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調查(總第12卷·村莊類第11卷·長江區域第4卷)

中國農村調查(總第12卷·村莊類第11卷·長江區域第4卷)

《中國農村調查(總第12卷·村莊類第11卷·長江區域第4卷)》是2018年8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勇、鄧大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農村調查(總第12卷·村莊類第11卷·長江區域第4卷)
  • 作者:徐勇、鄧大才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定價:298 元 
  • ISBN:9787520124522
  • 字數:1123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2015年是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歷史上的關鍵一年。在這一年,本院不僅成為完全獨立建制的研究機構,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明確了目標,特別是進行學術整合,構建了一個全新的調查研究計畫。這一計畫的內容包括多個方面,其中,中國農村調查是基礎性工程。從2015年開始出版的《中國農村調查》便是其主要成果。
學術研究是一個代際接力、不斷提升的過程。農村調查是本院的立院之本,興院之基。本院的農村調查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基於項目調查的個案調查(1985-2005年)。
20世紀80年代開啟的中國改革開放,起始於農村改革。延續20多年的人民公社體制被廢除後,農村的生產功能由家庭所承擔,社會管理功能則成為一個新的問題。這一問題引起我院學者的關注。1928年出生的張厚安先生是中國政治學恢復以後較早從事政治學研究的學者之一。他與當時其他政治學學者不同,比較早地關注農村政治問題,並承擔了農村基層政權方面的國家研究課題。與此同時,本校其他學者也承擔了有關農村政治研究的課題。1988年,這些學者建立起以張厚安先生為主任的農村基層政權研究中心,由此形成了一個自由結合的學術共同體。
作為一個學術共同體,農村基層政權研究中心有其研究宗旨和方法。在學術共同體建立之初,張厚安先生就提出了“三個面向,理論務農”的宗旨。“三個面向”是指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理論務農”是指立足於農村改革實踐,服務於農村改革實踐。這一宗旨對於政治學者是一個全新的使命。政治學研究政治價值、政治制度與政治行為。傳統政治學更多研究的是國家制度和國家統治,以文本為主要研究方法。“三個面向”的宗旨,必然要求方法的改變,這就是進行實地調查。自學術共同體形成開始,實地調查便成為我們的主要研究方法。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張厚安先生為領頭人的學者就開始進行農村調查。最初是走向農村,進行全國性的廣泛調查,主要是面上了解。1995年,在原農村基層政權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農村問題研究中心,由張厚安先生擔任主任,由1955年出生的中年學者徐勇教授擔任常務副主任。新的中心的研究重點仍然是基層政權與村民自治,但領域有所擴大,並將研究方法凝練為“實際、實證、實驗”,更加強調“實”。這種務實的方法開始引起學術界的關注,並注入國際學術界的一些研究理念和方法。我們的農村調查由面上的了解走向個案調查。年屆七旬的張厚安先生親自帶領和參與個案村莊調查,其代表作是《中國農村村級治理-22個村的調查與比較》。這一項目在全國東、中、西三個地區選擇了6個重點村和18個對照村進行個案調查,參與調查人員數十人,並形成了一個由全國相關人員參與的學術調查研究團隊。
第二階段主要是基於機構調查的全面調查(2005-2015年)。
1999年,國家教育部為推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啟動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基地建設。當年,華中師範大學農村問題研究中心更名為“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由徐勇教授擔任主任。2000年,中心成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在基地成立之前,以張厚安教授為首的研究人員是一個沒有體制性資源保障,純因個人興趣而結合的學術共同體,有人堅持下來,也有人離開。成為教育部基地以後,中心仍然堅持調查這一基本方法,並試圖體制化。其主要進展是在全國選擇了20多家機構作為調研基地,以為全國性調查提供相應的保障,並建立相互合作關係。
