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西亞文化交流史》,是2023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福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與西亞文化交流史》
- 作者:沈福偉
-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70331291
- 裝幀:平裝
《中國與西亞文化交流史》,是2023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福偉。
《中國與西亞文化交流史》,是2023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福偉。內容簡介中國雖然地處亞洲的東部,可在相當長的時期中,一直是和西亞有過廣泛聯繫的重要國家。中國與西亞之間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中國與西亞人民在長期...
《中國印度尼西亞文化交流史》是2020年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套書由多位北大亞太研究院的名師學者共同撰寫,是一套大家寫給大家的中外文化交流通史讀本。每位導師都著眼於自己的專攻領域,以嚴謹、科學的方法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演進,分析不同時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多方面多層次發展情況,幫助讀者了解...
《絲綢之路中國與西亞文化交流研究》是2010年12月1日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福偉。本書為絲綢之路研究叢書之一。叢書除了保留原有的幾種選題之外,又從全國已出版或待出版的研究成果中,遴選了20餘種有代表性的選題列入叢書,叢書以傳統的草原絲綢之路和綠洲絲綢之路為主線,以西域研究為重點,注重突出學術...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發展報告(2023)》是202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2015年,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建立了兩國間副總理級人文交流機制,這一機制同兩國的政治安全對話、經貿合作對話共同構成了統籌和推動中印尼關係發展的重要支柱。2021年,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的合作從政治、經濟、人文“三駕馬車”...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發展報告(2020)》是202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韋紅、劉明周。內容簡介 印度尼西亞有2.62億人口,是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而居世界第四位的人口大國。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很大的經濟體,同時還是二十國集團的成員國,更是“一帶一路“建設...
1-2世紀傳到義大利的中國戰國時期表銅器 漢代時期 漢朝國勢強盛,張騫、班超先後活躍於西域;絲綢之路的開通,使遠在西亞的各國與中國的文化交流成為可能。葡萄、石榴、胡麻、苜蓿等植物移植到中國,大宛(蘇聯中亞費爾乾納)的名馬得以引進,黎軒(當時屬羅馬帝國的埃及亞歷山大里亞)的雜技魔術在漢武帝劉徹(前157~前...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發展報告(2019):以教育為主題》是2019年11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韋紅、宋秀琚、劉明周。內容簡介 《中國印尼人文交流藍皮書·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發展報告(2019):以教育為主題》為中國印尼人文交流藍皮書的首本,主要研究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在人文交流領域...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發展報告(2022)》,是2022年11月15日,在 2022中印尼人文交流發展論壇同期發布的報告 。發布 2022年11月15日,在 2022中印尼人文交流發展論壇 同期發布了《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發展報告(2022)》。內容 報告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專題篇三個部分以及附錄,內容涵蓋衛生、青年、文化...
《古代中國與西亞非洲的海上往來》是1986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張俊彥。內容簡介 本書論敘了古代自秦漢起直到明代我國同西亞、非洲的海上交往,包括貿易活動、人員往來、政府間的交往和文化交流等情況,以及由此產生的對雙方的社會、生產、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本書史料豐富,論點明確。可供史學、海運交通、外貿...
《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下卷)》是2008年5月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芳川。內容簡介 《中外文化交流史(套裝上下冊)》是一部全方位介紹中外文化交流史學著作。由北京大學副校長,著名史學家何芳川教授主編。從時間上講,從古至今,從交流地域上講,從東北亞、東南亞、南亞而西亞之中洲、然後是歐洲、美洲等...
第一節、影響文化外交戰略實施主要因素概述 第二節、影響當代西亞文化外交戰略實施的國內因素 第三節、影響西亞文化外交戰略實施的歷史因素 第四節、影響西亞文化外交戰略實施的宗教因素 第五章、西亞地區文化外交戰略對中國的借鑑 第一節、西亞文化與中國的淵源 第二節、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傳媒上的交流與合作 第三節...
本書概述了歷史上的中西文化交往。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講述明代中葉以前中國與兩方的關係,重點是中國與中亞、西亞和南亞地區的交往及文化成果;下編講述晚明和盛清時期中國與西方的關係,主要是中國與歐洲的往來及文化交流成果,並將西方的“中國觀”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加以評論。本書主要供高校歷史專業教學...
獨力完成的著作有《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台北東華書局,1987)、《中國與非洲》(北京中華書局,1990)、《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中國與西亞、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等;並任10卷本《中華文明史》(1994)、4卷本...
七、中國和阿爾巴尼亞的文化關係 第三節 中國和亞洲國家的文化關係 一、中國和朝鮮的文化關係 二、中國和蒙古的文化關係 三、中國和越南的文化關係 四、中國和印度的文化關係 五、中國和緬甸的文化關係 六、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文化關係 七、中國和日本的文化關係 八、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文化關係 第四節 中國和西歐...
