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都
- 稱號:四大藥都
- 藥都之首:安徽亳州
- 時間:1800多年
- 中華藥城:河南禹州
- 千年藥鄉:甘肅隴西
中華藥都,中國藥都,中華藥城,東方藥城,西北藥都,千年藥鄉,藥交會,
中華藥都
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華藥都”之稱,是“四大藥都之首”。亳州自商湯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由於一代名醫的影響,帶動了亳州醫藥的發展,到明、清時期亳州就是全國四大藥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經成了藥商雲集,藥棧林立,藥號巨頭密布,經銷中藥材兩千多種的重要“藥都”。不難看出到清末亳州的藥市已很繁榮。亳州的中藥材種植亦是比較廣泛的,清代文學家劉開有詩云:“小黃城外芍藥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後皆人家,家家種花如桑麻。”可見,在當時特定的條件下,醫藥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以種植中草藥為主,藥業的發展,促進了藥材業的發展。亳州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藥材集散地,擁有我國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藥材已成為亳州四大經濟支柱之一,建成“中國藥材第一市”。亳州自古就有“藥都”之稱,是全國聞名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在中國《藥典》上冠以“亳”字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四種,其中白芍占全國總產量的60%。全市中藥材種植已達400多個品種,共有800多箇中藥材種植專業村,8箇中藥材種植基地,藥材種植面積65萬畝。亳州市已經形成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產業集群,並於2007年被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授予“中國中藥飲片出口基地”。全市共有中藥材加工生產企業42家,其中39家通過GMP認證。亳州建有全球規模最大、設施最好、檔次最高的“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以及價格形成中心。亳州中藥產業正處在加快發展之中,形成了包括現代中藥研發、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加工、中藥材提取物生產、中藥保健品、中成藥製造和綜合配套服務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藥鄉購產業鏈。1995年,江澤民同志為亳州欣然命筆:“華佗故里,藥材之鄉”。
“十二五”期間,亳州藥業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國際化水平明顯提高,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更加完備,中藥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00億元以上,亳州將建設成為全國聞名的現代中藥高技術產業化基地。
“中華藥都·養生亳州”行動計畫實施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藥立市,大力發展中藥工業,加強政策扶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中藥產業發展迅速,逐步形成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保健酒、中藥保健食品等七大主導產品,全市藥業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截止2009年底,亳州共有藥業生產企業54家,藥業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9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11家,中藥材年交易額200億元左右。