作為教育部重點基地,中心是一個有一定資源保障的學術共同體,有固定的編制人員,也有固定的項目經費,條件大為改善,但也產生了新的問題。這就是農村調查根據各人承擔的研究項目而開展。這不僅會造成研究人員過分關注項目資源分配,更重要的是造成調查研究的“碎片化”和“片斷化”,難以形成整體和持續性的調查。同時,研究人員也會因為理念和風格不同而產生分歧,造成體制性的學術共同體動盪。為了改變調查研究項目體制引起的“碎片化”傾向,2005年,徐勇教授重新規劃了基地的發展,提出“百村觀察計畫”,計畫在全國選擇100多個村進行為期10年、20年、30年以至更長時間的調查和跟蹤觀察。目標是如建立氣象觀測點一樣,能夠及時有效地長期觀測農村的基本狀況及變化走向。這一計畫得到時任華中師範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處處長的石挺先生的鼎力支持。2006年,計畫得以試行,主要由劉金海副教授具體負責。最初的試點調查村只有6個,後有所擴展。2008年,在試點基礎上,由鄧大才教授主持,全面落實計畫,調查團隊根據嚴格的抽樣,確定了200多個村和3000多個農戶的調查樣本。
“百村觀察”是一項大規模和持續性的調查工程,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同時它又是一項公共性的基礎工程,人們對其認識有所不同。因為它要求改變項目體製造成的調查“碎片化”和研究“個體化”的工作模式。為此,學術共同體再次發生了有人退出、有人堅持、有人加入的變化。

圖書目錄

總 序【徐 勇】
凡 例【《中國農村調查》編輯組】
村莊類分序【徐 勇】
因田而聚:流動性村落的小農與社會——長江區域羅家壩村調查
第一章 羅家壩村的由來與演變
  第一節 村落由來
 一 羅姓入川
 二 插棧落業
 三 置地成壩
 四 因姓得名
  第二節 村落形成
 一 災害之變
 二 他姓成主
 三 招佃納租
 四 因田而聚
 五 建制沿革
  第三節 羅家壩村當下概況
 一 大族分散
 二 地域擴展
 三 一村九組
第二章 羅家壩村的自然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稻作農業
 一 氣候與稻作熟制
 二 地形與稻田分布
 三 土壤與稻穀產量
 四 水源與稻作方式
 五 農田與稻作單元
  第二節 “資源稟賦”與生存空間
 一 自然稟賦與生存空間拓展
 二 人塑資源與生存空間流動
  第三節 “因田而居”與空間格局
 一 院落分布
 二 住房格局
 三 村落交通
第三章 羅家壩村的經濟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人與土地及其生產能力
 一 人口與土地
 二 生產能力
  第二節 產權與產權關係
 一 土地性質及土地所有類型
 二 土地買賣
 三 土地租佃
  第三節 經營與經營關係
 一 經營單元
 二 經營決策
 三 經營投入
 四 經營合作
 五 經營借貸
  第四節 交換與交換關係
 一 村內交易
 二 趕場
 三 流動擔力
  第五節 分配與分配關係
 一 分配單元
 二 分配決策
 三 分配內容
 四 分配關係
  第六節 消費與消費關係
 一 消費決策
 二 消費結構
 三 消費慣行
 四 消費關係
  第七節 繼承與繼承關係
 一 繼承權
 二 繼承物
 三 繼承方式
 四 繼承關係
  第八節 羅家壩村經濟變遷
 一 1949年前的傳統經濟形態
 二 1949年後傳統經濟形態變遷
  第九節 羅家壩村經濟實態
 一 小農經濟實態
 二 村落經濟概況
第四章 羅家壩村的社會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血緣與血緣關係
 一 家庭
 二 親屬
 三 近親和遠親
 四 姻親
 五 擬血緣
 六 血緣關係
  第二節 地緣與地緣關係
 一 四鄰和同眷
 二 團轉
 三 熟人
 四 地緣關係
  第三節 業緣與業緣關係
 一 河堰會
 二 “穀草攬子”
 三 八大金剛
 四 魯班會
 五 陰陽協會
 六 業緣關係
  第四節 信緣與信緣關係
 一 川主會
 二 月課會
 三 觀音會
 四 雷神會和東嶽會
  第五節 組織與組織關係
 一 袍哥
 二 青幫
 三 討口子
 四 雷神會
 五 姊妹會
  第六節 交往與交往關係
 一 親戚走動
 二 近壋來往
 三 朋友交往
 四 交往關係
  第七節 流動與流動關係
 一 擇地而遷
