/59
(二)中國和日本工業轉型發展期間的對比/68
四、從工業轉型規律探索中國工業未來發展前景/87
(一)研究方法/87
(二)各行業工業增加值的測算結果/93
(三)各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的測算結果/107
(四)整個工業部門的測算結果/131
五、研究結論/133
(一)關於日本工業轉型的經驗/133
(二)關於中國1998—2011年工業發展的規律/134
(三)關於未來中國工業部門的發展趨勢/134
(四)關於未來中國工業部門的節能目標/135
第四章2020年工業及重點行業節能情景研究
一、分析方法和模型框架/137
(一)方法論/137
(二)模型結構和主要假設/140
二、鋼鐵工業節能情景分析/143
(一)鋼鐵工業總體概況/143
(二)主要設備生產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146
(三)模型構建/151
(四)主要假設/152
(五)主要結果/154
三、建材工業節能情景分析/154
(一)行業發展總體情況/155
(二)行業能源消費狀況和能效水平/157
(三)模型構建/160
(四)主要假設/160
(五)主要結果/162
四、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情景分析/163
(一)行業發展總體情況/163
(二)典型高耗能產品生產情況和能效水平/167
(三)模型構建/171
(四)主要假設/172
(五)主要結果/174
五、石油化學工業節能情景分析/174
(一)行業發展總體情況/174
(二)典型高耗能產品生產情況和能效水平/176
(三)模型構建/180
(四)主要假設/181
(五)主要結果/182
六、電力工業節能情景分析/183
(一)行業發展和能源消費/183
(二)能源效率提高/188
(三)模型構建/191
(四)主要假設/192
(五)主要結果/194
七、工業節能情景分析的主要結果/196
(一)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和終端能源消費量/196
(二)終端能源消費的行業結構/198
(三)工業終端能源消費的品種結構/200
(一)中國1998—2011年工業發展規律/59
(二)中國和日本工業轉型發展期間的對比/68
四、從工業轉型規律探索中國工業未來發展前景/87
(一)研究方法/87
(二)各行業工業增加值的測算結果/93
(三)各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的測算結果/107
(四)整個工業部門的測算結果/131
五、研究結論/133
(一)關於日本工業轉型的經驗/133
(二)關於中國1998—2011年工業發展的規律/134
(三)關於未來中國工業部門的發展趨勢/134
(四)關於未來中國工業部門的節能目標/135
第四章2020年工業及重點行業節能情景研究
一、分析方法和模型框架/137
(一)方法論/137
(二)模型結構和主要假設/140
二、鋼鐵工業節能情景分析/143
(一)鋼鐵工業總體概況/143
(二)主要設備生產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146
(三)模型構建/151
(四)主要假設/152
(五)主要結果/154
三、建材工業節能情景分析/154
(一)行業發展總體情況/155
(二)行業能源消費狀況和能效水平/157
(三)模型構建/160
(四)主要假設/160
(五)主要結果/162
四、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情景分析/163
(一)行業發展總體情況/163
(二)典型高耗能產品生產情況和能效水平/167
(三)模型構建/171
(四)主要假設/172
(五)主要結果/174
五、石油化學工業節能情景分析/174
(一)行業發展總體情況/174
(二)典型高耗能產品生產情況和能效水平/176
(三)模型構建/180
(四)主要假設/181
(五)主要結果/182
六、電力工業節能情景分析/183
(一)行業發展和能源消費/183
(二)能源效率提高/188
(三)模型構建/191
(四)主要假設/192
(五)主要結果/194
七、工業節能情景分析的主要結果/196
(一)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和終端能源消費量/196
(二)終端能源消費的行業結構/198
(三)工業終端能源消費的品種結構/200
第五章結論和建議
一、主要結論/203
(一)轉型升級階段工業發展的特點/203
(二)2020年以前中國工業能源消費展望/206
(三)影響工業節能的主要因素/207
(四)關於“十三五”時期的工業節能目標/211
二、政策建議/213
(一)突出節能對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作用/213
(二)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激發企業節能積極性/214
(三)做好重點行業節能工作/215
(四)強化非高耗能工業的能源利用效率/216
(五)推動節能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217
(六)加強工業節能基礎能力建設/219
一、主要結論/203
(一)轉型升級階段工業發展的特點/203
(二)2020年以前中國工業能源消費展望/206
