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德思想精義》是現代張定宇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道德思想精義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張定宇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認為中國固有倫理道德傳統,最富有理性精神與人道精神。這種道德思想,即包含了合理的人生觀與倫理觀,也包括了合理的社會觀與政治觀,並且有其一貫的道理存在。本書就是力求探求這種道德思想中的一貫道理,闡明中國道德思想的體系與範疇;闡明中國倫理道德信念的意義與價值;並闡明三民主義與中國固有倫理道德傳統文化的聯繫。為此,作者將全書內容分為六篇:即緒論、德性篇、德行篇、德目篇、德修篇和德化篇。德性是中國道德思想的出發點,德化是其歸宿點,由德性而德行,由德行而德化,這就是孔孟儒季中成己成人的一貫道理。具體講來,在德性篇中,作者從天理論到人的善性,進而闡明性民心的關係以及前人對心與良知的論述。分析了古人的天理與人慾、天理與仁之說,歸納出仁即是人生之理,由於仁道是根於人性的仁理而立,因此先儒主張人須致力於率性與盡心的工夫,以盡得仁理,踐乎仁道。人要法天。在德行篇中,作者闡述了先儒們以實踐仁義之道,作為道德行為的積極目的的思想,其行為的準則便是種種的德,包括孝悌、忠信、仁、義、禮、忠恕、勇、智、和、恥、敬、恆等。所有的德都為一個目的,即行道。此外,還要明人倫、立人格、正動機、擇中庸。其中誠(動機)為德行的基礎,中庸為德行的最高境界。在上述種種德中,要以仁、義、禮、智、忠、孝、廉、恥、恕、誠、信、勇、和平諸德為中心,這是中華民族立國的民族精神基礎。中國道德思想,除了重視人之本有的良知良能的德性外,非常重視人的修養工夫,所謂修養,即一種不斷的扶正培養之功。人的德性要依6QF卜修養,才可以不斷精進,趨於圓滿充實。修德工夫分內在工夫與外在工夫。內在工夫包括立志、正心,居敬、寡慾、內省、養氣、畏天與致良知。外在工夫包括改過,好學。中國先儒最注重的是內在工夫,尤以致良知為修德的最根本的工夫。因為修德的目的,在於為善去惡,而致良知的精義,就是在於明善去惡。能致知,便是明乎天理,而著實為善去惡下。
最後一篇為德化篇。中國道德思想,其目的不僅在於獨善其身,而且在於兼營天下。以德配天,贊天地之化育,從政治的意義上來看,印修己以道,治人以德,以德化人,而使天下歸於至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綱領是政治的基本原則,而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德目,是實現這基本原則的必要的次弟與方法。儒家的德治主張除上述外,還有正己、尊賢、貴民、行仁政、重教化幾個要點,此外並以進大同、致王道為其治國平天下的最後目標。
總之,中國道德思想博大精深,砘於今日世界人類前途,實在是謀求世界和平的最有價值的思想。作者對中國道德思想的精闢、獨到的分析,為我們系統、準確地把握中國道德思想的精義,無疑具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出版信息
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12月初版,1983年11月第三版,1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