自然地理上的相對獨立性對於中華文明的穩定、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但它從來不是封閉的,與位於其西的南亞佛教文化、西亞及北非伊斯蘭文化以及歐洲基督教文化的交流綿延不絕。漢代張騫通西域、盛唐西域宗教文化匯集長安、元朝建立橫跨亞歐大帝國、明清西方商業及宗教勢力東來,則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四大高潮。作者簡介 張國剛...
《南方絲綢之路叢書:歷史越千年》系統講述南方絲綢之路的歷史探源、道路體系、開通時間、性質作用,南方絲綢之路與其他絲綢之路的關係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以期還原兩千年前這條古道路的面貌,中國西南的古代文明與南亞、西亞、東南亞地區的古代文明進行廣泛交流的歷史,揭示南方絲綢之路、中國西南古代文明在歐亞古代文明形成...
文化交流須有起始點和機會的平等。順從,勉強等都不是文化交流的本義。中印交流 概觀 中印交流肇始於秦代,到兩漢時逐漸頻繁,在隋唐時趨於高潮,宋元時更加深入。在這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是柱石。印度佛教、音樂、舞蹈、天文歷算、文學語言、建築和製糖等傳入中國,其影響正如魯迅所言,“印度則交通自古,...
絲綢之路,並不是一條單一的道路,而是指中國與世界其它地區之間貫穿古今的海上和陸上通商以及文化交流的區域,這是漢朝的正式官方使節達到的最遠國家,這條路線聯通了西方和漢朝之間的聯繫。中國的絲綢、瓷器、陶器、茶葉等大量珍貴產品和科學文化,除通過橫貫大陸的陸上交通線路大量輸往中亞、西亞和非洲、歐洲之外,也...
本書打破了既往以歷代王朝為主線的敘述框架,將中西關係置於世界歷史的背景中,在每一階段內,分別就海陸交通、對外關係、商貿互動、文化交流、異域宗教等進行歷時性考察;努力從物質、精神、制度、行為等多個層面展示中國與西方文化關係的複雜歷史過程,探究其背後的文化內涵,揭示不同文明之間的接觸與碰撞、理解與誤讀的...
據《唐會典》載,唐王朝曾與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相通使交往,每年取道絲綢之路前來長安這個世界最大都市的各國客人,數目皆以萬計,定居中國的,單廣州便以千計。唐代絲綢之路的暢通繁榮,也進一步促進了東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對以後相互的社會和民族意識形態發展,產生了很多積極、深遠的影響。經過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
中國輸出的商品,主要是絲織品、茶葉、瓷器、鐵器和農具等。對方主要輸出的商品是沉檀香、茴香、犀角、象牙、珍珠、水晶等。南亞 此外,兩宋時期,中國和亞洲南部的印度等國,也都有密切的經濟和文化交流。西亞 兩宋時期,中國和西亞地區的關係有進一步的發展。當時中國販運到阿拉伯地區的貨物,主要有絲織品、瓷器、...
歷史背景 古代背景 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2000多年前,一條以中國徐聞港、合浦港等港口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貿易網路。六朝時,以建康(今南京)為中心的“海上絲綢之路東海航線”正式開闢,南京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心城市 。唐代,中國東南沿海...
主要著作:《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台北東華書局1987年繁體字版),《中國與非洲》(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出版)、《中外文化因緣》(台北貫雅公司1992年出版)、“Cuhura1PlowbetweenChlllaandOutsldeWOrhThlltlghotltHIStOOy”(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國與西亞、非洲文化交流志》(...
張騫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走出國門的使者,打開了中國與中亞、西亞及歐洲等國交往的大門,同時,也通過他的外交實踐,第一次張揚起國與國之間平等、誠信交往的外交理念,構建了漢與西方國家友好交往的橋樑,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經濟的交流和發展,為中國漢代昌盛和後世的對外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印尼,促進儒學傳播的主要也是中國移民及其後裔土生華人。他們自古以來便是中國和印尼文化交流的紐帶和橋樑。在印尼他們雖然不同程度地被同化,但都仍保留著某些傳統的儒家道德觀念和獨特的儒家文化色彩,其禮節儀式、風俗習慣仍近似中國。且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對印尼當地居民產生影響,使各種宗教的信奉者都或多或...
然而,600年以來,鄭和下西洋無論是史學地位還是文化地位都有失公允,尤其是對人類文明進步的作用更被長期忽視。2005年中國隆重紀念鄭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就是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睦鄰友好的優良傳統,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進步。同時,鄭和這段歷史也說明社會要進步,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合作、融合的重要,自我...
絲路歷史 南方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西南地區一條縱貫川滇兩省,連線緬、印,通往東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各國的古老國際通道,它和西北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同為中國古代對外交通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從四川成都經雲南至緬甸、印度並進一步通往中亞、西亞和歐洲地中海地區的“蜀身毒道”,是歷史文獻所記載的最早的中西...