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邏輯史(五卷本)

中國邏輯史(五卷本)

《中國邏輯史(五卷本)》是現代李匡武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邏輯史(五卷本)
  • 作者:李匡武
  • 出版時間:1989年11月
  •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 類別:哲學
  • 創作年代:現代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迄今為止一部資料最詳、內容最豐富、包括年代最長的中國邏輯史通史性專著,是國家六.五計畫重點科研項目。它是在完成嫂《中國邏輯史資料選》的基礎上,從1983年開始,經過四年多時間的努力探索,集體編寫而成的。全書分為先秦、西漢魏晉爾北朝、唐宋元明、近代和現代五卷,對中國先秦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邏輯思想演變的軌跡作出了全面系統的描聳,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在緒論中,作者簡要介紹了中國邏輯史發展的概況、特點和規律,論述了中國邏輯史分為五個時期的根據和理由以及研究中國邏輯史的意義等。
第一卷為先秦卷,作者以“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辭”的鄧析為始,以“愚晚周諸子之精英,薈先秦百家之妙文”的噶《呂氏春秋》殿後,對先秦名辯邏輯思想發韌、奠基、創立和發展的內在行程,作出了細緻而清晰的描繪。其中的《墨辯邏輯學》一章是該卷的重點,本章全面地介紹了後期墨家所提出的邏輯學說和體系,有力地論證了我國先秦已經形成了的《墨辯》為代表的相當完整的名辯邏輯理論體系。
第二卷為西漢魏晉南北朝卷。作者根據西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邏輯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其與先秦名辯思想的理論淵源關係,總結出了從西漢到南北朝近八百年間的邏輯思想單純是對先秦名辯邏輯的繼承與發展的特點。該卷以王充的邏輯思想為重點,系統論述了王充在吸取先秦名辯思想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論證邏輯體系,並對魏晉時期繼戰國之後出現的新的名辯高潮,特別是魯勝和《列子》對先秦名辯邏輯的研究,給予了應有的重視和探討。
第三卷為唐明卷;作者一方面繼續挖掘該時期隱秘的、零散的名辯思想,另一方面則著力探討印度因明邏輯在我國的傳人和發展,系統地介紹了玄奘、窺基、神泰、學軌等唐代諸師的因明研究及其突出貢獻,使得該卷具有鮮明的“因明”特色。
第四卷為近代卷。即從明末李之藻傳入西方傳統邏輯為開端到五四運動以前的邏輯思想。作者系統介紹了西方傳統邏輯兩次移植到中國的過程、特點和意義。並且隨著考注學的興起,出現了中國繼魯勝以後第一批先秦名辯著作的注釋本,為傳統邏輯的普及和古代名辯邏輯的研究準備了條件。該卷突出了這一時期西方傳統邏輯傳入和先秦名辯著作被發掘並開始受到重視的特點。
第五卷為現代卷,時間為從“五四”時期現代數理邏輯的開始傳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邏輯科學開始出現全面繁榮和全面發展的新時期。作者介紹了數理邏輯在我國傳入、傳播的情況和特點;提供了傳統邏輯在我國普及、教學和學術爭鳴的詳細史料;對發生在我國三十年代的那場對形式邏輯的批判,作出了客觀評價;對這一時期我國先秦名辯邏輯和印度因明研究,作出了詳盡的評述。本卷所涉及的內容都是第一次公開寫入的,這是全書最有新意的一卷。
本書第一次清晰地理出了中國邏輯思想發展的線索,提出了中國邏輯思想史的新體系。同時,充分吸收前人特別是近年來中國邏輯史研究的成果,並有新的發揮,開闢了新的研究領域,增加了新的篇章。是研究中國邏輯史不可多得的一本重要著作。

出版信息

98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