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研究

中國農村“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研究

《中國農村“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研究》是楊舒創作的管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0年6月。

在人口移出老齡化背景下,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失能老年人的養老和照護問題日益突出。該書立足於家庭、政府及社會,創新性地提出滿足農村失能老年人需求特點的“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即針對農村60歲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由其子女、親屬、鄰居或朋友等在經過培訓後承擔居家照護服務工作,照護者根據其工作強度獲得相應的資金補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農村“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研究
  • 作者:楊舒
  • 類別:管理學著作
  • 字數:268千字
  • 首版時間:2020年6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以“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及其照護服務的供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沿著“理論分析-實證研究-經驗借鑑-路徑設計”的思路展開。首先,該書在對常用概念進行辨析的基礎上,對“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的概念、特點進行闡述,並結合多學科理論提出發展“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的理論基礎;其次,通過實地抽樣調查對“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照護服務供需主體的選擇意願進行分析,了解該養老模式的市場均衡問題,進而總結出該模式的發展潛力;然後,介紹國際上相關項目的經驗並進行借鑑;最後,系統性地提出構建“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的具體機制,為推進中國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提供有益參考。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概述
第三章 “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的理論基礎
第四章 “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主體選擇意願的實證分析
第五章 “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照護服務時間的實證分析
第六章 已開發國家相關模式經驗借鑑
第七章 構建“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的機制
結論與展望

創作背景

在人口移出老齡化背景下,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失能老年人的養老和照護問題日益突出。一方面農村地區大量青壯年的移出造成農村傳統家庭養老模式中失能老年人生活照護的缺位,使得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受到一定衝擊;另一方面,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等社會養老服務在傳統養老觀念和經濟條件的限制下並未得到農村失能老年人的普遍認可。因此,在農村發展社會養老舉步維艱、家庭養老在新時代背景下又力不從心的處境下,如何尋求和發展一種新型的、能滿足中國農村失能老年人照護需求和養老意願的養老服務模式,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善養,是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議題,也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在此背景之下,《中國農村“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是一種將傳統家庭養老和現代化居家養老相結合的養老模式,其實質是一種社會化的養老模式。“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吸取了主流養老模式的優點,既是對傳統養老模式擺脫困境的一條出路,也是家庭養老模式向社會養老模式逐漸轉變過程中的大膽嘗試。該養老模式的提出並不是以替代傳統的養老模式為目的,而是給予農村失能老年人更多的選擇,是對傳統養老模式的有益補充。
該書指出,“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的推廣具有實踐可行性。雖然“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在短期記憶體在非均衡現象,但從長期看,“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的供需非均衡現象會被新生代農村居民在養老方式選擇方面的結果所弱化。總體來看,“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在農村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種創新型養老模式。該書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照護經歷、養老滿意度和購買長期護理保險等因素對農村居民選擇提供養老服務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購買長期護理保險的意願以及對養老預期的方式都顯著影響了農村居民對養老照護服務的需求,該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通過非正式照護者提供照護服務以及通過長期護理保險進行照護補貼籌資的可行性,為該養老模式的推廣提供了實證檢驗。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農村“居家扶助型”養老模式研究》
2020年6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6043-2

作者簡介

楊舒,女,經濟學博士,講師,中華女子學院金融系專職教師,研究領域為養老保障和長期護理保險。曾在《保險研究》《社會建設》《中國衛生政策研究》《中國衛生事業管理》《價格理論與實踐》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