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地區經濟成長差距與收斂機制研究》立足西部地區內部,對西部12省(巿、區)的經濟差距與增長收斂性展開系統研究。作為經濟成長理論的核心內容之一,對經濟成長收斂性的研究,契合了對經濟成長理論持續關注的理論訴求,具有理論重要性;而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政策背景下,對西部內部經濟差距及其收斂性展開系統考察,則滿足了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乂。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西部地區經濟成長差距與收斂機制研究
- 類型:經濟管理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0411107
- 作者:張文愛
- 出版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 頁數:266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西部地區經濟成長差距與收斂機制研究》沿著理論剖析—實證檢驗—對策建議的研究思路,依次逐步展開。首先,對新古典增長理論和內生增長理論關於增長陵邀收斂的理論進行分析,並據此提煉經濟成長收斂的理論機制,奠定研究的理論基礎;其次,採用西部12省(市、汗茅駝乘區)的實際經濟數據,對區域經濟差距現狀、增長收斂性和收斂機制進行實證檢驗;最後,根據理論與實證結果,提出對策建議,為提升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作者簡介
張文愛,男,苗族,1978年10月生,重慶酉陽人。2001、2004年畢業於四川業大學,分別獲管理學學士、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數量經濟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講師,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重慶市數量經濟學會會員。主要從事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經濟成長、區域經濟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國家級課題多項;在《數理統計與管理》、《統計與資訊理論壇》等期刊上項拔訂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
圖書目錄
1 導論
1.1 問題提出與研究意義
1.1.1 問題提出
1.1.2研究意義
1.2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
1.2.1研究目標
1.2.2研究內容
1.3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本研究的創新之處
1.5研究重點和難點
1.5.1研究重點
1.5.2研究難點
2經濟成長收斂研究的文獻綜述
2.1 經濟成長收斂的理論概念及分類
2.1.1三個主要收斂概念
2.1.2兩個補充性收斂概念
2.2經濟成長收斂性的檢驗方法
2.2.1基於回歸方程的收斂檢驗方法
2.2.2基於序列單位根檢驗的收斂檢驗方法
2.2.3基於動態收入分布的收斂檢驗方法
2.3 國內外收斂檢驗的實證研究
2.3.1 國外經濟成長收斂的實證研究
2.3.2 國內經濟成長收斂的實證研究
2.4對國內外研究現狀的簡評
2.4.1 關於收斂理論概念的簡評
2.4.2 關於收斂檢照紙估廈驗方法的簡評
2.4.3 關於茅洪墊收斂性實證研究的簡評
2.5本章小結
3 經濟成長收斂的理論基礎與收斂機制設計
3.1 經濟成長理論的發展脈絡
3.2新古典增長理論與增長收斂
3.2.1 Solow—Swan模型的假設條件
3.2.2 Solow—Swan模型的動態含義
3.2.3 Solow—Swan模型與增長收斂
3.2.4 Solow—Swan模型與收斂速度
3.3 內生增長理論與增長收斂
3.3.1 知識外溢模型與經濟成長收斂
3.3.2人力資本模型與經濟成長收斂
3.3.3研究開發模型與經濟成長收斂
3.3.4其他內生增長理論與收斂
3.4經濟成長收斂機制:理論設計
3.4.1 稟賦收斂機制
3.4.2技術收斂機制
3.4.3制度收斂機制
3.5本章小結
4經濟成長收斂的檢驗方法:SPDM理論與方法戶鑽去概述
4.1空間互動效應
4.2空間面板數據模型(SPDM)設定
4.2.1 普通面板數據模型設定
4.2.2空間面板數據模型設定
4.3空間面板數據模型(SPDM)檢驗
4.3.1 空間面板數據模型檢驗的基本內容
4.3.2普通面板數據模型的檢驗框架
4.3.3 空間面板數據模型的檢驗
4.4空間面板數據模型(SPDM)方法與收斂性檢驗
4.4.1 絕對β收斂的SPDM檢驗一般形式
4.4.2條件口收斂的SPDM檢驗一般形式
4.5本章小結
5 西部地區經濟差距的發展現狀與動態——σ收斂檢驗
5.1指標與方法
5.1.1 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度量指標
5.1.2 EMD方法簡介
5.2數據來源及統計描述
5.2.1 數據來源及處理
5.2.2數據統計描述
5.3西部地區內部經濟發展差距:實證結果
5.3.1 實際人均GDP的加權變異係數
5.3.2 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的EMD分析
5.4三次產業發展對經濟差距波動的影響分析
5.4.1 西部地區三次產業人均GDP的加權變異係數
5.4.2三次產業對經濟差距變動趨勢的影響分析
5.4.3 三次產業對經濟差距變動的貢獻分析
5.5本章小結
6 西部地區經濟差距的發展動因——絕對β收斂檢驗
6.1空間相關性檢驗
