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大型盆地分析及地球動力學》是1997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效松
基本介紹
- 作者:許效松
- ISBN:9787116024465
- 頁數:168
- 定價:30.00
-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12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 容 簡 介
中國西部大型盆地主要包括四川、楚雄(含西昌)、塔里木和準噶爾盆地,是我國能源開發的重要基地。
專著從盆地的形成機制與演化、盆地的充填史、盆地統一場作用的背景及盆地的地球動力學四個方面進行了
詳細研究。作者把盆地與造山帶相結合,並將兩者視為統一的整體,論述了盆地的成生和消亡的過程、盆轉
山和山控盆的耦合關係,以及盆地的離散和聚合的動力因素,從而建立由盆地系統轉為造山帶系統的盆-山
轉換的三種新模式。
該書內容豐富,論述深刻,對從事盆地分析、沉積學研究及構造學研究的地學專家、學者具有重要的使
用價值,可供大專院校教學、科研、生產的地質工作者參考。
作品目錄
目 錄
總 論
第一章 中國西部大型盆地基本格架和相關性
第一節 中國西部大型盆地構造古地理演替
一、盆地古地理格架與全球古地理對比
二、西部大型盆地的相關性
第二節 中國西部大型盆地基底構造定型和成盆史
一、古亞洲洋和準噶爾盆地的性質
二、泛揚子陸塊群與西部大型盆地的相關性
第二章 四川盆地演化及地球動力學
第一節 “四川盆地”的含義
一、地殼壓縮背景下最後定形的地貌盆地
二、從碳酸鹽台地到前陸盆地的轉折時期――中晚拉丁期
第二節 揚子陸塊與其周緣的板塊縫合
一、中新元古代後揚子陸塊周緣的大地構造格架和板塊縫合特徵
二、早古生代的造山
三、晚古生代的造山
四、三疊紀的造山
五、構造縫合形成的主要前陸盆地
第三節 揚子碳酸鹽台地的演化
一、碳酸鹽台地與構造演化的關係
二、震旦紀及早古生代的台地演化
三、晚古生代的台地演化
四、三疊紀的台地演化
第四節 前陸盆地階段的演化
一、邊緣前陸盆地階段
二、後造山(陸相磨拉石)前陸盆地階段
第五節 四川盆地的形成及其晚新生代的演化
一、四川盆地的形成
二、晚新生代四川盆地的演化
第三章 楚雄-西昌盆地演化及地球動力學
第一節 盆地的區域構造特徵
一、楚雄-西昌盆地的構造格架及盆地邊界斷裂
二、盆地西緣推覆構造體系及其構造樣式
第二節 盆地及鄰區的沉積地殼
一、震旦紀―古生代沉積地殼
二、中生代至第三紀沉積地殼
第三節 盆地的層序地層疊置轉換與造山信息
一、與海(湖)平面升降相關的幾個界面及層序組成
二、超層序I――上三疊統擠壓型前陸盆地層序地層與褶沖造山作用
三、超層序Ⅱ――侏羅系至白堊系陸內拗陷盆地的層序地層與造山信息
第四節 盆地形成演化的地球動力學
一、楚雄-西昌盆地的形成與演化
二、楚雄前陸盆地的計算機模擬
三、“攀西裂谷”內陸盆地自由熱對流應力分析及盆地沉降
第四章 準噶爾盆地演化與地球動力學
第一節 準噶爾盆地地殼結構及基底
一、地殼及上地幔結構
二、關於盆地基底性質
第二節 盆地邊緣造山帶
一、北天山造山帶
二、西準噶爾造山帶
三、東準噶爾造山帶
第三節 盆地沉積充填與演化
一、盆地古地理重建
二、盆地古地理演化
第四節 盆地構造形態與運動學
一、盆地內部構造區劃
二、盆地構造形態應力分析
三、盆地構造發展運動學
第五節 盆地地質事件
一、火山事件與盆地演化
二、事件沉積
第六節 盆地形成、演化與動力學
一、不同成盆期盆地原型分析
二、盆地類型與形成演化機制探討
第七節 準噶爾盆地與周邊造山帶成因關係探討
一、準噶爾盆山系統
二、準噶爾盆山關係探討
第五章 塔里木盆地演化及地球動力學