2009年,全市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同比增長42.8%;實現利稅18605萬元,同比增長32.9%;工業增加值81466萬元,同比增長38.6%;我市中藥進出口6279萬美元,同比增長37.2%。2009年亳州市對韓出口2308萬美元,占我國對韓出口總量的43%,成為我國對韓最大的中藥材及飲片出口基地。我市已發展成為全國中藥材貿易中心和區域性中藥材加工製造中心。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皖北地區發展,明確提出“支持亳州中藥產業化基地建設”,批准了《安徽省(亳州)現代中藥產業發展規劃》,力爭用10年時間,將中藥產業培育成為安徽省重點產業和亳州市支柱產業之一,中藥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000億元;我市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擁有全國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和一大批醫藥企業,中醫藥產品特別是中藥飲片在國內外市場占據較大份額,發展藥業經濟基礎較好、前景廣闊。隨著世界各國對植物藥日益重視、國家醫藥體制改革深入開展、國內醫藥行業持續較快增長,以中藥為主體的我市藥業產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和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必將得到又好又快發展。
央廣網亳州9月10日訊息(記者王利)9月9日下午,在2016年中國(亳州)投資環境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共簽約項目48個,項目總投資345.2億元,其中工業項目35個,簽約金額約261.1億元。
作為歷年藥博會的重頭戲,今年的中醫藥展暨酒類產品展、藥材藥品交易洽談會、投資環境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等經貿活動成果豐碩。
今年,中醫藥產品展暨酒類產品展總計有533家企業參展,80%是安徽省外企業,展出面積45000平方米,折合國際標準展位1276個。無論是展位規模,還是參展產品種類均較往年大幅增加,較2015年相比翻了3番,參會人數達到10萬人。中醫藥產品展暨酒類產品展參展企業382家,展出面積27000平方米;醫藥器械展151家,展出面積18000平方米。彰顯了亳州藥博會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平台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藥博會期間,來自全國多個省市,多個國家,以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知名藥企、保健品企業、連鎖藥店、中醫院、醫藥公司、代理商,進行了廣泛交流,貿易洽談,達成多項貿易協定。今年的藥材藥品交易洽談會簽約儀式上,簽約金額達28.6億元,其中內銷19.1億元,外銷1.42億美元。
另外,在2016年中國(亳州)投資環境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共簽約項目48個,項目總投資345.2億元,其中工業項目35個,簽約金額約261.1億元。
中國藥都
樟樹的藥業源遠流長,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藥材集散地,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之譽。鎮郊的閣皂山是一個天然藥場,綿延200餘里,草木豐茂,盛產各種藥材,其中動、植物藥材和礦物藥材達百餘種。早在東漢建安時期,道家張道陵、葛仙翁等即修煉於此。他們一面迷信說教驅邪,一面採藥煉丹治病、傳授炮製之法。後來葛氏之孫葛洪,總結行醫經驗,著成《時後備急方》,流傳於世。唐宋時期,樟樹藥業日益發達,採藥賣藥者日增,藥鋪、藥材行、分莊逐步興起,並向外省擴張。明朝初年,這裡建起一座三皇宮(即藥王廟),每逢農曆4月28日唐代名醫孫思邈生日,就在廟側設立交易場所,全國各路藥商,多雲集於此,進行貿易。明末清初,樟樹中藥鋪已發展到200多家,同時,外省藥商也來此設立藥行,甚至還建有同鄉會組織。這樣漸漸變成了藥材集散中心。至今境內仍有不少保存完好的煉丹井、洗藥池、古寺、藥廟等勝跡。樟樹人採集、炮製中藥材世代相傳,掌握了許多秘傳妙法,無論是炒、浸、泡、炙,還是烘、曬、切、藏,均有獨到之處。優秀藥工切的藥片,“薄如紙,吹得起,斷面齊,造型美”,色、香、形、味、效俱佳。