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語·中國社會科學報:對話(2009-2010)》是2010年7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翔。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話語·中國社會科學報:對話(2009-2010)
- 作者:高翔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7月
- 頁數:441 頁
- 定價:4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10090672
《中國話語·中國社會科學報:對話(2009-2010)》是2010年7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翔。
《中國話語·中國社會科學報:對話(2009-2010)》是2010年7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翔。內容簡介為迎接《中國社會科學》創刊30周年暨《中國社會科學報》創刊周年,特推出《中國話語——中國社會科學報對話(2...
1998-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哲學所副所長,2000年起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2006-2009年,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人文學院院長,國際儒學院常務副院長,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 2007-2014年,兼任《中國政法大學學報》主編 2009-2014年,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人文學院名譽院長,法學...
[ 28]《在中國從事希伯來文學研究》(文章),2千,《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7月25日。[ 29]《莫言與帕穆克、基蘭·德賽的會談》(訪談錄),3千,《光明日報》,2008年9月4日。[ 30]《綴合記憶的碎片:帕穆克訪華掠影》(文章),3.2千,《中華讀書報》,2008年7月25日。[ 31]《跨文化對話——莫言...
9、《全球化時代的真理與方法》,《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重要論著 論文(中外文)1. 《圖像增殖與文學的當前危機》,《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1.8萬字 2. 《審美化研究的圖像學路線》,《文學評論》2012年第2期,1.43萬字 3. 《走向全球對話主義——超越文化帝國主義及其批判者》,《文學...
8.論價值的普遍性與普遍價值,《河北學刊》,2009年04期 9.國之舊學、其命維新,《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03期 10.“精神超越”、“實踐批判”與“話語溝通”:對哲學三種範式及其意義的批判性考察,《江海學刊》,2008年01期 11.論當代中國學術研究的思想立足點——從哲學界中西馬的對話說起,《哲學動態》...
93、《修改< 國家賠償法>擴大司法賠償範圍》,載於《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7月21日 94、《國家賠償制度漸行漸進》,載於《社會科學報》2010年6月3日 95、《落實預警制度及時發布公告》,載於《人民日報》2009年7月28日 96、《國家賠償制度的一次重要變革》,載於《法學雜誌》2010年第8期 97、《行政訴訟法...
86.《韓國哲學的現狀、問題和前景——訪許南進教授》(與趙峰合作,第一作者),收入《中國話語:中國社會科學報對話(2009—2010)》,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87.《學術回顧與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30年(1978—2008)》,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60年》,重慶出版社2010年版。88.《從解釋學視域看馬克思文本研究——...
《60年代:中國與美國文化革命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2000年冬季號。自1996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雜誌發表了如下八篇論文:《正視意識形態:人文精神問題的實質》、《文化定義狹義化的人文意義》、《論中國文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也談中國的自由主義與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之關係》...
李承貴,男,江西萬年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儒佛道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具體負責人、學術委員、研究員。人物經歷 1982—1986,江西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1986-1990,上饒師範學院任教;1990—1992,江西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1996...
2018-2020年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課題“漢語口語的跨方言調查與理論分析”。2016-2017年 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課題“漢語口語的跨方言調查與理論分析”。2002年-今 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建設工程“句法-語義學”。2001-2003年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課題“口語對話體的話語標記”。2000-2003年...
余世存(筆名錢波)等 著《原來如此:1840-1949中國底本》,文匯出版社,2009年 獲獎記錄 出版圖書 社會活動 自有未註冊組織北京當代漢語研究所,自2001年起主持“當代漢語貢獻獎”。以表彰對當代漢語做出貢獻的機構和個人。余世存曾追隨李慎之先生左右,為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類人孩’般的認知品性生髮錐心之痛”,...
44.《孟昭毅先生與比較文學》,《多樣性對話與話語建構》,中國戲劇出版社,2015年8月。45.《從“通識”到“大數據”——淺談當下中文系外國文學課程的教改策略》,《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11月。46.《西方文化視野中的北京形象》,《新史實:今古智慧相牽》,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
歷史社會學領域:關注其獨特的知識生產方式並反思西方學術史脈絡,追蹤並反思西方社會科學的歷史意識與方法,把握國際學術界的研究前沿動態並參與對話,重點關注歷史作為社會科學知識生產之來源的可能性與有效性問題。在具體操作方法方面開始運用比較歷史分析與過程追蹤方法,結合大數據算法與因果推斷,關注現代中國的國民身份...