第一節 塔里木盆地性質及序列對比
一、塔里木盆地性質和歸屬
二、塔里木盆地沉積序列特徵及對比
第二節 塔里木盆地古地理演化與盆地性質轉換的驅動力
一、塔里木盆地構造古地理演替
二、塔里木盆地性質轉換與造山
第六章 盆山轉換和地球動力學模型
第一節 盆山轉換的判別依據
一、盆地性質
二、盆轉山的標誌
第二節 盆山轉換的動力學模型
一、古大洋的消亡方式和島弧造山模型
二、大陸邊緣盆地盆山轉換模型
三、活動邊緣的特殊類型――塔里木盆地盆山轉換過程及緩衝式的造山模式
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總 論
第一章 中國西部大型盆地基本格架和相關性
第一節 中國西部大型盆地構造古地理演替
一、盆地古地理格架與全球古地理對比
二、西部大型盆地的相關性
第二節 中國西部大型盆地基底構造定型和成盆史
一、古亞洲洋和準噶爾盆地的性質
二、泛揚子陸塊群與西部大型盆地的相關性
第二章 四川盆地演化及地球動力學
第一節 “四川盆地”的含義
一、地殼壓縮背景下最後定形的地貌盆地
二、從碳酸鹽台地到前陸盆地的轉折時期――中晚拉丁期
第二節 揚子陸塊與其周緣的板塊縫合
一、中新元古代後揚子陸塊周緣的大地構造格架和板塊縫合特徵
二、早古生代的造山
三、晚古生代的造山
四、三疊紀的造山
五、構造縫合形成的主要前陸盆地
第三節 揚子碳酸鹽台地的演化
一、碳酸鹽台地與構造演化的關係
二、震旦紀及早古生代的台地演化
三、晚古生代的台地演化
四、三疊紀的台地演化
第四節 前陸盆地階段的演化
一、邊緣前陸盆地階段
二、後造山(陸相磨拉石)前陸盆地階段
第五節 四川盆地的形成及其晚新生代的演化
一、四川盆地的形成
二、晚新生代四川盆地的演化
第三章 楚雄-西昌盆地演化及地球動力學
第一節 盆地的區域構造特徵
一、楚雄-西昌盆地的構造格架及盆地邊界斷裂
二、盆地西緣推覆構造體系及其構造樣式
第二節 盆地及鄰區的沉積地殼
一、震旦紀―古生代沉積地殼
二、中生代至第三紀沉積地殼
第三節 盆地的層序地層疊置轉換與造山信息
一、與海(湖)平面升降相關的幾個界面及層序組成
二、超層序I――上三疊統擠壓型前陸盆地層序地層與褶沖造山作用
三、超層序Ⅱ――侏羅系至白堊系陸內拗陷盆地的層序地層與造山信息
第四節 盆地形成演化的地球動力學
一、楚雄-西昌盆地的形成與演化
二、楚雄前陸盆地的計算機模擬
三、“攀西裂谷”內陸盆地自由熱對流應力分析及盆地沉降
第四章 準噶爾盆地演化與地球動力學
第一節 準噶爾盆地地殼結構及基底
一、地殼及上地幔結構
二、關於盆地基底性質
第二節 盆地邊緣造山帶
一、北天山造山帶
二、西準噶爾造山帶
三、東準噶爾造山帶
第三節 盆地沉積充填與演化
一、盆地古地理重建
二、盆地古地理演化
第四節 盆地構造形態與運動學
一、盆地內部構造區劃
二、盆地構造形態應力分析
三、盆地構造發展運動學
第五節 盆地地質事件
一、火山事件與盆地演化
二、事件沉積
第六節 盆地形成、演化與動力學
一、不同成盆期盆地原型分析
二、盆地類型與形成演化機制探討
第七節 準噶爾盆地與周邊造山帶成因關係探討
一、準噶爾盆山系統
二、準噶爾盆山關係探討
第五章 塔里木盆地演化及地球動力學
第一節 塔里木盆地性質及序列對比
一、塔里木盆地性質和歸屬
二、塔里木盆地沉積序列特徵及對比
第二節 塔里木盆地古地理演化與盆地性質轉換的驅動力
一、塔里木盆地構造古地理演替
二、塔里木盆地性質轉換與造山
第六章 盆山轉換和地球動力學模型
第一節 盆山轉換的判別依據
一、盆地性質
二、盆轉山的標誌
第二節 盆山轉換的動力學模型
一、古大洋的消亡方式和島弧造山模型
二、大陸邊緣盆地盆山轉換模型
三、活動邊緣的特殊類型――塔里木盆地盆山轉換過程及緩衝式的造山模式
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