樟樹的藥師、藥工、藥商走遍全國藥材產地,採集、選購品質上乘的藥材原料運回加工,使得樟樹的藥材品種齊全,質地精良。樟樹因此成為全國中藥材生產、加工、炮製和經營中心。 “藥都”的形成,除因其地理條件優越、水路交通發達之外,與其盛產藥材,精於藥材的種植、炮製、經銷和保管,更是密不可分的。閣皂山有天然藥材200多種,中外聞名的江枳殼、面枳實,就是當地特產之一。樟樹本地,對藥材質量的要求非常嚴格,藥材必須純淨,飲片加工務其精細。如今歷朝的“藥王廟會”已發展成一年一度的全國藥材交流大會。每年請柬一經發出,香港、新加坡以及全國各省、自治區、市的藥界同仁蜂擁而來。屆時的樟樹,就成為藥的世界、藥的海洋。在藥都東門外的寬闊坪場上,一片專門用以進行交易活動的富麗堂皇的建築群拔地而起,總占地面積15000多平方米,可容納萬餘人同時進行交易活動。
藥都樟樹,飲譽古今,名冠華夏。樟樹藥業歷史悠久,跨朝越代有1800餘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樟樹藥業始於漢、晉,成於唐、宋,盛於明、清,吳稱"藥攤",唐謂"藥墟",宋號"藥市",明為"藥碼頭",清便有"南北川廣藥材總匯"之稱,故自古則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的美傳。
樟樹藥交會經歷了近半個多世紀風風雨雨,成功舉辦了43屆。
樟樹藥交會經歷了近半個多世紀風風雨雨,成功舉辦了43屆。
1958年10月經國家批准,解放後的第一次"樟樹全國藥材交流會"在原清江縣樟樹鎮的清江飯店舉行。到會代表100人,成交金額150萬元。
1958年至1965年,共召開10次樟樹全國藥材交流會,累計到會代表5000多人,成交額達5億多元。十年內亂,百業凋零,樟交會亦難於倖免,遭受了空前的衝擊。停開了十六年。
1958年至1965年,共召開10次樟樹全國藥材交流會,累計到會代表5000多人,成交額達5億多元。十年內亂,百業凋零,樟交會亦難於倖免,遭受了空前的衝擊。停開了十六年。
1980年,樟樹全國藥材交流會中斷16年之後又恢復舉行,當年11月,樟樹召開了第十一次全國藥材交流會盡顯當代藥都風采。此次交流會中西合璧,以三類中藥材、中成藥、西藥、藥械為主進行交流。到會單位1041個,代表2673人,交流品種7000多種,成交金額12439萬元。
1981年,第12次樟交會盛況空前,除台灣外,所有省、市、自治區及13個少數民族均有代表參加。
1982年清江縣委、縣政府決定新辟藥材交易市場,以適應發展。新建以高10層的藥都賓館為主體,以及二萬五千多平方米為輔助設施的建築群體和可同時容納5000人洽談生意的交易大廳為第一藥材交易市場。這個交易市場可接納萬餘人參會,有攤位2000餘個,大小展館200多間。
1988年12月,清江撤縣設市。市委決定撤消"樟樹工作委員會",成立"樟樹市藥業管理局",擔負起振興藥都樟樹藥市的日常工作和一年一次的全國藥材交流會。
1988年12月,清江撤縣設市。市委決定撤消"樟樹工作委員會",成立"樟樹市藥業管理局",擔負起振興藥都樟樹藥市的日常工作和一年一次的全國藥材交流會。
1989年,新建以藥都大廈為主體用於藥材交流的15000平方米的建築群體,交易展館200多間,攤位2000多個,可接納8000人以上參會的第二交易場所。會期,第一交易市場與第二交易市場兩場可連通為一整體,同時接納2萬人在場內進行洽談生意和藥材交易。
1989年第20次樟交會成交金額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顯示出改革開放後樟樹藥市強大的生命力。自此以後,每年的藥交會參會人數、交流品種、成交金額均直線上升,均全國三大藥交會之首。
1989年第20次樟交會成交金額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顯示出改革開放後樟樹藥市強大的生命力。自此以後,每年的藥交會參會人數、交流品種、成交金額均直線上升,均全國三大藥交會之首。
進入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的陣陣春風,全國民族醫藥行業日新月異,樟交會更是年年創高。
1993年第24次藥交會參會人數超過3萬,成交金額逾13億元,盛況空前。恢復"樟交會"的14年來,累計參會人數超18萬人,成交金額92億元以上,居全國三大藥市(江西樟樹、河北安國、河南百泉)之冠。
1995年10月18日,26次樟樹全國藥材交流大會隆重開幕,在大會的主要交易場所藥都賓館、藥都大廈的第一、第二交易市場內,來自全國各地及新加坡等國的一千八百多家醫藥集團、公司、藥廠和藥商共兩萬多人歡聚一堂,進行熱情洋溢、公平友好的交易。在七千多個參展品種中,有一千多個新、特藥。大會交易整整進行了六天,成交金額又突破15億元,仍為全國三大藥材交流會之首。