(三)影響工業節能的主要因素/207
(四)關於“十三五”時期的工業節能目標/211
二、政策建議/213
(一)突出節能對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作用/213
(二)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激發企業節能積極性/214
(三)做好重點行業節能工作/215
(四)強化非高耗能工業的能源利用效率/216
(五)推動節能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217
(六)加強工業節能基礎能力建設/219
表目錄
表2-1主要高耗能產品產量變化與國民經濟成長的關係/18
表2-22000—2011年能源消費彈性係數/21
表2-3“十一五”期間按主要高耗能行業分類的能源消費量及構成/24
表2-4工業部門節能對全國節能量的貢獻度/26
表2-5中國主要工業行業主要先進節能技術套用情況/28
表3-11951—1965年日本鋼鐵產業合理化計畫投資明細/47
表3-2工業子行業輕重工業劃分具體方式/60
表3-31998—2010年工業及其子行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總結/61
表3-4各階段增速大於工業平均增速行業種類及數量總結/63
表3-5增速時序變化形態及對應行業/64
表3-61998—2010年工業子行業發展形態分類/67
表3-7中國主要化工產品產量年均增速總結/81
表3-8中國汽車年產量在世界上的位次變化/86
表3-9工業各子行業“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比重預測結果(基於方法一和方法二)/94
表3-10主要化工產品2015年和2020年產量/99
表3-11電力工業預測全社會用電量/102
表3-12未來工業子行業及總體工業增加值增速估計結果/103
表3-13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估計總結/109
表3-14幾種主要有色金屬單位產品能耗“十二五”規劃目標/110
表3-15根據幾種化學產品推算出的化學工業總能耗/117
表3-16紡織工業主要產品年均增速的設定/118
表3-17幾種紡織產品單位綜合能耗的規劃數值/119
表3-18紡織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預測結果/119
表3-19供電煤耗國內外對比/122
表3-20電力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計算結果/122
表3-21石油、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計算結果/123
表3-22工業子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預測結果/125
表3-23工業主要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的測算結果/128
表3-24工業總體單位增加值能耗情景設定/133
表4-1中國鋼鐵產量和占世界比重的變化趨勢/144
表4-2中國粗鋼產量500萬噸和1000萬噸以上企業數量及占比變化趨勢/145
表4-32005—2012年重點鋼鐵企業工序能耗/147
表4-4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
(GB21256—2007)/148
表4-5現有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耗限額限定值
(GB21256—2007)/150
表4-6新建粗鋼工序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準入值/150
表4-7粗鋼生產工序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先進值/150
表4-8“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152
表4-9鋼鐵行業主要產量變化假設/153
表4-10鋼鐵行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變化結果/154
表4-11“十一五”期間全國水泥與熟料產量及增速/155
表4-12“十一五”期間水泥單位產品能耗變化/158
表4-13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16780—2007,GB16780—2012)/161
表4-14水泥行業情景主要假設/162
表4-15建材其他行業主要假設/162
表4-16建材行業和水泥行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計算結果/163
表4-172005—2012年主要有色金屬產量/164
表4-182005—2011年中國再生金屬利用量與總產量比重/166
表3-15根據幾種化學產品推算出的化學工業總能耗/117
表3-16紡織工業主要產品年均增速的設定/118
表3-17幾種紡織產品單位綜合能耗的規劃數值/119
表3-18紡織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預測結果/119
表3-19供電煤耗國內外對比/122
