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喀斯特山區地生態畜牧業研究

中國西南喀斯特山區地生態畜牧業研究

《中國西南喀斯特山區地生態畜牧業研究》是2011年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西南喀斯特山區地生態畜牧業研究
  • 作者:申小雲
  •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1日
  • 出版社蘭州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11037345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喀斯特環境是自然環境中一個獨特的地理景觀,以其二元結構為基本特徵.形成了脆弱的生態環境。中國為世界3個喀斯特分布地區之一.我國西南地區是世界上連片分布面積最大的喀斯特區,碳酸鹽岩分布面積達50萬km2,主要分布於滇、黔、桂地區。貴州處於西南喀斯特的中心,碳酸鹽岩分布面積為13萬km2,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73%(洪業湯,2000),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嚴重的省份,屬典型的生態脆弱區,也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之一。長期以來.我國西南喀斯特山區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活動之間處於嚴重不協調狀態,形成了一種極端的土地退化現象——石質荒漠化(簡稱石漠化),對當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作者簡介

申小雲,湖南邵東人,博士(博士後),教授,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畢節綜合試驗站站長,《JOLlrnalofVeterirlaryMedicineB》(SCI)的審稿人。1994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2006年獲蘭州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08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後出站,2009年獲教授職稱。長期從事礦物質元素代謝、動物遺傳育種和繁殖的研究工作。近年來在《TheVeterif”1atryJourrnal》、《JourhalofWildlifeDisease》、《TheCarladianVeterinaryJourflal》和《生態學報》等國際、國內著名期刊發表研究論文4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SCl論文12篇,出版專著3部,先後主持各類科技項目16項,目前主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西部之光人才培養項目、省長基金項目、省農業科技攻關項目、省院地合作項目和省高層次人才特助經費等科技項目12項。獲貴州省科技成果轉化二等獎1項,獲貴州省農業豐收二等獎2項,獲甘南州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在動物銅代謝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主要研究方向:1.礦物質營養代謝:2.動物遺傳育種和繁殖。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國西南喀斯特山區自然概況
一、中國喀斯特概況
(一)中國喀斯特的分布
(二)中國喀斯特的特徵與類型
(三)中國喀斯特的形成條件
二、中國西南喀斯特山區自然概況
(一)西南喀斯特山區的地理分布特徵
(二)西南喀斯特山區的自然資源特徵
(三)西南喀斯特山區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特徵
第二節 西南喀斯特山區草地畜牧業發展概況
一、西南喀斯特山區草地畜牧業建設進程
二、西南喀斯特山區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充分科技教育不到位
(二)草地退化嚴重開發利用和管理存在不足
(三)飼草料供應不足
(四)基地建設的總體水平不高技術措施有待完善
(五)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動物防疫問題突出
(六)品種改良亟待加強
(七)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薄弱
(八)缺乏聯營機制和規模效益資源整合不完善
三、貴州喀斯特山區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優勢和機遇
(一)貴州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優勢
(二)貴州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機遇
(三)喀斯特山區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巨大潛力
第三節 西南喀斯特山區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的潛力和支撐體系
一、喀斯特山區生態畜牧業
(一)我國近年來興起的生態畜牧業
(二)喀斯特山區的生態畜牧業
二、喀斯特山區草地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一)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建設的指導思想
