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文化》是張祚恬、白文杰主編,2019年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馬鈴薯文化
- 作者:張祚恬、白文杰
- 出版社: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7月1日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2960560
《中國馬鈴薯文化》是張祚恬、白文杰主編,2019年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馬鈴薯文化》是張祚恬、白文杰主編,2019年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主要內容包括中國馬鈴薯文化概述,中國馬鈴薯文化的淵源,中國馬鈴薯的生產發展與科研成就,中國馬鈴薯肴饌文化,中國馬鈴薯與文學藝術,中國馬鈴薯文化發展...
中國(滕州)馬鈴薯科技文化節是由農業部信息中心、山東省農業廳、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滕州市人民政府等單位主辦的發展農業的盛會。節日習俗 中國(滕州)馬鈴薯科技文化節每年一屆,從第九屆開始對外發布中國(滕州)馬鈴薯科技...
中國·定邊馬鈴薯文化節 中國·定邊馬鈴薯文化節是陝西省定邊縣舉辦的旅遊活動。始於2008年,此後每年一屆。節日期間,舉辦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現代農業機械推薦展銷及農產品展銷、馬鈴著及世界糧食安全高峰論壇、民俗賽驢大會等系列活動。
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占中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是甘肅定西市、寧夏固原市、西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
“馬鈴薯四部曲”是指陳昂為中國(滕州)馬鈴薯科技文化節創作的4首詩歌,它們分別是《馬鈴薯的思念》《馬鈴薯的春天》《馬鈴薯的盛宴》《馬鈴薯的暢想》。內容簡介 陳昂為中國(滕州)馬鈴薯科技文化節創作的4首詩歌,它們分別是《馬鈴薯的...
享譽海內外的潮州菜是中國四大菜系粵菜的主幹與代表,其烹飪技藝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有“國際上最好的中華料理”之稱。有著三千多種常用的,一萬多種用到的烹飪原料,五百多種調味料製作的中國菜品。食鹽為百味之...
飲食文化 1853年春天,海軍上尉范德比爾特到紐約的一個旅遊勝地度假。有一天,他在晚餐的時候向廚師抱怨馬鈴薯片太厚了。廚師決定和范德比爾特開個玩笑,他將馬鈴薯切成像紙一樣的薄片,在熱油中油炸,然後撒上調料。本來想開個玩笑,沒想到...
在中國,薯類產量次於稻穀、小麥和玉米,是第四大類糧食品種,薯類包括甘薯、馬鈴薯和木薯等。(一)甘薯 甘薯又稱紅薯、白薯、番薯、山芋等。甘薯塊根是由薯蔓上生出的不定根積累養分膨大而成,形狀有橢圓形、紡錘形等、表皮顏色分白...
地三鮮 小土豆燉牛腩 宮保土豆 土豆燜雞塊 過油土豆條 土豆南瓜盅 薯泥蝦球 西芹炒土豆 馬幫羊肉 雞翅根燒土豆 剁椒蒸土豆 大盤雞 土豆燒牛排 酸菜土豆炒粉條 韭菜土豆絲煲 土豆蒸雞 【冷盤】【湯羹】……下篇 馬鈴薯產業文化 代跋 ...
今天,馬鈴薯僅次於小麥、玉米和稻米,成為全世界第四大耕作食用植物。在安第斯山脈居民耕種的約 30 種可食用的根莖類植物中,只有馬鈴薯周遊列國,擁有國際地位。英格麗·哈斯林格在這本內容豐富的馬鈴薯文化史中,敘述了馬鈴薯突破最初的偏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旭指出,從種質資源角度講,中國起源的作物像穀子、稻、大豆基本上都帶有“皮”(穎殼),而國外起源的作物如小麥、玉米、甘薯、馬鈴薯大多沒有“皮”。帶有“皮”的作物耐貯存,因此可以應對災荒...
二、促進糧食文化整合 三、推動糧食文化演進 四、提升糧食文化實力 糧食物質文化篇 第五章糧食種植 一、中華民族培育的粟、黍、菽與稻 二、從非洲、西亞傳人的高粱、小麥與豌豆 三、來自中、南美洲的玉米、甘薯和馬鈴薯 第六章糧食...
馬鈴薯文化主題公園(5張) 1/7 參考資料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70頁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5(鄉鎮卷).北京:中國...
為了達到健康之道,除了須注意日常生活習慣之調整外,飲食的調整也可達到養生目的,中國千年來的生活體驗,經歷了「神農本草經」,「食療本草」甚至「本草綱目」等,已經將食物及醫藥溶成一體,演化出「藥食同源」之文化,中國醫學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