1993年第24次藥交會參會人數超過3萬,成交金額逾13億元,盛況空前。恢復"樟交會"的14年來,累計參會人數超18萬人,成交金額92億元以上,居全國三大藥市(江西樟樹、河北安國、河南百泉)之冠。
1995年10月18日,26次樟樹全國藥材交流大會隆重開幕,在大會的主要交易場所藥都賓館、藥都大廈的第一、第二交易市場內,來自全國各地及新加坡等國的一千八百多家醫藥集團、公司、藥廠和藥商共兩萬多人歡聚一堂,進行熱情洋溢、公平友好的交易。在七千多個參展品種中,有一千多個新、特藥。大會交易整整進行了六天,成交金額又突破15億元,仍為全國三大藥材交流會之首。
1998年,樟樹第29次全國藥材交流會到會代表集中,人數穩中有增,藥廠、藥商3千多家,人數逾3萬人;交易活躍,參展的藥材5000餘種,其中成藥1800餘種,形成藥材與成藥並存,藥品與藥械共榮的局面;大會總成交額突破了16億元。
1999年第30次至2001年第32次藥交會的參會人數及成交金額都在以上幾屆藥交會之間徘徊。
1999年第30次至2001年第32次藥交會的參會人數及成交金額都在以上幾屆藥交會之間徘徊。
隨著樟樹藥業的日益發展,樟樹規劃建設了一個檔次高、規模大、硬體設施齊全的新中藥材專業市場。新市場的一期工程緊臨105國道布局,占地500畝。新市場於2002年基本完工。同年十月,新中藥材專業市場成為了樟樹第33次全國藥材(藥品)交易會 的主會場。新的場地、新的設施、新的面貌迎來更多的新、老朋友,這屆樟交會更是商賈雲集,顯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參加大會的廠、商達3500餘家,代表人數約3.5萬人。場館爆滿,遍地藥香。全國著名醫藥企業、醫藥批發企業、醫藥設備製造企業均紛紛參展,大顯風采。市場中央建築面積達八千平方米的"商務會展中心”更是主會場的閃亮點。“中心”一樓安排了160多個3×3平方米的國際標準展位,均被全國各地的參會廠商訂購一空,大會在“中心”外設立的800餘個藥材行銷攤位,也被各廠商和個私藥商一訂而光。整個會場交易活躍,參展品種8500餘個,其中新特藥占藥材藥品總數的36%,與往年持平,參會製藥機械廠家和藥械品種比往年有所增加,尤其是新興的保健、強身藥品大放異彩。這次樟交會成交額逾15.5億元,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隨著會展經濟的發展,各地藥交會展風起雲湧,全國每年大約有近一百餘次藥交會在各大城市舉辦。這對缺乏地理優勢的幾大傳統藥交會是很大的挑戰。
隨著會展經濟的發展,各地藥交會展風起雲湧,全國每年大約有近一百餘次藥交會在各大城市舉辦。這對缺乏地理優勢的幾大傳統藥交會是很大的挑戰。
2003年的34屆樟交會和2004年的35屆樟交會面迎著壓力,在艱難中固守著傳統藥交會的陣地。樟樹市委、市政府銳意改革,使樟交會年年有創新,屆屆有突破,始終保持著欣欣向榮的面貌。
2005年,樟交會迎來了美好的春天,這一年樟交會首次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樟樹市人民政府承辦,極大的提升了樟樹藥交會的規格,被稱為樟樹藥交會轉型的開始。當年的第36屆藥交會,是江西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大開放主戰略、加快推進全省醫藥產業快速崛起背景下舉辦的一次全國性藥交盛會。通過省、市、市三級政府共同努力,統籌協調,做好有關工作。使這屆樟交會商賈雲集,盛況空前。 “層次更高、規模更大、人氣更旺、效果更好”成為樟交會的顯著特色。這屆樟交會內容豐富,好戲連台。除傳統意義上的組織藥材(藥品)大型交易會外,還舉辦了招商引資洽談會,進行經濟合作項目推介暨簽約,本省各設區市都組團到會進行經貿洽談,有30個招商引資項目。在會上洽談和簽約,契約資金在15億元以上。同時還舉辦了中醫藥產業發展論壇,請國家工程院有關的院士來主講,共同探討樟樹及全省醫藥產業發展問題,此外,還有專場文藝演出等大型相關活動。由省政府主辦的樟樹藥交會能夠充分挖掘潛力,不斷提升展會品牌,促進我省中成藥和生物製藥業儘快做大做強,進而把樟樹藥交會辦成弘揚藥都、宣傳江西;光大醫藥產業、擴大招商引資;打造成一流的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的全國藥界盛會。
2006年的第37屆樟交會,又寫下了新的篇章。這一年樟交會邀請了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到樟樹,千年藥都奏響了時代的華章。《同一首歌》傾情奉獻的“走進藥都樟樹”大型演唱晚會,演繹和傳揚了藥都文化,更為樟交會添光增色,使代表們感受了不盡的激情和精彩!這一大手筆,在樟交會歷史上,在各地其它會展中都是前所未有的,這不僅提升了藥都樟樹的知名度,也使樟交會又創下了一個新的輝煌!