表3-20電力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計算結果/122
表3-21石油、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計算結果/123
表3-22工業子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預測結果/125
表3-23工業主要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的測算結果/128
表3-24工業總體單位增加值能耗情景設定/133
表4-1中國鋼鐵產量和占世界比重的變化趨勢/144
表4-2中國粗鋼產量500萬噸和1000萬噸以上企業數量及占比變化趨勢/145
表4-32005—2012年重點鋼鐵企業工序能耗/147
表4-4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
(GB21256—2007)/148
表4-5現有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耗限額限定值
(GB21256—2007)/150
表4-6新建粗鋼工序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準入值/150
表4-7粗鋼生產工序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先進值/150
表4-8“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152
表4-9鋼鐵行業主要產量變化假設/153
表4-10鋼鐵行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變化結果/154
表4-11“十一五”期間全國水泥與熟料產量及增速/155
表4-12“十一五”期間水泥單位產品能耗變化/158
表4-13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16780—2007,GB16780—2012)/161
表4-14水泥行業情景主要假設/162
表4-15建材其他行業主要假設/162
表4-16建材行業和水泥行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計算結果/163
表4-172005—2012年主要有色金屬產量/164
表4-182005—2011年中國再生金屬利用量與總產量比重/166
表4-19電解鋁企業單位產品能耗標準(GB21346—2008)/168
表4-20銅冶煉企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GB21248—2007)/169
表4-21鉛冶煉企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GB21250—2007)/170
表4-22鋅冶煉企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GB21249—2007)/171
表4-232005—2011年主要有色金屬能耗指標/171
表4-242015年主要有色金屬產量預測/172
表4-25“十二五”期間有色金屬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錄/172
表4-26有色金屬行業主要產量變化假設/173
表4-27有色金屬行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變化結果/174
表4-28我國石油化學工業主要產品產量/175
表4-292010年石油化學工業部分產品開工率/176
表4-30主要石油化工產品的產量變化假設/182
表4-31石油和化工行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變化結果/182
表4-32中國人均裝機容量和人均用電量變化/185
表4-33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187
表4-34發電用煤及其占全國煤炭消費量的比重/187
表4-352000年以來中國各種發電方式的裝機容量及比重變化/188
表4-362000年以來中國的發電量及其結構/189
表4-372000年以來中國發電部門的能源效率變化/190
表4-38發電企業能耗限定值基礎值/190
表4-39發電企業能耗準入值/191
表4-40發電企業能耗先進值的基礎值/191
表4-41中國電網的線損率/191
表4-42中國“十二五”電力發展主要目標/193
表4-43中國“十二五”電力發展主要目標/194
表4-44中國工業能源消費的變化/196
表4-45中國終端用能工業能源消費的變化/197
表4-46中國電力部門中計入工業部門統計口徑的能源消費量的變化情況/198
表4-47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四大原材料工業的能源消費/199
表4-48可能情景下四大原材料工業占工業終端能源消費總量
的比重/199
表4-49可能情景下其他工業的終端能源消費總量/200
表4-50可能情景下其他工業占工業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200
表4-51可能情景下中國工業終端能源分品種消費/201