 二 分家而散
 三 躲債而走
 四 因役而逃
 五 流動關係
  第八節 分化與群體關係
 一 財富分化
 二 職業分化
 三 地位分化
  第九節 衝突與衝突關係
 一 家庭糾紛
 二 家族矛盾
 三 鄉鄰不睦
 四 行業爭利
 五 官幫衝突
 六 衝突關係
  第十節 保護與保護關係
 一 武術自保
 二 以暴制暴
 三 權勢依附
 四 結幫入會
 五 公共防禦
  第十一節 羅家壩村社會變遷
 一 1949年前傳統社會形態
 二 1949年後社會形態變遷
  第十二節 羅家壩村社會實態
 一 家庭結構
 二 社會關係
第五章 羅家壩村的文化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崇拜與崇拜關係
 一 祠堂
 二 祖墳
 三 家譜
 四 神龕
  第二節 信仰與信仰關係
 一 佛祖
 二 川主大帝
 三 觀音菩薩
 四 土地菩薩
 五 東嶽大帝
 六 雷公菩薩
 七 灶神和財神
 八 水神和果樹神
 九 行業神
 十 仙娘婆
  第三節 思維與思維關係
 一 經驗思維
 二 務實思維
 三 中庸思維
 四 循環思維
 五 平均思維
  第四節 態度與態度關係
 一 生育態度與關係
 二 生產態度
 三 生活態度
 四 社會態度
 五 政治態度
 六 人生態度
  第五節 習俗與習俗關係
 一 農事習俗
 二 農居習俗
 三 生活習俗
 四 節慶習俗
 五 禮儀習俗
  第六節 規訓與規訓關係
 一 家庭教化
 二 家族訓誡
 三 學校教育
 四 鄉俗塑造
  第七節 文娛與文娛關係
 一 川戲
 二 坐茶館
 三 賭錢
 四 擺龍門陣
  第八節 羅家壩村文化變遷
 一 1949年前傳統文化形態
 二 1949年後文化形態變遷
  第九節 羅家壩村文化實態
 一 興盛的宗族活動
 二 矛盾的生育態度
 三 延續的茶館文化
第六章 羅家壩村的治理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政權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治理體系
 二 治理內容
 三 治理方式
 四 政權治理關係
  第二節 家戶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治理單元
 二 治理主體
 三 治理內容
 四 治理規則
 五 治理關係
  第三節 村落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治理主體
 二 治理內容
 三 治理手段
 四 治理關係
  第四節 親族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治理單元
 二 治理主體
 三 治理內容
 四 治理方式
 五 治理關係
  第五節 信緣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治理單元
 二 治理主體
 三 治理內容
 四 治理方式
 五 信緣治理關係
  第六節 業緣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治理單元
 二 治理主體
 三 治理內容
 四 治理方式
 五 治理關係
  第七節 羅家壩村治理變遷
 一 1949年前的傳統治理形態
 二 1949年後治理形態變遷
  第八節 羅家壩村治理實態
 一 兩委治理
 二 治理內容
附錄1 岳池農家人——摘編自《岳池農家文化志》
附錄2 禁約條則
附錄3 岳池縣回龍鄉(鎮)合作社章程草案
附錄4 羅家壩村村規民約
羅家壩村調查日記
輕重相權:河畈平原村落的關係與治理——長江區域塔灣村調查
第一章 村落的由來與演變
  第一節 村落的由來與形成
 一 始遷之爭
 二 四姓入灣
 三 村落與農戶
  第二節 村落的建制沿革
 一 餘干縣建制沿革
 二 新中國成立前村落建制
 三 新中國成立後村落建制
  第三節 村落當下現狀
 一 黃芽行政村概況
 二 塔灣自然村現狀
第二章 塔灣自然村的自然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自然地理形態
 一 氣候特徵
 二 地形地貌
 三 土壤特徵
 四 交通狀況
  第二節 水網環境
 一 河流
 二 水塘
 三 泉水、雨水與圳溝
  第三節 稻作體系
 一 稻作概況
 二 稻作環節
  第四節 居住格局
 一 大散居,小聚居
 二 傍水而居
 三 望田而居
 四 相鄰建房
 五 村落居住實態
第三章 塔灣自然村的經濟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人與土地及其生產能力
 一 人與土地的關係
 二 人與生產能力的關係