2009年樟樹第40屆全國藥交會開幕式暨“中醫中藥中國行”江西樟樹站啟動儀式在樟樹市藥都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此次“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在江西境內開展過程中被選定的唯一一個縣級市站點。“中醫中藥中國行樟樹站”系列活動包括啟動儀式,科普宣傳,專家義診,健康大講堂,社區、鄉村醫生培訓等6大方面11項內容,成為了此屆樟交會一個閃光的亮點。
2011年第42屆樟交會期間,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醫藥企業還共同組建了“醫藥品牌高端俱樂部”,以“新醫改下OTC的未來”,舉辦了“中國醫藥品牌高峰論壇”。公司、藥房、連鎖藥店200餘為代表到會,與會代表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積極探討醫藥領域推動品牌建設,謀求行業發展的道路,對促進醫藥企業嚴格自律,規範醫藥行業有序競爭,提升醫藥行業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從而使樟交會的學術板塊的活動更為豐富更具實效。
2009年樟樹第40屆全國藥交會開幕式暨“中醫中藥中國行”江西樟樹站啟動儀式在樟樹市藥都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此次“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在江西境內開展過程中被選定的唯一一個縣級市站點。“中醫中藥中國行樟樹站”系列活動包括啟動儀式,科普宣傳,專家義診,健康大講堂,社區、鄉村醫生培訓等6大方面11項內容,成為了此屆樟交會一個閃光的亮點。
2011年第42屆樟交會期間,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醫藥企業還共同組建了“醫藥品牌高端俱樂部”,以“新醫改下OTC的未來”,舉辦了“中國醫藥品牌高峰論壇”。公司、藥房、連鎖藥店200餘為代表到會,與會代表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積極探討醫藥領域推動品牌建設,謀求行業發展的道路,對促進醫藥企業嚴格自律,規範醫藥行業有序競爭,提升醫藥行業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從而使樟交會的學術板塊的活動更為豐富更具實效。
多年來,樟交會堅持著每年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舉辦。樟樹的數十家醫藥生產、流通企業和保健品生產、行銷企業及中藥材加工和經營企業,以主人翁的精神積極參與樟交會相關工作和活動,使樟交會的規模、人氣長盛不衰,樟交會也成為了醫藥會展的“常青樹”。
樟樹全國藥交會在各方藥界同仁的參與和支持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在這其中凝聚著各級領導的重視與關愛,展示了藥都人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創業精神;更體現了全國各地藥界朋友的熱情支持和參與。
樟樹全國藥交會在各方藥界同仁的參與和支持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在這其中凝聚著各級領導的重視與關愛,展示了藥都人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創業精神;更體現了全國各地藥界朋友的熱情支持和參與。
2013年更是樟樹歷史性的一年,第44屆全國藥材藥品交易會由國家商務部支持。中國中醫藥協會正式授予樟樹“中國藥都”。
中華藥城
素有“中華藥城”之稱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國醫藥發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藥材種植、採集、加工歷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製著稱於世。歷史上就有“藥不到禹州不香,醫不見藥王不妙”之說。自春秋戰國以來,神醫扁鵲、醫聖張仲景、藥王孫思邈等都曾在禹行醫採藥、著書立說。在他們的直接影響下,禹州的醫藥業也得到大的發展,從唐朝開始禹州的藥市逐步形成,伴隨著藥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明朝時期,禹州就成為全國四大藥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定為全國十七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河南省唯一的國家定點藥材專業市場。為進一步發展中藥材市場,充分發揮禹州獨特的藥業優勢,禹州市委決定在市藥城路東側、商貿大世界北側新建一座占地300畝的禹州“中華藥城”。該藥城包括一個占地30畝,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廳,是一所大型現代化中醫專業市場。
東方藥城