表4-52可能情景下中國工業終端能源消費結構/201
表4-53四大原材料工業的能源分品種消費/202
表4-54四大原材料工業的能源分品種消費結構/202
表4-20銅冶煉企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GB21248—2007)/169
表4-21鉛冶煉企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GB21250—2007)/170
表4-22鋅冶煉企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GB21249—2007)/171
表4-232005—2011年主要有色金屬能耗指標/171
表4-242015年主要有色金屬產量預測/172
表4-25“十二五”期間有色金屬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錄/172
表4-26有色金屬行業主要產量變化假設/173
表4-27有色金屬行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變化結果/174
表4-28我國石油化學工業主要產品產量/175
表4-292010年石油化學工業部分產品開工率/176
表4-30主要石油化工產品的產量變化假設/182
表4-31石油和化工行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變化結果/182
表4-32中國人均裝機容量和人均用電量變化/185
表4-33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187
表4-34發電用煤及其占全國煤炭消費量的比重/187
表4-352000年以來中國各種發電方式的裝機容量及比重變化/188
表4-362000年以來中國的發電量及其結構/189
表4-372000年以來中國發電部門的能源效率變化/190
表4-38發電企業能耗限定值基礎值/190
表4-39發電企業能耗準入值/191
表4-40發電企業能耗先進值的基礎值/191
表4-41中國電網的線損率/191
表4-42中國“十二五”電力發展主要目標/193
表4-43中國“十二五”電力發展主要目標/194
表4-44中國工業能源消費的變化/196
表4-45中國終端用能工業能源消費的變化/197
表4-46中國電力部門中計入工業部門統計口徑的能源消費量的變化情況/198
表4-47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四大原材料工業的能源消費/199
表4-48可能情景下四大原材料工業占工業終端能源消費總量
的比重/199
表4-49可能情景下其他工業的終端能源消費總量/200
表4-50可能情景下其他工業占工業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200
表4-51可能情景下中國工業終端能源分品種消費/201
表4-52可能情景下中國工業終端能源消費結構/201
表4-53四大原材料工業的能源分品種消費/202
表4-54四大原材料工業的能源分品種消費結構/202
圖目錄
圖1-1中國GDP增速和工業增加值增速的關係/2
圖1-22004—2012年中國水泥產量和過剩產能變化/3
圖1-3主要地區人均水泥產能變化/4
圖1-4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變化/5
圖1-5國際原油價格/6
圖1-6中國的空氣污染——酸雨/8
圖1-7美國航空航天局於2013年初拍攝的中國華北地區的霧霾情況/8
圖2-12000—2012年中國GDP和工業增加值增長情況/17
圖2-22000—2011年規模以上企業中,輕、重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比較/17
圖2-32010年中國主要高耗能產品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20
圖2-42000—2011年能源消費總量與工業能耗增長情況/21
圖2-52005—2010年高耗能行業能耗增長情況/22
圖2-62005—2010年主要高耗能產品單位綜合能耗變化情況/25
圖2-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按企業規模劃分)/29
圖2-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按登記註冊性質劃分)/30
圖3-1日本、韓國工業轉型時期經濟增速變化情況/36
圖3-2主要國家三次產業結構變化情況/37
圖3-3經濟長波理論與不同歷史時期的工業化進程/38
圖3-4日本“二戰”後人均GDP變化情況/40
圖3-5日本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變化情況/41
圖3-6日本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速情況/41
圖3-7日本城市化進程/42
圖3-81965—1975年日本工業發展速度和三類工業的發展速度變化/43
圖3-91965—1975年日本工業發展情況/44
圖3-101966—1976年日本工業各行業增加值增速/45
圖3-111955—1995年日本鋼鐵產量時序變化/48
圖3-12日本鋼鐵產量與鋼鐵工業增加值關係的變化/48
