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角苔植物的分類修訂和分子系統發育》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朱瑞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角苔植物的分類修訂和分子系統發育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朱瑞良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中國角苔植物的分類修訂和分子系統發育》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朱瑞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中國角苔植物的分類修訂和分子系統發育》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朱瑞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角苔植物是植物界形態獨特, 在系統演化上介於苔蘚植物與維管植物之間的一個類群, 是揭示早期陸生植物多樣性的關鍵類群, ...
《中國苔綱和角苔綱植物屬志》內容簡介:著者就中國苔類和角苔類的豐富資料,根據幾十年來國內外苔蘚植物學工作者發表的研究報告、書刊和採集的實物標本,以苔類植物雌苞(花)的演化程度提出新的分類系統表,介紹我國苔綱和角苔綱科屬的概況,以及各屬中已記錄的種間區別、生境、產地及其世界分布情況。附有科、...
古植物和現代植物一樣,種類繁多。根據植物體構造的複雜程度,可分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兩大類;低等植物是由單細胞和多細胞組成的條狀、絲狀、片狀的植物體,不具有根、莖、葉的紛華,稱為葉狀體植物。大多在水體中營浮游生活方式,一般無輸導組織。高等植物則形體複雜,分化出真正的根、莖、葉,稱莖葉植物。主...
蘚類之間的系統關係,支持角苔類植物獨立成綱;提供了比較詳細的角苔目分類方案和角苔目屬原始類群的分子證據;初步研究了苔蘚植物在有胚植物中的分類地位及其和維管植物間的系統發育關係;分析了苔蘚植物rbcL基因編碼區的結構和進化特徵。本項目率先開展了角苔目植物的分子系統學研究。
《植物學(第3版)》總計13章,包括植物細胞和組織、種子植物的營養器官、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原核生物、藻類植物、菌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植物的系統發育、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以及植物對環境的適應等內容。按照經典的植物學知識體系介紹了種子植物形態解剖、植物系統、種子植物分類以及植物與環境的關係等內容。教材...
《植物系統學-第3版-中文版》是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德。該書主要內容有植物系統學這門學科、生物系統學的方法和原理、有花植物的分類和系統、歷史背景、分類學證據、結構與生物化學性狀、分子系統學、植物多樣性的演化、綠色植物系統發育概述等適用於高等學校植物分類學教材。內容介紹 對植物的...
《秦嶺地區苔類和角苔類植物志》是科學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賈渝等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我國秦嶺地區的自然概況、苔類和角苔類的區系特點,以及該地區苔類和角苔類植物採集及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依據目前最新的系統,對分布於該地區的苔類和角苔類植物進行了描述,系統地展示了我國秦嶺地區苔類和角苔...
分類 一般把高等植物分為苔蘚植物門、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和被子植物門。形態上有根、莖、葉分化,又稱莖葉體植物。構造上有組織分化,多細胞生殖器官,合子在母體內發育成胚,故又稱有胚植物。苔蘚植物門 種類分布 種類、分布約23000種。通常分為苔綱(Hepati-cae)和蘚綱(Musci)兩綱。不少學者主張將角苔...
《基部蘚類植物的分子系統學研究》是賈渝為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結題摘要 基部蘚類是處於蘚類系統發育樹基部的類群,其內部各類群形態特徵較為原始而且孢子體形態極為豐富。它包括真蘚綱的2個亞綱和其餘的所有綱,有10個目,10科,34屬,637種。雖然基部蘚類只占所有蘚類數量的5%...
苔蘚植物仍按苔類、蘚類、角苔分群,蕨類植物依據秦仁昌修改後的分類系統編排。種子植物把紫衫植物獨立為綱,基本依據恩格勒系統(1964年版本)排列,其中對姜科植物的雄蕊去向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作了新的解釋。此外,編者還介紹了被子植物演化學說的不同流派,歸納了植物分子系統學的最新進展(截至2014年)。2006年8月,...
《雲南植物志·第十七卷·苔蘚植物苔綱、角苔綱》是200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 書,作者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圖書簡介 本書共記載苔蘚植物的苔綱和角苔綱的52科118屬604個種和種下分類單位。書中對植物名稱、形態、產地、生境、分布等均有較詳細的記載。圖書目錄 前言 第十七卷前言 苔綱Hepaticae 角苔綱...
苔蘚植物 苔綱 薛綱 角苔綱 蕨類植物 裸蔗綱 石松綱 楔葉蔗綱 水韭綱 真蔗綱 裸子植物 蘇鐵綱 銀杏綱 松柏綱 買麻藤綱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分類系統 雙子葉植物綱 木蘭科 樟科 毛茛科 小檗科 睡蓮科 罌粟科 石竹科 藜科 蓼科 莧科 落葵科 仙人掌科 薔薇科 豆科 桑科 蕁麻科 大麻科 殼斗科 樺木科 胡桃科...
在自然科學領域內,蕨類植物,由於它在整個植物界的獨特位置—介於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之間——以及它的形態桔構的多樣性,常被當作研究生物進化和植物系統發育理論的重要對象之一。苔蘚植物 種類、分布約23000種。通常分為苔綱(Hepati-cae)和蘚綱(Musci)兩綱。不少學者主張將角苔從苔綱中分出,設角苔綱(Antho...
因此,開展對全球尾鱗苔屬植物的形態及分子系統學研究對於生物地理學研究及物種保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一些新的性狀的增加,使得本來很清晰的屬的界限又變得模糊,屬下分類系統過時,種間關係混亂。本項目擬採用形態分類、實驗分類與分子分類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研究該屬全球標本,重建該屬系統發育關係,明...
本教材按植物的系統演化順序,全面而深入地介紹了藻類植物(13門,21綱,50目)、苔蘚植物(1門,3綱,7目和真蘚類)、蕨類植物(1門,5亞門,11目)和種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1門,4綱,6目)及被子植物的特徵,並對其各目代表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史以及若干種類的生活環境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為避免...
在蕨類植物中找到的世代交替的例證,發現不單在蕨類植物中存在,在苔蘚、種子植物中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這就為以後把植物界劃分為門提供了區別的基礎。這些形態學的重大發現,及稍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出版,對植物分類系統的研究有巨大的影響。法國植物學家A.P.de Candolle在《植物學的基本理論》(1813)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