1、《馬克思人學革命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獨著。2、《直面生活本身——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獨著。3、《以人為本的形上之思》,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獨著。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理論與歷史研究》,學習出版社2012年版。第一作者。5、...
無論是作為民間學者,還是作為大學研究生和博士生導師,鄧正來均以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批判、辯駁方式及源於自身治學實踐的“研究性翻譯”、“個殊化路徑”和“以中國為思想根據”等治學理念,引領青年學者培養學術批判的精神、學術對話的品格、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根據中國的關懷。鄧正來的一生是獻身於中國社會科學學術發展...
師曾志. 微博下的人類靈魂:新媒體公共空間下對話與溝通的意義,收錄於2011年《中國慈善藍皮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4月 師曾志. 當代網路媒介事件研究現狀及分析,《中國社會報》,2010.8 師曾志. 創業產業背景下大陸著作權貿易開展的現狀與對策,收錄於《華文出版與軟實力》,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8 師曾志 ...
102.《回到現實,回到存在——關於長篇小說的對話》(與余華對話),《南方文壇》2006年第 3期。103.《沒有大事情,只有大手筆——2005年中國短篇小說巡禮》,《小說評論》2006年第2期。104.《文學“瓶頸”與精神“窄門”——漫談60年代出生作家及其長篇小說創作》(對話),《上海文學》2006年第3期。105.《在...
2012年,回中國工作,聘任復旦大學特聘教授。2013年6月,任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所長。2015年6月,任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2019年1月7日,任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主講人。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張維為研究領域包括中國道路、中國模式和中國話語研究等。在政治理論方面,張維為在英國學者馬丁·...
●《將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到底—對話韓立福博士》(專訪)發表於《基礎教育課程》2010年12月增刊。●《人力資源強國建設應從課堂改革起步》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03刊。●《以三個假設思考“先知學生”》發表於《中國教育報》2011年9月2日第7版。●《“走班制”教學是否符合新課程理念需要商榷》發表於《特區...
52.社會科學如何對社會現象做出有效解釋?與喬恩·埃爾斯特的對話,《南國學術》(澳門),2014年第1期(創刊號)51.翻譯中的話語建構:關於citizen、citizenship漢譯的述評,《中國政治學年度評論》(2013年卷)。50.人權、公民權及其終結:思考馬克思的現代史觀,《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年第6期。49.中國社會建設...
8.狂歡與詩化之間——巴赫金“長篇小說話語”理論與《酒徒》話語實踐的對話》(第一作者),香港《香港文學》第341期,2013年5月號,頁8-14。ISSN 1607-4793,9000餘字。9.魯迅與中山大學教務的拓展,《中山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2013年5月,頁86-96,ISSN 1000-9639,14000餘字。(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
26. 中西美學:對話與交往 潘知常 學術界 1991-10-28 期刊 27. 試論感性存在的美學——本體涵義潘知常 殷都學刊 1991-12-31 期刊 28. 中國美學的學科形態——中國美學的現代詮釋 潘知常 寶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12-31 期刊 29. 《東方叢刊》漫評 潘知常; 李西建 學術...
構築新世紀的巴比倫通天塔——“跨文化雙邊對話:第二屆中美文化論壇”述評 賈磊磊 【期刊】民族藝術研究 2010-12-28 追問人類文化生存的理想方式 賈磊磊 【報紙】社會科學報 2010-12-16 行者無疆:跨文化視閾中的時代先鋒——紀念李小龍誕辰70周年 賈磊磊 【期刊】當代電影 2010-11-01 血色記憶中的正義暴力——《...
3、《翻譯的哲學方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4、《作為意識形態的進步話語》,瀋陽出版社2004年版。編著 1、《套用倫理:經濟、科技與文化》,主編(合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政治與倫理:套用政治哲學的視角》,主編(合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對話中的政治哲學》,主編(合作),...
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未來發展必須加大“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交流,努力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國際視野,大力構建全球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中國話語”,在展開與國外馬克思主義學者的全方位、實質性的學術對話的同時,積極地把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社會科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正確地介紹到世界各國,使之成為國際...
(《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理性的異化與現代文明的極限》(《哲學研究》2001年第12期)、《文化帝國主義與價值衝突》(《哲學研究》2004年第9期)、《論毛澤東的平民文化話語權思想》(《哲學研究》,2009年第2期)、《巴黎手稿與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中國學術年鑑》(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