圖3-13日本鋼鐵行業噸鋼增加值的變化(1990年不變價/噸)/49
圖3-141955—2004年日本銅、鉛、鋅產量時序變化/50
圖3-151955—2004年日本原鋁和再生鋁產量時序變化/51
圖3-161955—2004年日本有色金屬行業的產量與增加值/52
圖3-17日本有色金屬行業噸有色金屬增加值的變化/53
圖3-181955—2005年日本水泥和平板玻璃產量時序變化/53
圖3-191955—2004年日本建材行業的產量與增加值/54
圖3-201955—2000年日本主要煉油產品產量時序變化/55
圖3-211955—2000年日本煉油行業的典型產品產量與增加值/55
圖3-221948—2008年日本發電量及其構成/56
圖3-231943—2003年日本發電主要燃料消耗量/57
圖3-241948—2004年日本汽車產量和汽車出口量/58
圖3-25日本汽車產量和汽車製造業增加值/59
圖3-26中日兩國在可比時期GDP年均增速比較/69
圖3-27中國和日本三產相對比重比較/70
圖3-281998—2011年中國採選業和主要輕工業增加值比重變化/71
圖3-291998—2011年中國主要重工業增加值比重變化/72
圖3-30中國和日本主要輕工業增加值比重的比較/73
圖3-31中國和日本主要重工業增加值比重對比/75
圖3-32中日可比時期鋼鐵產量和鐵鋼比比較/77
圖3-33中國1975—2010年各種有色金屬產量變化/79
圖3-34中國和日本可比時期有色金屬產量變化趨勢比較/80
圖3-35中國和日本可比時期水泥產量變化趨勢比較/81
圖3-361991—2010年中日主要化工產品產量變化趨勢比較/83
圖3-371991—2011年中國成品油產量時序變化/85
圖3-38中國和日本可比時期成品油產量變化趨勢比較/85
圖3-39中日可比時期汽車產量和增速比較/87
圖3-40中國工業未來發展情景研究思路示意圖/88
圖3-41學習曲線示意圖/90
圖3-42由機率密度圖和累計機率圖轉化成情景的示意圖/92
圖3-43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產量與增加值的關係/96
圖3-4410種有色金屬產量與增加值關係/97
圖3-45水泥和平板玻璃產量與非金屬礦製品增加值關係/98
圖3-151955—2004年日本原鋁和再生鋁產量時序變化/51
圖3-161955—2004年日本有色金屬行業的產量與增加值/52
圖3-17日本有色金屬行業噸有色金屬增加值的變化/53
圖3-181955—2005年日本水泥和平板玻璃產量時序變化/53
圖3-191955—2004年日本建材行業的產量與增加值/54
圖3-201955—2000年日本主要煉油產品產量時序變化/55
圖3-211955—2000年日本煉油行業的典型產品產量與增加值/55
圖3-221948—2008年日本發電量及其構成/56
圖3-231943—2003年日本發電主要燃料消耗量/57
圖3-241948—2004年日本汽車產量和汽車出口量/58
圖3-25日本汽車產量和汽車製造業增加值/59
圖3-26中日兩國在可比時期GDP年均增速比較/69
圖3-27中國和日本三產相對比重比較/70
圖3-281998—2011年中國採選業和主要輕工業增加值比重變化/71
圖3-291998—2011年中國主要重工業增加值比重變化/72
圖3-30中國和日本主要輕工業增加值比重的比較/73
圖3-31中國和日本主要重工業增加值比重對比/75
圖3-32中日可比時期鋼鐵產量和鐵鋼比比較/77
圖3-33中國1975—2010年各種有色金屬產量變化/79
圖3-34中國和日本可比時期有色金屬產量變化趨勢比較/80
圖3-35中國和日本可比時期水泥產量變化趨勢比較/81
圖3-361991—2010年中日主要化工產品產量變化趨勢比較/83
圖3-371991—2011年中國成品油產量時序變化/85
圖3-38中國和日本可比時期成品油產量變化趨勢比較/85
圖3-39中日可比時期汽車產量和增速比較/87
圖3-40中國工業未來發展情景研究思路示意圖/88
圖3-41學習曲線示意圖/90
圖3-42由機率密度圖和累計機率圖轉化成情景的示意圖/92
圖3-43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產量與增加值的關係/96
圖3-4410種有色金屬產量與增加值關係/97
圖3-45水泥和平板玻璃產量與非金屬礦製品增加值關係/98
圖3-46主要化工產品產量與化學工業增加值關係/99
圖3-47原油加工量和焦炭產量同石油煉焦行業增加值關係/100
圖3-48汽車產量與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的關係/101
圖3-49供電量和電力工業增加值關係/102
圖3-50紙產量與工業增加值關係/103
圖3-511998—2018年工業主要行業最可能情景下工業增加值變化/105
圖3-52粗鋼和生鐵產量與單位增加值能耗變化關係/108
圖3-5310種有色金屬產量與單位增加值能耗關係/110
圖3-54非金屬製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與產量變化關係/111
圖3-55乙烯產量與乙烯綜合能耗的關係/113
圖3-56合成氨產量與合成氨綜合能耗的關係/114
圖3-57純鹼產量與純鹼綜合能耗的關係/115
圖3-58燒鹼產量與燒鹼綜合能耗的關係/115
圖3-59電石綜合能耗與電石產量的關係/116
圖3-60紙產量與造紙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的關係/117
