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茶與養生保健
- 作者:朱永興、張友炯、黃永生
- 出版社:山東科學技術
- 出版時間:2008年3月1日
- 定價:29 元
- ISBN:9787533148300
如中國史籍所載,在未知飲茶前,“古人夏則飲水,冬則飲湯”,恆以溫湯生水解渴。快醫堂開啟養生茶2.0時代.以茶為飲則改變了人們喝生水的陋習,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這些都充分的體現出了養生茶對世界的重要性。中國保健茶仍...
和本寓道靈芝茶以天人合一理念制茶,因地選材,以時而動,順勢而為。和本要領在於採收以時以地,得草木植物之精華;酵茶以時以地,取天時地氣之相宜;制茶以時以地,合配方藥材之所長;飲茶以時以地,收養生保健之功效。懂得感恩 寓道...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茶的歷史淵源流行。本書系統介紹了中國茶的歷史與發展,茶葉的生產、加工及其鑑賞與選購以及套用於治病、養生、保健等方面的茶飲、茶膳及茶療方等等。編輯推薦 茶之套用,以祛邪解毒為始,“神農嘗百草”,一日遇...
《茶文化與保健藥茶》是2013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惟恆。內容簡介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幾千年古老文明積澱下來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茶與儒、佛、道教,與文學藝術,與醫學養生保健的關係密不可分。本書在探究茶...
本書以巨觀茶文化的視角,為讀者譜寫一曲兼具悠久歷史與現實功用的茶之歌,極具學習價值和收藏價值。喝一杯好茶,可以養生保健,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本書共分為上篇和下篇兩部分。上篇詳述中國名茶,為讀者普及中國茶文化的基本知識,並...
帶你走進科學嚴謹又趣味盎然的中國茶王國:多彩中國茶(茶分類、加工製作、特徵、健康成分),養生中國茶(飲茶自百草中來、飲茶與科學共發展、飲茶與慢病防控、飲茶與預防保健、飲茶與養生調理),品飲中國茶(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
《喝茶的智慧:養生養心中國茶》是2010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英立。內容簡介 茶是“萬病之藥”、“養生之源”,不僅能解渴、提神、去火、消食,還有益於保健、養顏、陶冶心情,對一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輔助療效。喝茶是...
三、治兒科病之茶療方 第六章 養生之道豈可少茶——茶療養生實用方 一、茶中保健療方 二、茶中抗老療方 三、茶中美容瘦身療方 第七章 茶療食療強強聯手——茶之“藥食同源”一、中國食療之原則 二、中國茶菜與茶宴 三、...
潮州工夫茶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在潮汕當地更是把茶作為了待客的最佳禮儀。這不僅是因為茶在許多方面有著養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喝工夫茶是廣東潮汕人一項日常生活中最平常...
將國茶推向世界,實現中國茶業經濟騰飛以及對如何弘揚歷史傳統,振興中華茶文化,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可行的措施。本書介紹的“茶道養生”的理論與實踐,是林治潛心對茶學研究的成果,是他對飲茶保健的創新,是他長時間以來對茶道心得體會的...
的科教電影 。職員表 故事梗概 梗概:茶飲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深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茶也成為了人們最喜愛的健康飲品之一。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茶文化中的養生之道,更是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受國人的關注和重視 。
《武夷茶與養生》是2010年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南強。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論述武夷茶與養生的有關問題,重在分析武夷茶的養生理論與機制,突出武夷茶的精神養生因素。最大的特點是將茶養生的理論與方法建立在易經與現代科學相...
第四章 品茶藝術和科學飲茶 第一節 茶葉色、香、味、形的種類 一 茶的色澤類型 二 茶的香氣類型 三 茶的滋味類型 四 茶的形狀類型 ……第五章 品飲綠茶與養生 第六章 品飲烏龍茶與養生 第七章 其他茶保健功能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