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 民族學

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 民族學

《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 民族學》是2008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聖敏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 民族學
  • 作者楊聖敏
  • ISBN:9787563378623
  • 頁數:404
  • 定價:64.00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1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人類對自身的探索和了解遠遠落後於對客觀世界的了解。19世紀中葉以後,才出現了一個專門研究人類自身的學科——人類學。人類學從生物和社會文化兩個角度研究人類,分別叫“生物人類學”(或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或社會人類學)。文化人類學又稱為“民族學”。民族學研究的單位並不是單個的人,而是群體,即它主要研究不同人群的文化特點以及這種特點產生的原因。這個“人群”可以是一個民族,也可以是以職業、地域、年齡、宗教信仰、性別等劃分的不同人群。民族學於20世紀初傳人中國,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了。這一百年歷史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舊中國時代的民族學、新中國前期的民族學和新時期(1978-2008)以來的民族學。
在舊中國時代,中國的民族學界主要依託於西方各學派的理論和方法,在幾十所大學開設了民族學人類學課程。到了新中國成立前期,20世紀50年代,中國民族學界成為蘇維埃民族學派的一支,曾為民族識別和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作出卓越貢獻,並為新中國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參考。新時期以來,在與西方學術界完全斷絕來往三十年之後,中國民族學界再次融人國際學術界,成為國際民族學界的一員。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它已全面開放,不再自囿於某一學派或觀點,並已初步自立門戶,在學術上已形成了自己的本土化特點,一個中國民族學派——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歷史功能學派已初現端倪。
民族學又稱“文化人類學”,於20世紀初傳入中國,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中國民族學曾與西方學術界完全斷絕往來30年,改革 放後,中國民族學界再次融入國際學術界,成為國際民族學界的一員。經過近30年的努力,它已全面 放,不再拘囿於某一學派或觀點,並已初步自立門戶,在學術上已形成自己的本土化特點,一個中國民族學派——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歷史功能學派已初現端倪。本書就是對中國民族學這30年發展狀況的全面介紹和總結。

目錄

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百年回顧與新時代的總結
第一節 舊中國時代的民族學
第二節 新中國前期的民族學
第三節 新時期以來的民族學
第二章 恢復與重建
第一節 民族學學科的重構與定位
第二節 教學與研究機構的建設
第三節 課程設定與教材分析
第四節 翻譯介紹國際民族學界的成果
第五節 本土化研究成果的總結與反思
第三章 實地調查
第一節 全國性的實地調查
第二節 區域性的調查
第三節 專題性的實地調查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主要研究成果與焦點問題(一)
第一節 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
第二節 套用性與對策性研究
第五章 主要研究成果與焦點問題(二)
第一節 漢人社會研究和海外研究
第二節 台港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概述
第六章 歷史經驗與未來展望
第一節 歷史經驗與存在問題
第二節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大事記
附錄2:民族學主要學術團體
附錄3:民族學(含人類學)教學與研究機構
附錄4:教育部重點研究中心和“985工程”創新基地(民族研究類)
附錄5:主要民族研究機構與團體
後記

作者簡介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組織編寫。 楊聖敏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中國當代民族問題戰略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專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副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