安國藥業源遠流長。安國市古稱祁州,中藥材交易已有千年歷史,始於北宋,盛於明清。傳統的中藥材加工技藝精湛,曾以“祁州四絕”名揚天下,贏得了“草到安國方成藥,藥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譽。安國的東方藥城,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專業市場,市場面積60萬平方米,上市品種2000多種,年成交額38.8億元,藥材吞吐量10萬噸。立體化、多元化的種植模式,不僅使安國在50萬畝耕地上連續十六年奪取糧棉果大豐收,更以藥材年產量占全省65%而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一夜秋風度,十里藥香飄。放眼花開落,疑似置瓊瑤。”形象描述了六大藥材規模種植區的怡人景色。特色經濟產業化,製藥企業規模化,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為一體的醫藥產品帶著藥都人民的摯愛走向世界。截止目前,已吸引40多家埠外醫藥單位、廠家以及國外客商設立了門店或經營部,中藥材貿易已輻射全國30個省、市、及自治區及韓國、日本、東南亞、香港、澳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5年6月,東方藥城又與韓國最大的中藥材市場“漢城漢藥商街”締結姊妹市場。
西北藥都
甘肅省隴西素來以"藥都"之稱聞名全國,有“天下藥倉,西北藥都”之稱,其中藥材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 陽春三月,隴西縣的田間地頭、農貿市場,到處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一筐筐優質中藥材種苗,一張張堆滿笑容的面孔,一陣高過一陣的講價聲,處處洋溢著收穫的喜悅。
千年藥鄉
隴西歷史千年名城,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集種植儲存於一身。 品種:隴西周邊地理條優越,野生家種藥材多達300餘種,且皆品質優良,多屬國內醫藥行業及藥廠首選用藥,如黨參、黃芪、當歸、板藍根、甘草、柴胡均屬於行業大有量大宗品種,且大部分為藥食兩用,用量之大可想而知,產量均占全國總產量的70%-80%,且儲存交易方便。 儲存:隴西地處西北黃土高原邊緣與秦嶺支脈丘陵地帶之間,為典型的黃土梁峁與河谷地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處中緯內陸,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氣候溫和。年平均降水量445.8毫米,蒸發量144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292小時。城區年平均氣溫7.7,年平均無霜期146天,絕對無霜期僅有97天。由於受東亞大氣環流和青藏高原外圍特殊地形的影響,降水量年際差異大。北山為溫和乾旱區,南山為溫寒半濕潤區。隴西周邊常年氣溫低,多屬溫和半乾旱區,利於中藥材儲藏,只要倉儲設施通風條件好,存放的中藥材就不會發霉生蟲,而且存放成本很低。 隴西周邊藥材倉庫林立,年常規靜態倉儲量50萬噸以上,雄據西北。倉儲量居西北地區之首。 交易:隴西藥市之名全國藥商皆耳熟能詳,久居全國十大藥市之一,隴西文峰倉庫群林立,以倉儲形式為主的交易市場,在全國獨樹一幟。 林立的倉庫、提供了大量的貨位,得天獨厚的倉儲環境優勢,保證了藥材倉儲的質量,優質的倉儲確保了倉儲界獨一無二地位,業界有“藥到隴西最全,儲在隴西才優”的共同認知,在隴西常年儲存著全國各地的各品種藥材達四五百種之多,眾藥商常年居住於此!齊全的藥材品種,便捷優質的倉儲,吸引著全國藥商及全國各大藥廠常年往來、居住於此。給當地及外來人員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現貨交易的方式是一手錢一手貨交易的方式,確保了交易的安全,吸引了眾多的藥商到此交易。 交通運輸:周邊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東達古都西安,西臨省會蘭州,隴海鐵路縱貫東西,寶蘭二線橫跨境內,定隴公路建成使用,連霍高速穿境而過,多條國、省公路與鐵路在“旱碼頭”文峰鎮交匯,成為連結周邊數十個市州縣的交通樞紐。縣內運輸公司眾多,惠森物流四海物流中天物流,更有多條專錢往來與全國十大藥市。 更有國內多家知名企業進住,普爾康、效靈、千金、一方等。神威、奇正藏藥等據傳也即將入住。 隴西我們翹首以待你的明天會更好更輝煌 隴西做為甘肅省十二五規劃,打造全省一盤棋的重點經濟開發龍頭縣,以發展隴藥為重點,圍繞隴藥多元化開發,發展方向將更寬更廣。我們的隴西明天將更輝煌,更燦爛。
藥交會
河南輝縣(市),有600年百泉藥交會的歷史優勢,又有傳統的生產、加工優勢,這裡每年舉辦“藥交會”。百泉藥材交流大會,源於百泉一個古老的廟會,廟會距今1000餘年,隋代廟會始興,唐代已很盛行,年長日久,逐步形成全國性藥材交流大會。後停辦幾年,1980年恢復。百泉與江西樟樹、河北安國組織的全國性藥材交流大會,並稱中國三大藥材交流大會。到2005年,輝縣藥貿業發展規劃與主要目標為: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藥貿年銷售額達到20億元。組建百泉藥貿集團,發展規模化經營,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利用山區盛產野生中藥材的資源優勢,以當地藥材、採集、種植、加工等優勢,大力擴大藥材種植。在此基礎上,建立中藥材研究開發中心,引進先進技術裝備和工藝技術,開發具有優勢特色的中成藥。充分利用藥交會,把輝縣建成全國規模最大、輻射面廣、吸引力強的醫藥配送中心,逐步發展醫藥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