  第二節 產權與產權關係
 一 土地性質與土地所有類型
 二 土地買賣關係
 三 土地租佃關係
  第三節 經營與經營關係
 一 經營主體
 二 經營關係
  第四節 交換與交換關係
 一 村內交易
 二 集市交易
 三 流動式交易
  第五節 分配與分配關係
 一 分配單元
 二 分配決策
 三 分配內容
 四 分配關係
  第六節 消費與消費關係
 一 家庭消費
 二 共同消費
  第七節 繼承與繼承關係
 一 繼承權
 二 繼承物
 三 繼承方式
 四 繼承關係
  第八節 塔灣自然村經濟變遷
 一 1949年前的傳統經濟形態
 二 1949年後傳統經濟變遷
  第九節 塔灣自然村經濟實態
 一 小農經濟概況
 二 村落經濟概況
第四章 塔灣自然村的社會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血緣與血緣關係
 一 血緣主體
 二 血緣關係
  第二節 地緣與地緣關係
 一 地緣主體
 二 地緣關係
  第三節 業緣與業緣關係
 一 業緣組織
 二 業緣關係
  第四節 信緣與信緣關係
 一 信緣主體
 二 信緣關係
  第五節 交往與交往關係
 一 交往活動
 二 交往關係
  第六節 流動與流動關係
 一 社會流動
 二 流動關係
  第七節 分化與群體關係
 一 血緣分化
 二 職業分化
 三 家戶財富分化
  第八節 衝突與衝突關係
 一 家庭內部衝突與衝突關係
 二 家戶外部衝突與衝突關係
  第九節 保護與保護關係
 一 家庭保護與保護關係
 二 家戶外部保護與保護關係
  第十節 塔灣自然村社會變遷
 一 1949年前傳統社會形態狀況
 二 1949年後傳統社會形態變化
  第十一節 塔灣自然村社會實態
 一 血緣關係
 二 地緣關係
 三 信緣關係
 四 社會流動
 五 社會分化
 六 社會交往
 七 社會衝突
 八 社會保障
第五章 塔灣自然村的文化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崇拜與崇拜關係
 一 先人崇拜
 二 祭祀慣行與關係
  第二節 思維與思維關係
 一 經驗思維與思維關係
 二 務實思維與思維關係
 三 中庸思維
 四 循環思維與思維關係
 五 平均思維與思維關係
  第三節 態度與態度關係
 一 生育態度
 二 生產態度
 三 生活態度
 四 社會態度
 五 政治態度
 六 人生態度
  第四節 習俗與習俗關係
 一 婚喪習俗及關係
 二 節慶習俗與習俗關係
 三 日常習俗與習俗關係
  第五節 規訓與規訓關係
 一 家庭教化與規訓
 二 族內教化與規訓
 三 學校教育與規訓
 四 政治教化
  第六節 文娛與文娛關係
 一 節慶文娛與文娛關係
 二 日常休閒娛樂與娛樂關係
  第七節 塔灣自然村文化變遷
 一 崇拜與信仰的變遷
 二 生育觀念的變遷
 三 教育的變遷
 四 文化娛樂的變遷
 五 村落習俗的變遷
 六 思維與態度的變遷
  第八節 塔灣自然村文化實態
 一 祖先崇拜與神明信仰
 二 生育觀念
 三 教育
 四 文化娛樂
 五 風俗習慣
第六章 塔灣自然村的治理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政權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政權治理體系
 二 政權治理主體
 三 政權治理內容
 四 政權治理方式
  第二節 家戶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家戶治理主體
 二 家戶治理內容
 三 家戶治理方式
  第三節 村落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村落治理主體
 二 村落治理內容
 三 村落治理方式
  第四節 親族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家族治理
 二 親戚治理
  第五節 信緣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社廟、觀音廟及其治理
 二 琚氏“團拜”及其治理
 三 觀音堂及其治理
 四 鄒坊菩薩廟及其治理
  第六節 業緣治理與治理關係
 一 集市治理與治理關係
 二 家庭式交易治理與治理關係
 三 行業治理與治理關係
  第七節 塔灣自然村治理變遷
 一 1949年前的村落治理形態
 二 1949年後的村落治理變遷
  第八節 塔灣自然村治理實態
 一 村民自治概況
 二 親族治理與村治
 三 村民理事會與村治
 四 家戶治理
塔灣自然村調查小記
塔灣自然村調查日誌(節選)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