(二)草地生態畜牧業的發展原則
(三)草地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三、喀斯特山區發展生態畜牧業的突破點
(一)農民學會種植牧草
(二)政府扶持農戶購畜並做好配種服務
(三)調整農、林、牧產業結構
(四)生態修復需要與脫貧致富協調同步
四、喀斯特山區生態畜牧業的支撐體系
(一)技術體系和產業架構
(二)整合資金和項目
(三)效益驗收和風險擔保
(四)石漠化治理的後續產業
(五)發展生態畜牧業是石漠化綜合治理的有效手段
第四節 喀斯特山區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的戰略構想
一、西南喀斯特山區建立畜牧產業帶的基礎
(一)喀斯特山區草地資源豐富
(二)喀斯特山區氣候資源適宜
(三)有一定的家畜基礎和技術儲備
(四)社會發展本身的要求
(五)畜牧業的起點低、潛力大
二、喀斯特山區畜牧業產業化的原則和特色
(一)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二)畜牧產業帶應具備的特色
三、西南喀斯特山區的畜牧產業帶構想和建議
(一)西南喀斯特山區的畜牧產業帶構想
(二)具體建議
(三)前景與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
第二章 西南西南喀斯特山區草地資源與可持續利用
第三章 喀斯特山區農業飼草料資源開發與利用
第四章 西南喀斯特山區畜禽資源與合理開發
第五章 喀斯特山區畜禽動物安全生產
第六章 西南喀斯特山區生態綜合整治技術研究
第一節 喀斯特山區生態環境概況
一、喀斯特石漠化的實質
二、喀斯特石漠化等級或階段的劃分
(一)石漠化強度等級的劃分體系
(二)西南喀斯特岩溶區分布概況
三、喀斯特生態系統的特徵
(一)喀斯特小生境異質性
(二)喀斯特山區典型生態系統土壤特徵
(三)喀斯特生態系統主要類群特徵
(四)喀斯特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特徵
(五)岩溶石山區資源環境特點
四、喀斯特生態環境脆弱性
(一)生態脆弱性與脆弱生態環境
(二)西南喀斯特山區生態環境脆弱性
第二節 喀斯特脆弱生態系統複合退化控制與重建模式
一、喀斯特脆弱生態系統的形成機理和退化機制
(一)喀斯特生態系統的破壞與石漠化
(二)喀斯特脆弱生態系統的形成機理
(三)喀斯特脆弱生態系統的退化機制
二、喀斯特脆弱生態系統複合退化模式和表現特徵
(一)喀斯特脆弱生態系統的複合退化模式
(二)複合退化模式的表現特徵
三、喀斯特脆弱生態系統複合退化控制與重建模式
(一)喀斯特脆弱生態系統複合退化控制
(二)喀斯特複合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模式
四、喀斯特地區生態恢復、重建的途徑和措施
(一)喀斯特生態系統恢復、重建的目標和基本思路
(二)喀斯特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途徑
(三)喀斯特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措施
第三節 喀斯特山區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研究
一、喀斯特植被退化原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二)人為因素
二、喀斯特山區植物多樣性與植被恢復特徵
(一)喀斯特山區的植物多樣性特徵
(二)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的植被恢復特徵
三、喀斯特山區植被恢復策略構建
(一)喀斯特山區退化植被恢復對策和途徑探討
(二)喀斯特山區植被恢復的主要模式
(三)西南喀斯特山區植被的恢復措施
四、喀斯特山區草地植被恢復建設
(一)恢復草地植被是治理石漠化的有效途徑
(二)恢復喀斯特山區草地植被的主要措施
(三)喀斯特山區草地植被恢復培育及利用技術
五、喀斯特山區植被恢復的展望
第四節 喀斯特石漠化綜合治理技術集成模式研究
一、喀斯特岩溶山區石漠化治理的原則
(一)適生適種原則
(二)石漠化治理與產業化相結合原則
(三)長短相結合原則
(四)層次性和時序性原則
(五)生態補償原則
(六)市場導向原則
二、生態修復模式
(一)封山育林與人工輔助生態修復技術
(二)生態經濟林營造、植被結構最佳化技術
三、生態農業模式
(一)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
(二)農田科學培肥技術
(三)沼肥科學利用技術
四、生態畜牧業模式
(一)生態畜牧業模式的特點
(二)優質牧草種植技術
(三)飼料清潔生產技術
(四)養殖及生物環境建設
五、坡耕地梯化與配水農業模式
(一)坡耕地石埂梯化技術
(二)經濟植物籬保土技術
(三)地表截水、集水技術
(四)節水灌溉與農業節水技術
六、庭園生態經濟發展模式
(一)庭園生態經濟模式構建
(二)喀斯特山區沼氣能源開發
(三)喀斯特山區庭園生態經濟的最佳化配置
七、生態移民開發模式
第五節 喀斯特山區生態恢復的社會經濟支持系統
一、影響喀斯特山區生態恢復的社會經濟因素分析
(一)人地關係
(二)環境經濟運行機制混亂失序
(三)政策體制因素不健全
(四)技術因素不完善
(五)生態環境恢復的公共政策存在缺陷
二、生態恢復社會經濟支持系統的構建
(一)植被恢復綜合目標子系統
(二)產業發展子系統
(三)法律與民俗約束子系統
(四)生態植被恢復監測評估子系統
三、基於生態恢復的社會經濟發展評價與分析
(一)評價與分析的理論依據
(二)評價目標和原則
(三)評價方法
……
第七章 喀斯特山區草地生態畜牧業體系建設
第八章 喀斯特山區草地生態畜牧業管理體系能力建設
第九章 喀斯特山區農業文化遺產動態保護與適應性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