6.1.1 全局Moran's I指數和局部Moran's I指數
6.1.2 西部地區人均GDP空間相關性:實證結果
6.2絕對β收斂檢驗——檢驗方程與空間權重設定
6.2.1 絕對β收斂的檢驗方程設定
6.2.2 空間權重矩陣設定
6.3基於SPDM方法的絕對β收斂檢驗:人均產出
6.3.1人均產出的絕對試匪船β收斂檢驗:實證結果
6.3.2人均產出的絕對β收斂檢驗:結果分析
6.4基於SPDM方法的絕對β收斂檢驗:人均收入
6.4.1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數據來源與整理
6.4.2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絕對口收斂檢驗:實證結果
6.4.3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絕對口收斂檢驗:結果分析
6.5本章小結
7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收斂的生成機制——條件β收斂檢驗
7.1 SPDM框架下條件β收斂與收斂機制檢驗:模型設定
7.1.1 稟賦收斂機制檢驗方程設定
7.1.2技術收斂機制檢驗方程設定
7.1.3制度收斂機制檢驗方程設定
7.2數據來源及處理
7.2.1投入要素變數
7.2.2技術水平變數
7.2.3制度變數
7.3 SPDM框架下的條件β收斂檢驗:實證結果
7.4條件β收斂實證結果與收斂機制分析
7.4.1 條件β收斂性及收斂機制:1978—1992年
7.4.2 條件β收斂性及收斂機制:1992—2009年
7.4.3 條件β收斂性及收斂機制:1978—2009年
7.4.4空間互動效應與經濟成長收斂性
7.5本章小結
8研究結論、建議及展望
8.1研究結論
8.2政策建議
8.3不足與展望
8.3.1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8.3.2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3.2.3 Solow—Swan模型與增長收斂
3.2.4 Solow—Swan模型與收斂速度
3.3 內生增長理論與增長收斂
3.3.1 知識外溢模型與經濟成長收斂
3.3.2人力資本模型與經濟成長收斂
3.3.3研究開發模型與經濟成長收斂
3.3.4其他內生增長理論與收斂
3.4經濟成長收斂機制:理論設計
3.4.1 稟賦收斂機制
3.4.2技術收斂機制
3.4.3制度收斂機制
3.5本章小結
4經濟成長收斂的檢驗方法:SPDM理論與方法概述
4.1空間互動效應
4.2空間面板數據模型(SPDM)設定
4.2.1 普通面板數據模型設定
4.2.2空間面板數據模型設定
4.3空間面板數據模型(SPDM)檢驗
4.3.1 空間面板數據模型檢驗的基本內容
4.3.2普通面板數據模型的檢驗框架
4.3.3 空間面板數據模型的檢驗
4.4空間面板數據模型(SPDM)方法與收斂性檢驗
4.4.1 絕對β收斂的SPDM檢驗一般形式
4.4.2條件口收斂的SPDM檢驗一般形式
4.5本章小結
5 西部地區經濟差距的發展現狀與動態——σ收斂檢驗
5.1指標與方法
5.1.1 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度量指標
5.1.2 EMD方法簡介
5.2數據來源及統計描述
5.2.1 數據來源及處理
5.2.2數據統計描述
5.3西部地區內部經濟發展差距:實證結果
5.3.1 實際人均GDP的加權變異係數
5.3.2 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的EMD分析
5.4三次產業發展對經濟差距波動的影響分析
5.4.1 西部地區三次產業人均GDP的加權變異係數
5.4.2三次產業對經濟差距變動趨勢的影響分析
5.4.3 三次產業對經濟差距變動的貢獻分析
5.5本章小結
6 西部地區經濟差距的發展動因——絕對β收斂檢驗
6.1空間相關性檢驗
6.1.1 全局Moran's I指數和局部Moran's I指數
6.1.2 西部地區人均GDP空間相關性:實證結果
6.2絕對β收斂檢驗——檢驗方程與空間權重設定
6.2.1 絕對β收斂的檢驗方程設定
6.2.2 空間權重矩陣設定
6.3基於SPDM方法的絕對β收斂檢驗:人均產出
6.3.1人均產出的絕對β收斂檢驗:實證結果
6.3.2人均產出的絕對β收斂檢驗:結果分析
6.4基於SPDM方法的絕對β收斂檢驗:人均收入
6.4.1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數據來源與整理
6.4.2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絕對口收斂檢驗:實證結果
6.4.3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絕對口收斂檢驗:結果分析
6.5本章小結
7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收斂的生成機制——條件β收斂檢驗
7.1 SPDM框架下條件β收斂與收斂機制檢驗:模型設定
7.1.1 稟賦收斂機制檢驗方程設定
7.1.2技術收斂機制檢驗方程設定
7.1.3制度收斂機制檢驗方程設定
7.2數據來源及處理
7.2.1投入要素變數
7.2.2技術水平變數
7.2.3制度變數
7.3 SPDM框架下的條件β收斂檢驗:實證結果
7.4條件β收斂實證結果與收斂機制分析
7.4.1 條件β收斂性及收斂機制:1978—1992年
7.4.2 條件β收斂性及收斂機制:1992—2009年
7.4.3 條件β收斂性及收斂機制:1978—2009年
7.4.4空間互動效應與經濟成長收斂性
7.5本章小結
8研究結論、建議及展望
8.1研究結論
8.2政策建議
8.3不足與展望
8.3.1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8.3.2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