圖3-61紡織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隨時間變化狀況/120
圖3-62全社會用電量和供電煤耗的關係/121
圖3-63原煤產量和單位增加值能耗關係/124
圖3-64主要行業各情景下單位增加值能耗變化/130
圖3-65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在2015年和2020年的機率分布/132
圖4-1工業部門能源消費情景分析過程/138
圖4-2LEAP模型示意圖/139
圖4-3本書採用的行業結構劃分/140
圖4-4中國統計系統部門劃分/141
圖4-5鋼鐵工業部門模式結構/151
圖4-62010年水泥行業能源消費構成/157
圖4-7建材工業模型結構/160
圖4-8有色金屬工業模型結構/171
圖4-9石油化工部門的模型結構/181
圖4-10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中,重點產品所占能源結構
的變化/182
圖4-112000年以來中國的發電裝機容量和新增裝機/184
圖4-122000年以來中國發電裝機的增長速度/184
圖4-13中國2010年發電裝機及近7年平均增幅與典型已開發國家全國裝機的比較/185
圖4-142010年中國人均裝機容量與已開發國家的比較/186
圖4-152010年中國人均用電量與已開發國家的比較/186
圖4-16電力部門的模型結構/192
圖4-17電力部門發電煤耗的變化情景/194
圖4-18電力部門的化石能源消費量/195
圖4-19中國工業能源消費的變化/197
圖4-20中國工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變化/198
圖5-1日本超市的筷子櫃檯/205
圖5-2日本超市的淨水器櫃檯/206
圖5-3中國工業能源消費的變化/207
圖5-4工業節能的影響因素/208
圖5-5用能企業的節能基礎能力建設/219
圖5-6政府的節能基礎能力建設/221
圖5-7行業協會和第三方機構的節能基礎能力建設/222
圖5-8節能服務公司的基礎能力建設/223"
圖3-47原油加工量和焦炭產量同石油煉焦行業增加值關係/100
圖3-48汽車產量與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的關係/101
圖3-49供電量和電力工業增加值關係/102
圖3-50紙產量與工業增加值關係/103
圖3-511998—2018年工業主要行業最可能情景下工業增加值變化/105
圖3-52粗鋼和生鐵產量與單位增加值能耗變化關係/108
圖3-5310種有色金屬產量與單位增加值能耗關係/110
圖3-54非金屬製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與產量變化關係/111
圖3-55乙烯產量與乙烯綜合能耗的關係/113
圖3-56合成氨產量與合成氨綜合能耗的關係/114
圖3-57純鹼產量與純鹼綜合能耗的關係/115
圖3-58燒鹼產量與燒鹼綜合能耗的關係/115
圖3-59電石綜合能耗與電石產量的關係/116
圖3-60紙產量與造紙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的關係/117
圖3-61紡織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隨時間變化狀況/120
圖3-62全社會用電量和供電煤耗的關係/121
圖3-63原煤產量和單位增加值能耗關係/124
圖3-64主要行業各情景下單位增加值能耗變化/130
圖3-65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在2015年和2020年的機率分布/132
圖4-1工業部門能源消費情景分析過程/138
圖4-2LEAP模型示意圖/139
圖4-3本書採用的行業結構劃分/140
圖4-4中國統計系統部門劃分/141
圖4-5鋼鐵工業部門模式結構/151
圖4-62010年水泥行業能源消費構成/157
圖4-7建材工業模型結構/160
圖4-8有色金屬工業模型結構/171
圖4-9石油化工部門的模型結構/181
圖4-10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中,重點產品所占能源結構
的變化/182
圖4-112000年以來中國的發電裝機容量和新增裝機/184
圖4-122000年以來中國發電裝機的增長速度/184
圖4-13中國2010年發電裝機及近7年平均增幅與典型已開發國家全國裝機的比較/185
圖4-142010年中國人均裝機容量與已開發國家的比較/186
圖4-152010年中國人均用電量與已開發國家的比較/186
圖4-16電力部門的模型結構/192
圖4-17電力部門發電煤耗的變化情景/194
圖4-18電力部門的化石能源消費量/195
圖4-19中國工業能源消費的變化/197
圖4-20中國工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變化/198
圖5-1日本超市的筷子櫃檯/205
圖5-2日本超市的淨水器櫃檯/206
圖5-3中國工業能源消費的變化/207
圖5-4工業節能的影響因素/208
圖5-5用能企業的節能基礎能力建設/219
圖5-6政府的節能基礎能力建設/221
圖5-7行業協會和第三方機構的節能基礎能力建設/222
圖5-8節能服務公司的基礎能力建設/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